> 公司报道 > 要闻快报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产业 | 财经人物

阿斯利康出售两品牌中国销售权 跨国药企大瘦身

来源:财经综合报道 作者:中国经营报

  阿斯利康出售两品牌中国销售权 跨国药企大瘦身

  路英

  跨国药企进入瘦身季。

  近日,阿斯利康5亿美元向康哲药业出售波依定、依姆多中国销售权。

  阿斯利康和康哲药业于2016年2月26日签订独家许可协议,根据协议,康哲药业需支付3.1亿美元获得阿斯利康

波依定在中国的独家销售权,20个工作日后将首次支付1.55亿美元给阿斯利康,一年后支付其余款项。阿斯利康要求前三年必须达到年销售目标,否则有权终止许可协议。

  表面来看,这是迄今为止中国药企购买跨国药企原研药中国销售权金额最大、最漂亮的交易之一,但背后的原因耐人寻味。

  阿斯利康国际市场执行副总裁马克·马龙(Mark Mallon)表示,此项协议使阿斯利康既能为更多患者提供成熟药物并确保长期收益,又能集中资源,实现公司主要治疗领域产品管线中创新药物的商业化。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产品专利到期逼近与各地药品招投标新政频出,正逐渐失去超国民待遇的外资药企开始重新规划原研药的去向。而另外一个跨国药企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则是,在反腐、医改夹击下跨国药企在华销售遇阻,营收不断下滑。

  对此,阿斯利康相关部门回应《中国经营报》记者称,上述交易助其在中国实现阿斯利康既往药物价值最大化战略,增加药物的可及性,同时又能集中资源,将我们主要治疗领域产品线中的创新药物商业化。同时,其强调阿斯利康并没有剥离波依定这项心血管业务或在华资产,而是同该领域的商业伙伴进行合作。

  高价出售

  波依定(非洛地平缓释片)由阿斯利康原研生产,是抗高血压常用的钙通道阻滞剂,用于高血压和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在中国上市多年,国家医保乙类药品。

  数据显示,2015年波依定在中国销售约12亿元。依姆多(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由AZ研发,用于冠心病抗缺血治疗,1985年在欧洲上市,全球40多个国家有售,2015年美国以外市场销售额近5700万美元。

  阿斯利康是全球领先制药公司,由前瑞典阿斯特拉公司和前英国捷利康公司于1999年合并而成。作为中国处方药市场最大的跨国制药公司,阿斯利康中国区总部位于上海,在中国内地主要城市设有23个办事处,业务覆盖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现有逾3500名员工,分布在生产、销售、临床研究和新产品开发等领域。

  "国内政策对原研药存在不确定性,目前国家正在做仿制药质量与疗效一致性评价,万一政策使原研药不能保持现在的超国民待遇,原研药专利到期之后卖掉比被仿制药冲击要好,这也是个资金变现的过程。现在整个时点其实是在高位卖给国内代理商,将来如果原研药与国内仿制药政策一样了,价格就要大打折扣。"一位市场人士对阿斯利康5亿美元出售波依定、依姆多中国销售权行为如此评价。

  资料显示,康哲药业2014年整体销售额29.45亿元人民币,净利润达10.43亿元人民币。其旗下包括西藏药业(43.990, 0.00, 0.00%)(公司为其第一大股东)的诺迪康、希力药业(公司持股52%)的丹参酮、诺华的兰美抒及溴隐亭、诺金的默维可、大昌华嘉国际的慷彼申及喜疗妥。其中除诺华产品外其他产品均为独家,除默维可与喜疗妥外其他产品均为国家医保。产品应用于心脑血管、皮肤科、消化科等,均是亿元级别以上产品。另外还引进了储备产品琥珀酰明胶注射液,购买了施图伦中国市场并与厂家合作扩产。

  "将过期的专利药品交给中国企业来运营,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保证其持续占领中国市场甚至比之前更多,另一方面也避免招投标等政策性问题对他们的经营产生重大影响,这是未来跨国药企在中国的一种经营策略。"北京鼎臣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史立臣表示,"同时,这对中国药企而言在未来也会有很大的机会,可以从外国药企手中接过大量过期专利药品的经营权,本身中国企业在国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进入招标系统之后,与许多仿制药相比还是具有比较大的优势的,过期的专利药品成为原研药,原研药在招投标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大优势的。"

