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财消费-搜狐财经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产业 | 财经人物

裸条事件过后,校园贷为什么被妖魔化?

来源:虎嗅网 作者:杨舒芳
  • 手机看新闻

  校园贷最好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裸条事件一出,群众的猎奇心理被充分调动了起来,一时间校园贷被集中声讨,杀伤力远大于此前不时爆出的“大学生身负巨债无力偿还”新闻。对于校园贷来说,裸条风波无异于魏则西事件之于百度。情色声誉虽不及生死严重,却都是诱发舆论洪荒之力的大杀器。

  不少校园贷都在谋求转型。问题是,校园贷真的是这个故事中最值得被谴责的部分吗?

  大学生是谁?

  大学生是一个尴尬的群体。他们多数年满18,从法律上已经是可以为自己的行为独立负责的年纪,但在家庭和社会看来,他们依然是孩子。

  台湾有个综艺叫《大学生了没》,几年前湾湾综艺盛行的年代,曾经在内地很红。那个时候国内大学90后还是稀有品种,开放性和包容性远没有现在强。我们惊讶地围观台湾大学生普遍化浓妆、泡夜店,淡定地聊自己的N个前男友,甚至正大光明的讲在夜店被“捡尸”的经历。

  而我们的爸妈还在担心,在学校会不会好好学习,女生谈恋爱会不会和男朋友睡到一起。

  他们和我们,似乎不是活在一个世界。

  在家长和社会的眼里,象牙塔似乎成了一个厚重的保护壳,把大学生和外面的世界隔绝起来。大学生显得很脆弱,并且脆弱的很有道理。但同样年纪的人,如果没上大学,而是直接参加工作,他则被视为是成年人。

  本质上,这和毕业生被逼婚是一种思维模式。在长辈眼中,恨不得孩子毕业前一秒还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后一秒就结婚生子成家立业。这背后是中国社会一种奇怪的思维方式,似乎18岁什么都不算,迈出校门,才是一个人从少年走向成年的时间节点。

  在这种逻辑下,这个群体出现的任何事故,似乎都可以怪别人,或者干脆怪社会。

  谁应该负责?

  和这层保护相背离的是,大学正在越来越开放,学生也开始有更多的需求和想法。互联网把地球都变小了,打开象牙塔的装甲又算什么。当大学不再如往日纯粹得无欲无求,自然就给了资本和商业进驻的理由。

  这也导致,校园贷成了消费金融中走得最快的一员。毕竟,又穷又有梦想的群体,不那么多见。

  但多扒几个相关的新闻就会发现,大多数被报道无力还款的大学生,借钱的用途都是赌球、游戏厅、高额消费,偶尔看到一个炒股亏钱的,都显得是“正当用途”了。很多在借款时声称的助学贷款、创业的用途,完全就是幌子。

  事实是,哪个社群里,可能都会有赌棍和瘾君子,和想要不劳而获的人,这和他是不是大学生没有半毛钱关系。更有趣的是,他们中的很多人没有学会风险控制,反而在尝试债务重组,在不断的借新偿旧下,雪球越滚越大。

  以裸条为例,哪怕就正常人的逻辑而言,一个女性愿意把自己的裸照交到别人手上,来换取借款,那她一定是在一个非常艰难的处境。艰难到靠所有能够想到的正常途径,生活都无以为继,才会选择铤而走险。这和她是什么年纪没有任何关系。

  在几则大学生借贷的新闻中,家长也有很多让人震惊的说法。

  “儿子只是吃喝玩乐和小赌,半年也花不完10多万。”

  “叛逆贪玩的儿子固然有错,但那些贷款平台更是不负责任。”

  “他们为什么都不和家长核实就借钱给孩子?”

  曾经轰动的跳楼学生小郑,在迷上赌球后,通过自己班长身份拿到了同学的信息,用26个同学的身份累计借款60万。他的父亲却说,“我们才是最大的受害者。”

  人们总是倾向于把个人放在被害者的角色里,不自觉的把矛头指向商业机构。被忽略的事实却是,成年人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而商业的本质就是逐利。

  当校园贷遭遇e租宝

  现在的校园贷,很像是e租宝爆雷后的P2P。

  风口上的校园蓝海,自然也出现了很多良莠不齐的公司,从事后的催收方式来看,个别校园贷的前身甚至可能是高利贷,或者和高利贷瓜葛颇深。

  事实上,校园贷的模式,起步于民间。商业通常诞生在最接近需求的地方,学校周边卖手机的小店以前就做过手机分期。店主资金不够,就靠多办几个信用卡,先刷卡购机,每个月学生还款后店主再去还银行。

  这是校园贷的雏形。但李逵总要遇到李鬼。在P2P的集体高潮过去后,校园贷的高潮就来了。

  如同当年的线下财富公司转型P2P一样,不少高利贷也打上了校园贷的幌子。知乎曾有用户爆料,能做“裸条”的一般是私人贷款公司,借钱的女生通常之前有逾期记录,在正规平台一般是借不到钱的。这些公司中,不少是“正经”的高利贷,这也是他们能把裸照当作抵押的原因。从法律角度,裸照并不属于抵押物,而是个人名誉的一种。

  李鬼们成了校园贷被妖魔化的催化剂。通常,他们都有更低的门槛,以及更粗暴的催收方式。

  从新闻报道来看,部分校园贷几乎没有风控能力和意识,比如不少平台会重复借款给同一个已经有逾期记录的学生,甚至在家长抗议并且和平台协商后,继续私下借款给该学生。

  这也导致校园市场的蓝海属性在逐步降低,风险也相应增大。部分机智的校园贷已经开始脱离这个标签。以最早介入的分期乐和趣分期为力,都先后开始覆盖白领群体。

  从学生的借款路径来看,顺序大多是银行-校园贷-高利贷。前面提到的小郑,曾经办过多张信用卡,直至他去世,仍有不少刷卡账单没有还清。

  这说明,需求始终存在。只是在不同的政策和引导下,最终流向的方向不同。阳光或者黑暗,总有一处是归途。

business.sohu.com false 虎嗅网 https://www.huxiu.com/article/153880.html report 2523 校园贷最好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裸条事件一出,群众的猎奇心理被充分调动了起来,一时间校园贷被集中声讨,杀伤力远大于此前不时爆出的“大学生身负巨债无力偿还”新闻。对
(责任编辑:杨明)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