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天津3月28日电 题:八十岁“飞鸽”插上“互联网”的翅膀迎接“最好时代”
中新社记者 张道正
在第十六届中国北方国际自行车电动车展览会上,“飞鸽”自行车吸引了众多参展商、采购商和市民关注的目光。一位老人反复摩挲着复古款飞鸽自行车,激动地
说:“这可是好东西,当年有一辆,找媳妇不愁。”
曾几何时,拥有一辆“飞鸽牌”自行车,是很多中国人的梦想。上世纪70、80年代,随着物质生活的逐渐丰富,中国人开始讲求“生活品质”,婚姻大事要有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时称“三大件”。其中,“飞鸽”自行车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一如当今的奔驰、宝马。
“飞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八十年前。1936年,在天津诞生了中国自己生产的第一辆自行车,这就是飞鸽自行车的前身,1950年正式命名为“飞鸽”。
据飞鸽车业展会负责人孙彬介绍,1949年,刘少奇来天津自行车厂视察,亲自调拨13万斤小米作为恢复生产的经费,鼓励工人搞革新造新车,1950年7月5日,新中国第一批自行车在天津诞生,从此“飞鸽”翱翔。“飞鸽在1965年年产量就超过了40万辆。到1987年,飞鸽拥有8000多名工人,年产各类自行车368万辆。”
事实上,“飞鸽”的品牌价值,早已超越了市场的范畴。1989年,“飞鸽”自行车第一次作为国礼由李鹏总理赠送给美国总统老布什夫妇。此后几十年,“飞鸽”一直被政府当作“国礼”赠送给外国政要。
“我是1986年从学校毕业直接进入了飞鸽公司,如今已经整整30年了。”飞鸽公司总经理张金瑛感慨地说,自己这三十年,见证了“凭票买车,一票难求”的辉煌,也经历了改革开放时代转型升级的痛苦。可谓“跌宕起伏”。
“飞鸽的三次重大转变,我都经历了,也参与了。”谈及“飞鸽”的过去,张金瑛如数家珍。“经历改革浪潮的冲击后,不能改变环境,我们就改变自己,沿着飞鸽的历史,重新梳理飞鸽的品牌文化,并将其作为飞鸽整体发展的一个重要推手,比如推出国礼车、复古车、概念车等等。现在国礼车和概念车,已经是自行车收藏爱好者寻觅的藏品了。”
作为中国自行车最为著名的品牌之一,目前,“飞鸽”旗下已经开发出经典国礼、城市休闲、运动山地、复古小轮四个系列,近200种款式,产品远销加拿大、美国等六十余个国家和地区。
如今,80岁“飞鸽”又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2013年,“飞鸽”在网上开通了飞鸽户外运动旗舰店。2015年,“飞鸽”不仅携手乐视体育,共同开发了具有智能控制、智能防盗、物联社交和骑行数据显示功能的超级自行车,还组建了一支互联网开发团队,专注研发智能高端自行车并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
从“奢侈品”到“代步工具”,再到户外运动的时尚装备,中国人“集体记忆”中的“飞鸽”,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脚步,不断校正着目标定位和飞翔姿态,努力使自己飞得更高、更远。
“当前,国家正在推进供给侧改革,引导消费朝智能、健康、绿色方向转变,这给自行车企业转型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飞鸽"已经做好准备,迎接"最好的时代"。”张金瑛说。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