  目前,很多在华跨国药企都面临着省级采购的药品降价趋势、原研药单独定价的优惠将被取消、国内医药市场一线城市容量的日趋饱和等现实问题,而以往的营销模式也需要适时调整。

  2月29日,一份名为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意见》PDF文件在业内传开。文件从六个方面对一致性评价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虽说官方全文版本尚未正式挂网,但可以肯定的是,国家层面对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的推进已提至国家战略高度。

  《亚洲制药新闻》2015年发布的行业报告显示,2015年一季度,10家主要跨国药企的销售额平均增长11%,相比2014年全年的平均增长率低了1%。这其中,美国礼来公司在华销售仅增长6%,较2014年同期的21%有大幅度下降,GSK的销售则下滑了3%。

  另一方面,自2013年英国葛兰素史克商业贿赂事件爆发以来,中国政府打击商业贿赂的力度逐渐加大,并加强对药品降价力度的监管。最近两年间,在华外资药企的发展严重受挫,各家跨国药企忙于应对更严格的合规审查与降价压力,利润受到很大影响。

  包括阿斯利康在内,也曾有其员工在反腐风波中被警方带走,但事后阿斯利康回应警方表示调查系出自员工"个人原因",与公司无关。这些或许也是近年来外资药企不断裁员、剥离资产,收缩中国市场的缘由之一。

  瘦身趋势

  出售专利到期产品、剥离主业,近年来,一些大型药企对非核心资产的处置让业务"瘦身"成为趋势。

  去年年底,诺华对内宣布自2016年1月1日起,停止一切骨质疏松重要产品密盖息针剂、密盖息鼻喷剂的推广活动,组织架构也将调整。为此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原密盖息推广团队,据了解可选择转岗或者离职赔偿。诺华中国并说明骨质疏松疾病业务领域仍将是诺华中国的重点业务领域之一,此后将更专注于另一产品密固达的推广。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强生被要求对其从婴儿润肤油到抗癌药物在内的规模庞大的产品组合进行评审。外界也对诺华正处于苦苦挣扎中的眼科保健业务的未来提出质疑。辉瑞将向公司股东告知其最新的潜在性拆分计划,而葛兰素史克也被施压要求其考虑是否采取类似的举动。这些制药公司的股东们都在全力争取获得更大的投资回报。

  默沙东则放弃了消费者医疗保健业务,以增强其对百时美施贵宝、阿斯利康和吉利德科学公司等"纯"制药企业的竞争优势。医疗保健集团雅培和百特分别剥离出AbbVie和Baxalta,将其作为独立的制药公司。甚至那些经营业务相对多元化的制药公司也已经采取了瘦身行动。诺华(动物健康和疫苗)、拜耳(塑料)、赛诺菲(动物健康)和辉瑞(动物健康)已经放弃了不需要的业务,或者正处于业务剥离的过程之中。辉瑞则计划要走得更远:到2019年,其有可能会剥离由老药组成的"成熟产品"业务。

  美国德和信律师事务所负责国际生命科学合并和收购的主管大卫·巴茨说:"我们将会继续看到制药公司收缩发展,这是它们迈向纯制药公司的一个举动,制药公司正在释放非核心业务的价值,随后利用现金来支撑其核心业务。"

  "原来药企都是多元化发展的,有许多单元,由于全球经济发展、大批专利药过期等因素综合影响,现在药企为了维持自己的竞争优势,逐步向某个领域聚焦,否则就会被单做某一领域的药企超越,竞争优势就不明显,所以许多外资药企内部投资者或股东都在敦促药企剥离非核心产业,集中资金强化竞争领域优势。"史立臣表示,全球药企都处于一个转型期,聚焦、瘦身是大型跨国药企的发展趋势,而国内企业还处在多元化、聚焦交叉的过程中。

  "在业绩压力下,优化产品组合、专注于专利保护期的新品或者高绩效产品会成为目前跨国企业的一个趋势,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把利润低竞争大的老产品交给第三方代理公司或者像国药这样有新药部的本土商业公司来销售。"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business.sohu.com true 财经综合报道 https://business.sohu.com/20160305/n439464339.shtml report 3978 阿斯利康出售两品牌中国销售权跨国药企大瘦身路英跨国药企进入瘦身季。近日,阿斯利康5亿美元向康哲药业出售波依定、依姆多中国销售权。阿斯利康和康哲药业于2016年2
(责任编辑:刘阳禾 UF035)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