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博鳌亚洲论坛 > 2016博鳌亚洲论坛独家专访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产业 | 财经人物

我们专访了徐峥,没怎么聊票房,我们聊了价值观   

来源:搜狐财经
搜狐财经专访徐峥
搜狐财经专访徐峥

  博鳌下了场雨,风从海上来,夹带着略显咸味的水滴冲上小岛,虽已近清明,还是颇有凉意。阴雨绵绵的下午,搜狐财经记者在酒店房间见到了徐峥,刚接受完一场采访的他,略显疲惫,坐在椅子上似乎陷入沉思。窗外,一株棕榈树在风雨中默默摇摆。

  博鳌论坛大腕云集,除了政商大佬,“演而优则导”的徐峥是最受瞩目的嘉宾之一。他从演员起步,起初人们记住了他演的喜剧,到后来他导演的喜剧也成了“现象级”的电影。2010年他主演电影《人在囧途》,此后便在“囧”途上飞奔。2012年,他自编自导自演了喜剧电影《人再囧途之泰囧》,上映5天票房突破3亿,刷新华语片首周票房纪录,上映一个月票房达到12亿,最终票房12.69亿。时隔3年后,2015年他再次自导自演的喜剧电影《港囧》,票房突破16亿。

  某种程度上,徐峥的“人在囧途”系列三部曲开创了中国喜剧电影的新篇章。而这三年里,中国电影票房爆发式增长,一个黄金时代来临。

  这个美好时代来临前,徐峥和他的“好伙伴”王长田一开始都没意识到,当时,徐峥在找人投资《泰囧》,报了2500万元的预算,却无人搭理。直到,在光线传媒老总王长田的办公室,徐峥以几乎“演”的方式讲了20分钟故事梗概,终于从王长田那获得3000万元投资。

  2013年1月,《泰囧》技惊四座,票房气势如虹,在光线传媒的办公区,徐峥和王长田曾接受过搜狐财经的专访。在徐峥看来,拍电影,目标很重要,如果诉求是票房,那么就要投观众所好,如果诉求是艺术价值,就要在国际上搞个什么什么奖,“就看你的诉求是什么了。”(详情请点击专题:票房黑马是怎么炼成的?

  遗憾的是,当时专访的记者还太年轻,没追问——“你的诉求是什么?”

  成功来得太快太耀眼,徐峥说“等这个电影放完了以后,我想好好清空一下,我也梳理一下看看应该怎么样来做。”

  3年里,徐峥主演了颇有西部片风格的《无人区》,又监制并主演了心理悬疑片《催眠大师》,他在尝试其他类型片,这或许是一种“清空”,也是在寻找“应该怎么样来做”。

  直到3年后,徐峥以《港囧》完成了对自己的挑战。那,也是一部喜剧。

  天下皆知,徐峥最拿手的是喜剧电影,在人们的印象中,喜剧就是逗人开心的,无从说教也未曾深刻。然而,徐峥并不完全这么看,在接受搜狐财经专访时,徐峥反复强调了三个字——“价值观”。

  在他眼里,一部好电影,首先得有好的价值观。“如果真正想走上国际化,需要在作品里面完成核心价值观输出的定位,如果价值观没有被输出,没有影响到别人,在人文层面的一个认同,那么是没有用的,没有种到人家心里面去,就没有完成输出,就谈不上国际化。”

  不同于其他电影人盯着好莱坞眼花缭乱的视觉特效。徐峥敏锐地察觉到好莱坞在价值观输出的强大。“他们从娱乐层面,透过他们英雄梦,透过他们美国梦,实现他们价值观输出。在人文层面他们透过奥斯卡电影、艺术类电影,不断体现西方价值文明观念,来体现它的核心价值观。”

  如今中国电影业已经高达数百亿票房。徐峥说,还是应该回到内容本身,在当中寻找能不能在内容里面植入东方价值观,然后这个电影让外国人看到,能够实现我们的价值输出。

  “如果我们产业发展的很好,市场很大,也有很多的钱,但是我们回顾我们的作品,发现它的主题其实还是低幼化,说明我们还没有实现价值观的输出,影响力就是有限的。”徐峥说。

