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焦虑的资本而言,中国电影市场就像一块“唐僧肉”,资本家们恨不得使出浑身解数,撕开一个血口,投进去,然后分享超额收益。如果现有的投资手段不能满足需求,金融创新则应运而生。
《叶问3》事件之后,娱乐资本论遍访电影行
业监管机构、业内高层人士、一线操盘手,深入探讨电影金融创新的“红与黑”,并在此基础上编写了《电影金融创新的案例与边界》白皮书。从今天起,我们将白皮书部分内容在微信上刊发。我们发现,各种金融创新方式已经逐渐渗透到电影行业的肌理:1、互联网通过“票补”、金融资本通过“保底发行”,迅速切入电影产业链,并且重构了行业格局;
2、一系列资金杠杆的调用,游戏规则的设置,已经对这个行业的利益进行了一次重新分配;
3、当电影市场与P2P市场、证券市场相勾连,通过“跨市场操作”,电影早已成为可以撬动几十倍甚至上百倍资金的金融产品……
今天,我们发布白皮书的第一部分:《电影+保底发行:美人鱼、叶问3天壤之别背后,保底发行错了吗?》。作者:高庆秀,编辑:郑道森,制图:伍娅伦。本文头图由视觉中国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观点一:保底发行带来了投资方与发行方的“权力倒置”。影片投资风险转移到发行环节,同时也让投资方的回款周期大大缩短。《美人鱼》案例中还出现了全新的玩法——多个资本方组成基金入场,再雇佣发行公司为电影做发行。电影发行已被拆分成了两个部分。
观点二:催生保底新玩法的是整个电影市场核心资源的变化。当导演们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市场价值,他们会越来越多的脱离大公司而成立自己的工作室或者公司。他们擅长创作而不懂市场营销和发行,因此,更愿意通过保底的方式降低自身风险。这就为业外资本参与保底提供了空间。
观点三:保底发行作为一种全新的发行方式,正在越来越多地受到电影行业的青睐。《美人鱼》《叶问3》《西游降魔》《后会无期》《心花路放》《太平轮》《栀子花开》《师父》《火锅英雄》,以及还未上映的《我不是潘金莲》,都采用了保底发行的方式。
观点四:《叶问3》的保底发行,只是施建祥“电影金融诈骗”当中的一个手段,目的为了提高行业的票房预期,并从二级市场圈钱。《叶问3》的保底发行,是一个充满“邪性”的极端个案。
观点五:个别保底发行案例中已经出现了“资金杠杆”,这让保底发行方有了更多“以小博大”的可能性。
《美人鱼》的保底,对应票房在16-18亿之间,史上最高,一度引发山呼海啸般的质疑。但这部影片最终以33亿的票房拿下了中国电影票房冠军。接下来的《叶问3》,看起来有着类似的交易结构性,但“票房黑幕”引爆舆论,最终,快鹿集团“摇摇欲坠”,发行团队则直接被解散。
天壤之别背后,原因是什么?保底发行错了吗?
什么是保底发行?
保底一词最初来源于西方。在海外一部影片制作过程中,一般会有保险公司的介入,担保影片在一定成本范围内制作按时完成。而国内的担保更像是一种完片后的票房保底,担保的是影片制作完成后的票房收益权。
在影片上映前,保底方会按照保底合同预期的票房收益,提前向片方支付现金分成。通过这样的方式,相当于片方提前锁定了风险,稳赚不赔,但同时也放弃了可能获得更多收益的机会,而保底发行方则拥有更大的影片宣发权限。
与普通发行相比,保底发行主要有两大特点:
一是投资方在影片上映前就能回收原本在影片下映1年后才能拿到的票房分账款;
二是电影项目风险由投资方转嫁到发行方,因而要求保底发行参与者对影片票房有更精准的预期。
2013年,华谊兄弟曾为周星驰《西游降魔篇》保底3亿,票房超出3亿的部分,华谊兄弟的分成为70%;此后,博纳影业也为韩寒的《后会无期》保底3.5亿,票房超出3.5亿的部分博纳按40%分成。
这两部影片的保底显然没有《心花路放》带来的话题度高。2014年,中影与北京摩天轮公司向《心花路放》片方支付1.25亿,保底5亿发行,影片最终票房11.7亿。此后,越来越多的影片开始采用这种方式发行方式。比如,乐视影业为吴宇森的两部《太平轮》保底8亿,剧角映画为《栀子花开》保底4.3亿。
随着影片制作费用不断提高,保底金额的门槛也在不断提高,这种一家公司买断发行权的风险越来越大,一旦失败可能对保底公司带来很大业绩亏损。
为什么保底发行日趋风靡?
