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安丽芬 广州报道
在本报多次关注近期“壳资源”爆炒现状及其副作用之后(详见本报4月19日12版《壳费一天一个价赛过“蒜你狠” 投行建言借壳审核并轨IPO》、5月6日12版《新股与壳同遭爆炒50亿打底非巧合 二级市场估值紊乱影响A股定价功能》),在A股市场上演长 盛不衰神话的壳资源概念股(下称壳股),终于受到监管层的关注。
5月9日,经常在A股创下神话的壳股已经连着暴跌两日,并迅速传导至整个A股大跌。当日,上证指数一度下跌超90点。
就在上周五,壳资源概念股这一横亘在A股多年而不解的“老大难”嗅到了一股死神的气息。证监会针对市场传言表示,“境内外市场的明显价差、壳资源炒作等现象应当予以高度关注。”
华南一位接近监管层的投行人士对此表示,“新任证监会主席刘士余比较务实,已经关注到这类炒作之风。”
“壳股早该被实施重拳严治,新任证监会主席如果能够解决这一难题,对整个资本市场的建设影响非常深远,意义重大。”上海某券商并购部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尽管借壳重组亦是其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炒壳被“踩刹车”
5月5日晚间,不同版本的传言在各大投资群里流传,大意均是监管层将对中概股回归、借壳研究采取措施。
由于注册制暂缓、战略新兴板搁浅,而“大块头”的中概股密集回归,引发市场对其借壳的狂热猜想和追捧,而拥有“壳”的大股东更是坐地起价,壳费迅速被炒到七八亿元甚至十几亿元的天价。
除此之外,这些“壳公司”还非常挑剔,资产方利润如果不到两位数还瞧不上眼。二级市场上,投资者们也蜂拥炒壳,而无视其业绩烂到何种程度。
3月16日,媒体报道了“十三五”规划纲要拟删除设立战兴板。Wind数据显示,同一日,市值低于30亿元的壳股有155只(除去新股),而截至5月5日,市值低于35亿元的壳股只剩下24只。
值得注意的是,在3月16日市值低于30亿元的155只股票中,除去退市博元,至5月5日没有一只个股下跌,且没有停牌的147只壳股涨幅均超7%。
其间,涨幅最高的是栋梁新材(002082.SZ),从3月16日的10.21元/股涨至5月5日的18.76元/股,区间涨幅高达84%。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今年以来,买壳方多以协议转让的方式获取“壳”资源,其中溢价最高的也是栋梁新材。其转让价格为32.49元/股,较停盘价10.21元/股溢价高达218%。
另外,亿通科技(300211.SZ)和天润乳业(600419.SH)期间涨幅分别为66%和61%。*ST皇台(000995.SZ)、西部材料(002149.SZ)、万福生科(300268.SZ)等涨幅超过50%。
“炒壳严重了影响A股价值投资的理念,在这样一个市场,当发现只有炒壳才能有不错的收益时,谁还会去买业绩好的公司。即使买了,常年股价不涨,谁还会继续买?”上海某券商并购部负责人称。
由于“壳”本身业绩不济,炒的只是重组的预期,一旦有风吹草动,炒壳者就会心虚出逃。5月6日,证监会的表态令炒壳风气暂时“刹车”。
亦正因为如此,5月6日和9日,壳股连续两日领跌A股。卖壳溢价最高的栋梁新材两日跌去超17%,另外大庆华科(000985.SZ)、精伦电子(600355.SH)等32只壳股跌逾15%。上述155只壳股中,仅有5只在近两日微涨,其余均不同程度下跌。
“证监会此举长期来说,对市场是呵护的,短期来说对壳股是一个考验,毕竟是个利空。”华南一位专门押宝重组股的某私募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最终会对壳股产生什么影响,主要取决于证监会将研究出台什么样的政策。
监管严治壳炒作
借壳重组行为对于A股发展的危害之深屡屡被诟病,甚至被认为已影响到A股基础性制度的建设,但这一玩法仍旧大行其道。
知名经济学家华生近日就公开指出,“退市如此之难深层次的原因是因为壳可以重组,还很值钱,有大量散户投资者在那里,就像要对年轻人说死亡一样,当然就很残酷、就很难。所以执行起来总是留了大量的政策空间。”
上述某券商并购部负责人则指出,关于壳的问题,甚至会影响到注册制的推出。在他看来,借壳重组严重扰乱了A股的定价功能,进而波及到新股定价机制。“借壳不除,注册制就难以推出。”
“近期,壳的原大股东漫天要价,根本谈不成,谈不成的话一切都是空的,非常不利于并购重组。”创势翔董事长黄平亦指出,希望证监会此举能给壳降降温,壳费降下来了,有利于推进并购重组。
有业内人士指出,前几年评估值在25亿以下的借壳交易很多,中概股这些“大块头”回来,把4亿净利润以下、评估值在50亿以下的资产扫出了借壳市场,“越烂的上市公司越抢手,严重扭曲市场资源配置”。
证监会显然也关注到了相关舆情,5月6日,新闻发言人张晓军指出,按照现行法律法规,近3年已有5家在海外上市的红筹企业实现退市后,通过并购重组回到A股市场上市。市场对此提出了一些质疑,认为这类企业回归A股市场有较大的特殊性,境内外市场的明显价差、壳资源炒作等现象应当予以高度关注。证监会注意到市场的这些反映,正对这类企业通过IPO、并购重组回归A股市场可能引起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研究。
值得注意的是,借壳重组及其背后所蕴含的退市等资本市场老大难问题,似乎也已成为更高决策层的关注焦点。
同样是在5月9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文章《开局首季问大势》,文中受访的权威人士就指出,“股市要立足于恢复市场融资功能、充分保护投资者权益,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加强发行、退市、交易等基础性制度建设,切实加强市场监管,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严厉打击内幕交易、股价操纵等行为”。
而在业内人士看来, A股的退市机制之所以运行不畅,借壳重组行为的广泛存在,无疑是关键因素之一。
“如果新任证监会主席能够禁止借壳重组这一上市后门、严格执行退市制度,将对A股的长远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上述并购部负责人指出。(编辑 郑世凤)
作者:安丽芬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