  那一瞬间,我恍若回到3年前,他对搜狐财经说,“做事的方法不光是内容的本身,还是在传递正面的能量。”

  好多年以前,当徐峥还没红的时候,他每天睡完懒觉,就出去散步,到报刊亭买杂志,回来就放音乐,看书、喝咖啡。只是,我忘了叮嘱记者问他,都看了哪些书。

  3年过去了。徐峥拍了两部超级卖座的喜剧,甚至被赵薇称为“喜剧之王”,他接下来是继续在喜剧道路上狂飙呢?还是再做点别的?

  这些年,是中国喜剧电影的丰收年,徐峥、王宝强、黄渤等等等等,在笑声中,成就了一个个票房奇迹。

  在徐峥看来,中国电影人在娱乐消费方面给观众的满足是远远不够,原来大家一年到头都是在等着看春晚,后来开始看一些喜剧片,每年能看到喜剧片是屈指可数,而在美国那个喜剧大国,真人秀节目、视频、情景剧、肥皂剧、脱口秀、喜剧电影各种各样,满足了各种娱乐消费。

  但是,徐峥也深知,当浅层次东西满足了以后,观众一定会有更进一步的要求。当影院的主力消费群体 80后、90后成长后,随着生活经历和经验,他们对电影主题的探索也会一步一步的加深,除了基本娱乐,他们会希望看到主题越来越成熟的电影。

  喜剧应该也是有内涵的,嬉笑怒骂之下,应该蕴含着人性的思索与人文关怀。这应该是一个爱读书的电影人的目标。

  徐峥自己都说,“我一直觉得喜剧也好,历史剧、人物传记,这些其实都是不同的形态和形式,核心是表达那个东西有没有价值观,对我们来说,创作一定应该做更多的探索,做更多的尝试。”

  但他也是个务实的人,他清醒地意识到,“市场整体比较偏娱乐化的时候,你也没有办法拒绝于话语权,现在这个市场已经是这样子。以前电影达到票房过亿,大家觉得你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现在拍了一部电影票房只有3千万到5千万,老板就会认为你是失败的。你是失败的情况下,如果你说我拍了一部艺术电影,但是我放到电影院只放了一天,院线经理就说我不敢再放了,电影再放我赚不到钱了,你的票房一千万,你在市场上完全没有话语权,你表达的东西再好就变成没有机会了,这很可惜。”

  所以,他做两手准备,一方面,看“体系能不能支持到这些艺术电影”,另一方面,“从创作角度,找到在表达的同时,实现观众的关注”。

  这都需要时间和技巧,以及耐心。而徐峥,最不缺少这两样。他还足够年轻,有的是时间等待观众的成熟,有的是机会磨砺自己的技术。

  我想,对于一个演员兼导演来说,有一天当他回顾自己的职业生涯时,他最希望的应该不是被尊称为“百亿票房先生”,而是留下了经典电影,在未来的时光里,被无数人反复播映。

  以下是专访实录:

  搜狐财经:我来跟朋友说我要采访徐导,很多人就想问您一个问题,他们说因为《泰冏》2012年到2015年,下一步“人在囧途”系列会给大家什么样的惊喜?

  徐峥:现在我们还在剧本开发阶段,当然市场越来越好了,对于我们创作来讲其实不断也是在提高要求,因为我们知道其实一方面要考虑到满足观众,一方面要兼顾到电影里面本身内在核心的表达,要在商业当中取得一个平衡,绝对是一件蛮需要智慧的事情,所以我们对这样的创作来讲,我希望还是心态要摆的正一点,所以我们并没有说求特别快,希望可以摸索的好一点。

  搜狐财经:《泰囧》、《港囧》各个年龄段都非常喜欢,尤其是80后、90后,现在80后、90后已经成为电影的观影主体,您觉得未来在创作当中会有一些什么样的倾向来满足他们吗?

