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根据此前彭博社的报道,目前药明康德已经聘请美国银行和摩根士丹利来安排生物制剂业务的上市事宜,该业务的估值约15亿美元。]
[药明康德旗下合全药业2015年度营业收入12.69亿元,同比增长17.78%。]
资本运作“快手”药明康德或将在不久后完成旗下所有业
务的分拆上市计划。近日,一位接近此项IPO项目的知情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透露,此次分拆上市,药明康德主营业务部分将采取借壳的形式在国内A股上市,而生物制剂部分(药明生物)将会被剥离,独立赴港上市。
业内人士预计,该两项上市任务完成后,药明康德总估值或将超越目前A股市值第一的恒瑞医药(600276.SH),目前恒瑞的市值接近千亿。
而根据此前彭博社的报道,目前药明康德已经聘请美国银行和摩根士丹利来安排生物制剂业务的上市事宜,该业务的估值约15亿美元,或将于今年下半年完成。其将于A股市场进行资本运作的主体业务部分将远超生物制剂业务部分的融资估值。
据悉,两项IPO计划目前均已在运行过程中。该知情人士透露上市时间将会“很快”。
去年12月10日,中概股无锡药明康德在当日收盘后宣布完成私有化,从纽交所退市,市值33亿美元。从2015年8月初次宣布私有化至私有化完成,药明康德仅花了四个月不到的时间。
此前亦有接近药明康德高层的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透露,药明康德完成私有化后将会选择分拆为三大类业务上市的形式。目前来看分拆三大业务分别上市将于新三板、A股以及港股资本市场分别完成。
去年5月,药明康德旗下合全药业已完成新三板挂牌,打响了回归上市的第一枪。根据其挂牌新三板时提供的相关资料,合全药业的主营业务是为跨国制药企业提供定制的医药生产研发外包服务(CRO业务),根据其今年6月公布的2015年年报,合全药业2015年度营业收入12.69亿元,同比增长17.78%;净利润3.30亿元,同比增长38.27%。
而将于港股上市的生物制剂部分业务——药明生物也已于去年在无锡开工建设,总投资1.5亿美元,该项目完工后将成为全球最大的采用一次性生物反应器的动物细胞培养生产设施,同时也将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生物制药生产工厂。
精准医疗部分的业务有望成为此次药明康德登陆A股市场的重头戏:以近年来药明康德重点布局的基因部分业务为例,通过快速并购,药明康德在两年时间内基本实现了基因测序上下游产业链的布局,并在今年联合华为共同推出了针对基因测序消费级市场的产品“明码云”,布局终端市场业务。
实际上,自近几年开始,以CRO业务起家的药明康德便一直致力于打造新药研发的“平台”功能,并不愿被纯粹定位为一家新药研发外包服务公司。而其打造的新药研发、服务外包、生物制药、基因组学检测、免疫治疗等业务无疑是中国股市喜欢的题材。
在此前药明康德宣布从美股退市时,业内猜测退市的主要原因来自于中概股与美股的估值差异。从药明康德此前披露的2014年财报看,其营收处于稳步增长状态:2014年公司营收增长16.6%,达到6.773亿美元。其中实验室服务业务营收增长14.2%,达到4.92亿美元,制造业服务营收1.823亿美元,增幅23.8%。彼时公司的市值只有24亿美元(180多亿元人民币),而PE只有28.4倍。对比国内的A股医药企业巨头恒瑞医药,其市值目前达到950亿,市盈率为34.8倍。
但药明康德方面并不认同这样的说法,近几年药明康德意在通过投资布局拓宽已有的产业道路,但这样的战略理念并不能被华尔街投资者认可,这或许成为了其私有化回归的主要动因。
今年3月,药明康德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首次透露了其私有化的目的,并强调并非为了实现中美市场的“PE差”,根本原因还是华尔街太过于关注短期业绩,大型战略投资就变得比较困难。
“在2015年3月,我们在季度财报中准备了一页内容,上面列举了我们将持续发展的重点平台板块,以及将开始投资的新兴机会。季度财报后,我们的股票非但没有上涨,反而下跌了20%。我对这个结果感到非常失望。我们想要保持创新,却不能得到正向的激励。因此我觉得是时候回归私有化了。回归私有化能够帮助我们更加大胆地投资平台建设,更加灵活地把握新兴机会。”李革说。
据了解,为了战略转型从美股退市,药明康德并非孤例。昆泰全球创始人、董事会主席DennisGillings此前就曾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透露,由于华尔街的投资者不看好预期,只认可CRO(新药研发代加工)业务带来的稳定收益和现金流,在2003年,他们最终也只能选择私有化退市完成公司的并购扩张,并在十年后才重登美股舞台。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