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财经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产业 | 财经人物

荃银高科股权“暗袭”的背后: “中植系”转身(图)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荃银高科股权“暗袭”的背后: “中植系”转身
导读

  “中植集团近年来逐渐在开始转型,其内部开始从单纯的金融投资产业在逐渐布局孵化产融结合的项目,而这些项目的布局目前也已经渐次成熟。”3月9日,一位接近于中植集团的知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这也就意味着,“中植系”此次增持控股荃银高科的背后, 则是有着更为深层次的意义。

  本报记者 谷枫 北京报道

  如果不是一纸公告的发布,或许没有人想到,惯常在资本运作中“弄潮”的“中植系”或已经开始了其“转身”实业的规划。

  3月9日午间,荃银高科(300087.SZ)午间公告称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重庆中新融泽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下称“中新融泽”)及其一致行动人重庆中新融鑫投资中心(有限合伙)、西藏中新睿银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于近日收到中国证监会安徽监管局《关于对重庆中新融泽投资中心(有限合伙)、重庆中新融鑫投资中心(有限合伙)、西藏中新睿银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

  据有关公告披露,同属于“中植系”的中新融泽及其一致行动人在2016年1月13日至2016年2月26日期间共累计增持荃银高科股份8.71%,其在增持到5%的举牌线时,在未即时向监管层递交书面报告并完成履行报告和披露义务前仍继续买入,因此而违反了有关规定,被给予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

  实际上,在这一则看似普通的公告背后,却疑窦丛生。

  做为“中植系”而言,近年来虽其在二级市场上也频频落子,但之前几乎皆以财务投资的身份,且对于上市公司的控股权并不谋求,而这一次增持荃银高科,则几乎是“中植系”控股的第一家上市公司,其意欲何为?而“中植系”其关联公司又为何会选择在这一时点如此大批量地增持荃银高科。

  “中植集团近年来逐渐在开始转型,其内部开始从单纯的金融投资产业在逐渐布局孵化产融结合的项目,而这些项目的布局目前也已经渐次成熟。”3月9日,一位接近于中植集团的知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这也就意味着,“中植系”此次增持控股荃银高科的背后,则是有着更为深层次的意义。

  为什么是荃银高科?

  “中植系”与荃银高科的故事最早要追溯到2014年7月,斯时荃银高科曾推出了一份定增方案,发行对象则为归属中植系的中新融泽,如果定增完成,中新融泽将持有荃银高科4.17%的股份。然而,未曾想到这份定增方案却在股东大会上遭到否决。

  之后,中新融泽虽然通过几次受让股权的方式获得了部分荃银高科股份,但仅有7.9%的股权,一直为荃银高科的第三大股东。

  而对于荃银高科而言,这一家做为我国首家登陆创业板的种业公司,荃银高科这几年交出的答卷是很难令投资者满意。

  据公开资料显示,公司净利润从上市第一年(2010年)的3277.47万元,滑落到2013年的773.69万元,而到了2014年,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仅500万元,同比下滑35.35%。而这与同为种业公司的隆平高科登海种业每年上亿元的净利润相比,不能不说是“天上地下”。

  而在中植集团进入之前,荃银高科内部股东之间就曾问题不断,斯时其大股东张琴和二股东贾桂兰分别持股8.77%和6.41%。因公司股权分散缺乏实际控制人,2013年5月8日,张琴、贾桂兰等7名股东签订一致行动协议。但牵手不足4个月,内部便出现分歧,当年9月6日各方宣布解除一致行动关系。

  “中植集团方面选择荃银高科的一个重要理由便是深知"种业"发展在农业布局中的战略位置。”上述接近于中植集团的知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种子是农林科技进步的重要载体,而从我国有关国家政策方面看,我国要从农业大国变成农业强国,种业的发展作用至关重要。

  “一方面,荃银高科近年来在行业发展中,业务江河日下,另一方面中植集团经过近几年对于农业全产业链的产融结合的孵化,其认为其有实力助推荃银高科重振种业发展。”上述知情人士表示。

  而为什么选择在今年1月到2月期间开始大规模增持?

  “这里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是经过近年来中植集团内部对于产融项目孵化的进度,目前农业项目经过长期的布局,认为已经较为成熟,有足够的把握发展上市公司的主业。其二则是当时荃银高科的股价大幅下跌,本着对公司未来前景的看好,认为应该到了增持的时机。”上述知情人士解释道。

  1月中旬,股市在经历了1月初的一轮大幅调整之后,荃银高科股价最低下跌至8元/股,较其之前高点几乎腰斩。

  “之前有关定增虽然最后被否决,但此次增持并非与原大股东方的"暗战",对于荃银高科而言,所有的股东利益都是一致的,都是希望借用自身的优势一起来把公司的主业做大做强,这无论对于各股东回报还是其背后所产生的推动农业发展的社会意义来说,都将是双赢的。” 中新融泽的有关人士就“暗袭”的有关说法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一盘大棋的布局

  虽然“中植系”一直以资本运作的所长行走于国内资本市场,但早在2013年前后,其产融结合的计划便已经悄然拉开。

  “在别人都放弃实业开始转战资本的时候,中植集团则正好反其道而行之,开始从资本布局实业,同时可以借助资本的力量推动实业发展,再以实业为基础反哺资本。”上述接近于中植集团的知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对于农业而言,一直则是中植集团的投资“情结”所在,2014年以来,仅其子公司中新融创在农业领域的投资额超过公司整体对外投资额的20%。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目前按照中植系方面投资农业完成产融布局最主要的路径分三步:首先是选择农业龙头上市公司,进行股权投资,通过注资改善上市公司财务状况,优化其治理结构,提高上市公司内生能力,然后利用资本支持产业发展,即围绕上市公司的并购需求,进行资产收购和布局。促进上市公司外延式增长,为推动行业并购重组起到支持作用。最后则是为上市公司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如在融资租赁、财务保理上,为上市公司进行设计规划,加强合作,实现增值服务。

  对于“中植系”在农业上的布局实际上早在2014年便可以看出端倪。

  自2014年以来,中植集团方面便围绕大农业产业链,在新型农资、现代种养、食品加工等细分领域,已参与了多家上市龙头企业的股权投资,其中包括园艺工程以及牧草行业龙头企业蒙草抗旱(300355.SZ)、生物发酵领域龙头的梅花生物(600873.SH)、新型化肥行业龙头金正大(002470.SZ)、豌豆粉产业龙头双塔食品(002481.SZ)、农牧业行业龙头大北农(002385.SZ)、养猪产业龙头雏鹰农牧(002477.SZ)等等。

  “农业只是中植集团产融孵化项目之一,在环保、高新科技行业等领域中植集团方面也同样有所布局。”上述接近中值集团的知情人士坦言。

  作者:谷枫
business.sohu.com false 21世纪经济报道 https://epaper.21jingji.com/html/2016-03/10/content_34105.htm report 4804 导读“中植集团近年来逐渐在开始转型,其内部开始从单纯的金融投资产业在逐渐布局孵化产融结合的项目,而这些项目的布局目前也已经渐次成熟。”3月9日,一位接近于中植集
(责任编辑:Newshoo)

相关新闻

相关推荐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