  徐峥:80后、90后虽然很年轻化,但是我觉得他们进步的过程将会非常快,会比国外走的进程更加浓缩。我们在娱乐消费方面给观众的满足是远远不够,原来大家都是在等着看春晚,后来开始看一些喜剧片,作为普通人来讲,每年能看到喜剧片是屈指可数,把每年最好那几部都看了最多也就是看三部,到电影院里面去三次。但是像其他的国家,比如美国本身是一个喜剧大国,真人秀节目、视频、情景剧、肥皂剧、脱口秀、喜剧电影各种各样,消费基本娱乐层面的机会是更多一些。

  浅层次东西满足了以后,对于主题比较浅显电影获得满足以后,观众一定会有更进一步的要求。因为在我们群体里面,包括70后、60后,其实还没有真正形成观影的习惯,他们的消费没有办法改变市场的格局,有一些人40岁、50岁人也看电影,但是他去电影院次数太少了,他的观影经验没有办法影响到市场对于题材的选择,那些更有深度的电影更需要值得探讨的电影,从市场表现来判断变成没有机会了。但是80后、90后他们也会成长,他们有一天发现一转眼他们就到30岁,一转眼他们就到40岁,随着他们生活经历和经验,他们对电影主题的探索也会一步一步的加深,除了基本娱乐层面。

  所以其实就应该随着成长,电影的主题其实也会慢慢的成长,关于那个电影的主题是探讨问题会变得越来越成熟。

  搜狐财经:《港囧》票房是非常漂亮的,超过了16亿,您觉得一部可以获得非常漂亮票房的电影应该具有哪些特质?

  徐峥:《港囧》的票房并不算漂亮。

  搜狐财经:2015年排名第三。

  徐峥:但是《港囧》就之前由《泰冏》泰来的影响力,以前前三天排片和票房的情况,《港囧》如果不是在后面出现了口碑两极分化,它其实远远应该走的更好,是因为它的口碑出现了两极分化,有一部分人对电影里面点很喜欢,有一般人期待看待跟《泰囧》形象一样的电影,《港囧》在主题上是有所改变,它的组合也不一样,所以有一部分坏口碑,使得口碑出现分化才是现在的局面。《港囧》真正做的好票房远远比现在还要高,《港囧》不能算是漂亮。

  搜狐财经:没有达到您的期待?

  徐峥:我没有什么期待,在未来来讲你对票房期待只是你个人愿望而已,票房会达到什么样的数字,它是有据可循,根据你的拍片根据你的阵容被科学合理可以被估量的一个范围大概多少到多少之内,应该是这样子。你说再期待票房多少,信口开河报一个数字,会太不专业了。

  搜狐财经:我们继续说票房这个话题,2015年全国票房是超过400亿,相比2014年上涨幅度48%左右,您觉得这个是中国电影本身市场壮大还是因为我们作品有很大提升所以才会带来这么漂亮的票房?

  徐峥:市场完全在壮大,你只要去看一下在2012年票房10亿大家还觉得是一个票房奇迹,但到2016年春节一个电影票房达到30几亿,观众观影人次、观影次数成倍往上递增的,这就是一个电影市场的壮大,而且还有空间。

  搜狐财经:您的意思2016年还会延续这样高速增长的态势?票房您可以预计一下?

  徐峥:我觉得会的吧。但是前提也是需要有一些做对的电影,合适的题材,合适的形态,撞到了合适的档期。

  搜狐财经:我听到一种说法,现在我们中国电影市场就像是一块蛋糕,我们要把它先做大,不管它的质量好与坏,做大了以后,到时候再考虑把质量提上去?