尽管保底发行放大了发行环节的风险,但依然有众多冒险者乐此不疲。这与整个电影市场供不应求的大环境密切相关。
目前,中国银幕数量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去年年底已经超过3万块,一年电影总产量达到六七百部。这样的市场环境刺激了大量中小公司,尤其是一些独立导演工作室的出现。它们拥有高质量的生产能力,但又不愿意与大公司合作。
“这些导演已经越来越认清自己在市场中的价值,他们不想给任何公司做嫁衣。一部电影背后,一家公司往往可以从电影项目和二级市场上收取双重利益,而导演只拿固定片酬或者超额收益,他们觉得这样很不公平。”
——参与过保底发行的业内人士
当越来越多的优质项目从大公司开始集中到独立导演工作室的同时,大量的业外资本涌入电影行业。在没有渠道、发行等各方面资源的情况下,高价保底也成为一些业外资本切入影视圈最直接和迅速的方式。
“对于大部分制片人来说,一个电影项目制作时间最短是一年,长的两三年都很正常。在这段时间跨度中,票房分账是片方唯一的收入,这个风险它是从头承担到尾。而保底发行相当于在这个流程中切开一刀,这就意味着前期片方的投资已经基本安全退出了,然后接力棒递到发行方这里,类似于电视生产中的制播分离。”
—— 制片人王易冰
这背后的另一个事实是,不少独立制作公司在电影创作上把控能力很强,但他们在宣传和发行方面需要更加专业的合作伙伴。制作公司只要在发行的大是大非上保留有say no的权利就可以,其他时间可以专心搞创作。
既然保底发行是对以往发行方权力的一种颠覆,自然会遭到发行公司的抵制。
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就态度鲜明的不看好保底发行,理由是:“保底发行总是风险由一方承担,利益向另一方倾斜。所以,绝大多数保底运作是失败的。”但事实上,光线的确以保底的方式参与了《美人鱼》等几部影片的保底发行。
博纳的一位内部人士也表示,博纳自己的片子不会做保底发行,因为公司本身就有很好的发行宣传体系,甚至还有院线,没必要把片子卖给别人去发。但如果追溯博纳的历史,这家公司以发行起家,历史上有太多保底发行的先例,博纳影业CEO于冬也曾表示,保底发行在全球的娱乐行业来说,都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
保底发行有哪些新玩法?
为了降低投资风险,保底发行探索出多种新玩法。
1、与二级市场连接
去年,在《港囧》上映之前,香港上市公司21控股以1.5亿买下了真乐道(《港囧》投资方)47.5%的票房净收入(扣除发行成本)。这种买断票房收益权的做法,从本质上看也是保底发行的一个变种,相当于用1.5亿为47.5%的收益权保底。这意味着《港囧》还没上映,真乐道就已经提前全部拿回了属于自己的那部分分账款,落袋为安。
由于徐峥同时是21控股的股东,21控股因为《港囧》股价大幅飙升,也让他获得了来自资本市场的额外收益。
2、多个资本方组基金保底
《港囧》之后,比较成功保底的案例要数《美人鱼》。在这部影片上映之前,快鹿集团、e租宝、华谊兄弟、博纳影业等都曾参与这部电影的“发行争夺战”,但周星驰最终选择了和和影业牵头做为主保底方。
和和影业为《美人鱼》提供了16亿至18亿的票房保底,参与保底方还包括光线传媒等电影公司。此外,星辉及和和还找来联瑞作为执行发行方,麦特传媒作为宣传方。这相当于把整个发行环节切成了保底和执行发行两个部分。
3、为保底发行增加资金杠杆
就在不久前,和和影业再一次组局保底发行了《火锅英雄》。
其背后制度为契约型基金,此基金为结构性产品。一部分为优先级,一部分为劣后级,这使得劣后级的参与方有机会通过资金杠杆撬动更大的收益率。
4、拍片前就提前保底
上述保底发行案例,都属于完片后保底,而耀莱影视为《我不是潘金莲》的保底更为特别,早在影片拍摄之前就获得了2亿元保底。
此前,耀莱影视文化与华谊兄弟、摩天轮文化共同签订冯小刚新片《我不是潘金莲》的发行协议,如票房低于5亿,耀莱将支付2亿票房净收益,票房5亿至8亿部分净收益由耀莱独享,票房超出8亿元部分,耀莱将获得票房净收益的50%。
这次耀莱之所以有信心在影片拍摄完成之前保底,一方面是作为出品方,参与了影片前期制作的部分流程,对影片质量有一定把握;另一方面,作为一家在2014年底就借壳松辽汽车上市的公司,耀莱需要在上市公司业绩报中有一份漂亮的票房成绩单。而为了做出业绩,一部有一线名导和一线明星参与的、看起来风险相对低的影片就成为不错的选择。
在一位《我不是潘金莲》的出品方看来,有冯小刚和范冰冰在,保底5亿,应该不会太亏钱,更何况耀莱还有15%的投资权,真金白银的保底投入并不到2亿元。
《叶问3》的保底发行:保底是假,圈钱是真
在林林总总的保底发行案例中,《叶问3》可能是最为特别的一例。
今年2月,《叶问3》还没上映,A股上市公司神开股份发布公告,准备花4900万人民币认购一支以《叶问3》的票房收益权为标的的基金;香港上市公司十方控股以1.1亿购买影片55%的票房收益权。
在这些保底安排中,为神开控股认购的基金提供担保的,是上海中海投金控。这家担保公司为《叶问3》10亿保底,不管最终票房如何都要按照10亿票房的基准,向影片的投资方支付票房收益。
表面上看起来,这个保底组局并没有任何不妥。但公开资料显示,无论是神开股份,还是十方控股,背后的控股股东都是《叶问3》背后的投资方上海快鹿集团,上海中海投金控也是快鹿的关联公司。换言之,上海快鹿先是投资了《叶问3》,又动用了旗下两家上市公司,分别为其做票房保底。这就让《叶问3》的保底变成了一场“左手导右手的游戏”。
用上市公司的资产,为大股东的项目保驾护航,不知中小股民心中是什么滋味。在娱乐资本论看来,施建祥这么做,一方面是希望通过上市公司平台融出资金,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提升市场对《叶问3》的预期。
可惜,随着舆论的质疑声四起,神开股份最终决定解除投资协议,这场“自己给自己”保底的“非典型案例”并未进行到底。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