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经济 > 消费·零售·服务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产业 | 财经人物

“3·15”风波弥漫 外卖巨头依旧漠视食安话题

来源:财经综合报道 作者:中国经营报
  •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3·15”风波弥漫 外卖巨头依旧漠视食安话题

  “3·15”已过,但留给饿了么乃至整个外卖行业及监管部门的风波远未停止。

  《中国经营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大量无证餐饮提供商被饿了么等线上平台取缔,但仍然在线下通过传单、电话等手段提供服务。

  对于饿了么的治理和惩罚远未达到“治标又治本”的效果。这种背景下,外卖平台如何既能规避法律风险,又对得起投资人,显然,难题仍然待解。

  无证商家怎么管

  记者在线下走访发现,采取“曲线救国”策略的无证商家比比皆是。

  据《陕西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及摊贩管理条例》显示,小餐饮、小作坊是指有固定经营门店,从业人员少、条件简单,从事餐饮服务的小餐馆、小吃店、小饮品店等个体经营者。

  全国各地方管理条例各不相同,大部分小作坊、小餐饮缺乏合法身份且缺乏有力的监管。在“3·15”之后,无证商家虽然被外卖平台下线,却“曲线救国”,纷纷通过电话、传单的方式“变身上岗”。如北京朝阳区连心园商业街上的小餐饮商家十有八九都是如此。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外卖行业从业者却认为,“无证照”不等于“黑外卖”。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滞后性,此类餐铺因产权、消防等问题无法办理证件。从情理看,无证商家即使被取缔,仍在线下提供服务,这类餐铺虽没有经营资质,但受到了居民认可。

  记者查阅2014年《上海市无证照餐饮监管现状及对策分析——以徐汇区为例》一文发现,徐汇区内利用违章建筑、无产权证等房屋作为经营场所的餐铺占无证照餐饮总数的49%。

  但更多人认为,情理不能大于法理。电商专家李成东和法律界人士李俊慧均表示,无证代表无法保证食品安全,外卖平台更不该接纳这类商家进入。

  另一方面,重庆、陕西等地却在为小作坊、小餐饮商家松绑,如办理“备案许可”,借此对小作坊、小餐饮进行卫生监管。此外,四川省也正在加速推进小餐饮、小作坊的地方性管理法规,有望在今年10月正式出台小餐饮小作坊监管条例。

  问题是,当饿了么等外卖平台面对巨量饥不可待的食客时,他们等不起监管方式的缓慢转变。

  外卖市场转向高领阶层

  有业内分析人士表示,饿了么事件再次把国内烧钱的外卖平台逼到了节骨眼上,这种基于信任关系的模式中存在大量的风险。饿了么的监管漏洞,也确实导致大量黑作坊移师线上。正是如此,烧钱的O2O模式可能要发生转变。外卖市场必须在服务质量上要有所改进,否则会有很大的法律风险,从C2C模式向B2C模式转型可能会是方向。“就像淘宝之后还有天猫、京东一样,外卖平台会越来越注重垂直运营连锁餐厅和品牌餐厅,发力白领市场”。

  李成东则认为,饿了么风波只能看作是外卖市场的监管挑战,不能看作是整个O2O市场的挫折,C2C模式向B2C模式转型虽然存在一定的道理,不过言过其实。“未来这个市场中的参与者还会以中小商家为主”。

  易观智库2015年外卖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外卖市场中,白领市场十分强势,全年占比均大于50%。正是如此,各平台纷纷在2015年专注对白领市场深度开发,由于白领市场渗透率仍然较低、潜力巨大,2016年仍可保持较高增长。

  饿了么公关部负责人介绍,饿了么平台上50万加盟店中,连锁餐厅约3万家,但连锁餐厅和品牌商家在饿了么的总营业额中占比70%。

  据了解,2015年百度外卖高调入场,打出的口号就是深耕中高端白领市场。

  而美团外卖公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外卖行业在服务上还有很多可以优化的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有关饿了么、美团外卖等外卖O2O平台的丑闻仍层出不穷,但平台方三缄其口,集体漠视食品安全话题。

business.sohu.com false 财经综合报道 https://news.cb.com.cn/html/company_11_30462_1.html report 1783 “3·15”已过,但留给饿了么乃至整个外卖行业及监管部门的风波远未停止。《中国经营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大量无证餐饮提供商被饿了么等线上平台取缔,但仍然在线下通
(责任编辑:田欣鑫)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