  徐峥:我们一直在做这件事情,就是把它做大的这件事情,在这件事情上,如果你说不做大也很难,因为随着市场的井喷,各种资本、各种资源、各种其他周边的行业全部都整合到这个产业里面来,现在已经不能阻止它不壮大,它自己就是会很大,就是到了得回到内容端,看怎么样把产品内容做的更好的一个时候了。

  搜狐财经:刚才提到有很多其他行业资源都涌入电影行业,现在有很多互联网乐视、阿里他们都在花重金进入电影这个行业,你觉得互联网这些力量进入电影行业这是一个好消息吗?

  徐峥:当然是一个好消息,借由互联网最大的资源进来,在前端IP的挖掘上可以进入一种海选的范畴,题材肯定是更加多样性,对目标人群定位也会更加精准,对后期、发行、宣传方面,可以利用互联网优势打破壁垒,做更多的跨越式的整合。同样你做一个动作,它可以透过不同的渠道实现多元化。

  搜狐财经:刚刚您提到电影IP,这也是这两年特别火的概念,IP有一定粉丝基础,一定票房号召力,您怎么看来IP现象?

  徐峥:IP是这样子的,从粉丝经济角度来讲,首先收获到了这个人群,锁定了这个目标人群,在进行去开发,其实这是一个推导的过程,推导的过程使得投资行为是非常靠谱的。

  但是对于一个电影也好,一个核心的概念或者是这样一种形象,能不能真正的成为一个IP,就像迪斯尼一样,我给到一个人物形象,大家马上消化这个形象,在所有产品都能看到这个形象,有更多的衍生,形成整个以内容为核心的经济,经济来讲电影只是其中引爆点,它产生更大的价值,这才是IP真正做的东西,不是你拿到版权就变成IP,是你有没有真正把这个产品做好,形成这样一个效应才形成了这个IP。这个概念其实是不一样的,你买到了这个版权以后,做完了以后没有做好,内容做得不够深入人心,大家到最后只是说看了这个电影,他没有消费其他层面的东西,这个IP还没有被做出来,IP就是说以这个形象,以版权为核心形成一个产业链,我觉得它才是IP。

  搜狐财经:在国内现在有一种说法,IP是存在一定的泡沫的,您觉得呢?

  徐峥:我刚才讲其实就是这个问题,你衡量你对这个IP看法能不能实现价值的最大化,因为所有人拿到IP就是希望它实现价值最大化,我原本就是买了一个漫画,现在我给它拍成电影、做成网剧、拍了动画片一大堆衍生产品,最后盖一个主题乐园,如果全部链条全部建立好了,这个IP形成了。可是有的人觉得拍了一部网剧,结果口碑不好,被吐槽,这个IP并没有形成。

  搜狐财经:现在大量资金涌入电影行业,很多人就会担心其他的资金进来,因为那些投资人从本质上来说他们就是追本逐利,他们希望你们在比较短时间内快点出产品快点回本,你怎么看待这个事情?

  徐峥:这是这几年不断在发生的事情,大量的资本资源不同的渠道平台,各种多样化的投资人全部进入产业里面,几乎是一种野蛮生长的一种态势。从投资的家度来讲,它发展的非常壮大非常好,从产出角度讲,如果真正想走上国际化,其实你需要在作品里面完成核心的价值观输出的定位,价值观输出的概念要完成,如果价值观没有被输出,没有影响到别人,在人文层面的一个认同,那个是没有用的,你没有种到人家心里面去,你就没有完成输出,你就谈不上国际化。

  美国好莱坞在这方面做了很长时间,不懈的努力,他们从娱乐层面透过他们英雄梦,透过他们美国梦实现他们价值观的输出。在人文层面他们透过他们的奥斯卡电影,那些艺术类的电影,虽然是艺术片,但是它也很好看,它也不断在当中体现西方价值文明一种观念,来体现它的价值观,核心的一种价值观。

  所以我们在投资和做大做强大层面上这些发展建立起来以后,我们其实还是应该回到内容本身,在当中寻找我们能不能在这些作品内容里面植入东方价值观的输入,然后把这个电影让外国人看到能够实现我们的价值输出,如果我们产业发展的很好,市场很大,也有很多的钱,但是我们回过头来回顾我们的作品发现它的主题其实还是低幼化,说明我们还没有实现价值的输出,你的影响力就是有限的。

  搜狐财经:现在流行粉丝经济,所以要在用户心里面的价值体系要插上一面旗帜?

  徐峥:但是这个没有用,需要我们一二三四线城市这些青年人,这些80后、90后真正寻找到自己的文化定位和诉求,这样他们才能把更多的消费投入到他们觉得真正值得的作品里面去,才能让大家看到原来市场现在需要这样的一类产品,才能把那些价值观比较低的东西渐渐让它没有市场,价值观高的产品可以让它有市场,否则的话你永远是把钱花在只是很浅层面的作品上,对投资者来说我就要投这个,因为互联网给我的数据我只有这样做才能赚到钱。这种成长和这种培养其实是双方面的努力,一方面,对于创作人来讲,对于孵化制作生产的人来说,他得有一种培养内在价值提升在里面,我怎么样可以做的更好一点,现在大家都来看我也不差钱,我也能赚到钱了,我要不要把这个东西做的更好一点,我要不要在主题上再深挖一点。对于80后、90后看了那么多搞笑的东西,他是不是不满足于这个,我需要看到有没有人物传记电影,有没有人文历史价值的电影,我也可以去关注一下,我发现也很好看。

  搜狐财经:现在您拍了很多喜剧片,我们也特别喜欢,未来有没有想法尝试其他类型的电影?

  徐峥:我一直觉得其实喜剧也好,历史剧、人物传记,这些其实都是不同的形态和形式,核心是说你表达那个东西有没有价值观。对我们来说创作一定应该做更多的探索,做更多的尝试,但市场整体比较偏娱乐化的时候,你也没有办法拒绝于话语权,现在这个市场已经是这样子,以前电影达到票房过亿,大家觉得你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现在拍了一部电影票房只有3千万到5千万,老板就会认为你是失败的。你是失败的情况下,如果你说我拍了一部艺术电影,但是我放到电影院只放了一天,院线经理就说我不敢再放了,电影再放我赚不到钱了,你的票房一千万,你在市场上完全没有话语权,你表达的东西再好就变成没有机会了,这很可惜。

  所以需要两方面调整,一方面,从体系上来讲能不能支持到这些艺术电影;另一方面,从创作角度来讲,你表达的桥梁在哪里,你怎么样可以在表达的同时实现观众对你的关注,你们和他们沟通的部分是什么。你讲了很有意义的事情,观众觉得这跟我没关系,你凭什么让别人来看你的东西。

  搜狐财经:我们觉得您是有自己理想的导演,您是怎么在理想和商业化之间谋求平衡了?

  徐峥:就是在寻找题材,寻找探索,完成核心主题的寻找同时,在加上商业化的模式,这样子一点点去做,但是要允许我们可能会高低不平,有的时候可能做的好一点,有的时候做的差一点。

  搜狐财经:这两年众筹电影特别火,您未来会尝试众筹吗?

  徐峥:众筹电影大家觉得挺有趣,我觉得众筹电影它会有一定的框架,框架不是所有电影都是众筹的,可能更适合于本身有群众基础的电影,大家了解这个IP。还有一些更热门的电影都没有机会众筹,因为要投资人太多,他不愿意带到众筹的层面。众筹更加适合于本身需要大制作,但是他有一定群众基础,但是又可能是比较新的形态,需要有一定的探索性,那样子来做这个众筹可能会比较适合一些。

  搜狐财经:谢谢您。

business.sohu.com true 搜狐财经 https://business.sohu.com/20160325/n442078402.shtml report 8097 搜狐财经专访徐峥博鳌下了场雨,风从海上来,夹带着略显咸味的水滴冲上小岛,虽已近清明,还是颇有凉意。阴雨绵绵的下午,搜狐财经记者在酒店房间见到了徐峥,刚接受完一场
(责任编辑:董丽玲 UF020)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