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观察 > 金融动态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产业 | 财经人物

史上最大规模清洗:8月1日万家私募即将消失?

来源:中国基金报
  • 手机看新闻

  私募圈备受瞩目的、8月1日第二批“空壳”私募清理大限即将来临。

  值此“空壳”私募大清洗前夜,基金君纵观行业生态,为您揭示最新的私募行业格局,8月1日明天过后,究竟会有多少“空壳”私募出局?在历时半年的“保壳”大战中,有多少私募突出重围,多少产品被抢着备案了?其中又有多少故事可以分享?

  话不多说,一起跟基金君来感受感受,私募全新的时代来了。

  万家“空壳”私募面临注销风险 抢着备案产品到冲刺阶段

  基金君看了一下,在历时半年的“保壳”运动后,行业发生了不少变化,但总体形势仍然不容乐观。协会官网数据显示,截至7月31日,已经登记的24742家私募中仍有12579家没有备案首只产品,占比为50%左右;其中有676家没有备案产品的新私募是在2月5日后完成登记的,由于未满6个月暂无风险,其余万家私募机构到8月1日均面临可能被注销的风险。

  所以,到“空壳”私募大清洗前夜,仍有万家私募没有完成首只产品备案,恐将出局。

  基金君还发现,在“保壳”运动的影响下,近半年私募备案产品数量达到井喷状态。协会官网数据显示,截至7月31日,已备案私募基金有41602只,其中有13635只均是在今年2月5日以后完成备案的,占比超过三成。这意味着,“保壳”以来,在市场不景气,私募产品不好发的情况下,平均每个月备案的私募产品备案数量却超过2000多只;尤其进入7月以来私募们更是争分夺秒,备案产品加速,单月备案数量达到4994只。

  7月将近5000只的备案产品数量,可见私募抢着备案产品到了最后的白热化冲刺阶段。

  私募圈都感受很明显,从年初券商、律所、私募开展声势浩大的“保壳”运动到现在,“保壳”的硝烟已经逐步消退,但仍有机构赶在最后一刻加班加点。

  有私募向记者表示,8月1日前没来得及备案产品的私募,协会有可能本周出台后续审核处理意见,没通过的私募估计还是要注销,如有开展业务需求再重新申请。

  超三分之二私募是“空壳” 监管列出期限敦促私募备案产品

  小伙伴们肯定记忆犹新,今年2月5日基金业协会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若干事项的公告》,采取四大举措完善私募备案登记。主要措施包括:第一,取消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证明;第二,私募应当及时备案产品、履行信息报送义务及按时提交经审计的年度财务报告;第三,新申请私募、首次备案产品或重大事项变更等需提交法律意见书;第四,私募高管人员应当取得基金从业资格。

  当时,协会的统计数据是,截至2016年1月底,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25841家,已备案私募基金25461只,认缴规模5.34万亿元。但协会发现,已登记但未开展业务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超过1.7万家,占已登记私募总量的69%。这意味着“空壳”私募机构的数量超过三分之二。这些私募机构滥用协会登记备案信息非法自我增信从事非法集资等违法违规行为,以及从事P2P、民间借贷、担保等非私募业务,对投资者利益造成重大侵害,也抹黑私募行业形象。

  于是,协会提出三个期限,敦促“空壳”私募们赶紧备案首只产品,否则将被注销管理人资格。第一大期限就是今年的5月1日,登记满一年的“空壳”私募要求在5月1日前备案首只产品;第二大期限就是今年的8月1日,登记不到一年的“空壳”私募要求在8月1日前备案首只产品;第三大期限则没有明确时间节点,要求2月5日后新登记的私募要在6个月内完成首只产品的备案。

  同时,要保住私募的“壳”还要满足两大条件。一是在首次申请备案私募基金产品之前需要补提法律意见书,二是私募的高管要取得基金从业资格,股权私募至少是2名。

  “空壳”私募生死时速开展三大运动 行业规范初见成效

  至此,“空壳”私募进入生死时速、倒计时阶段。基金君犹记得当时“空壳”私募、券商、律所等前赴后继干了三件大事,件件都似一场运动。

  第一件,由券商摇旗呐喊,掀起“保壳”运动,帮助私募发行首只新产品,圈内广传保壳广告,费用没有最低只能更低,产品成立门槛大降,100万、200万即可,托管外包等费用从优,两三万甚至千元都有。听说券商挨个给“空壳”私募打电话,竟有老板都不知道自己还注册了一家私募公司。

  第二件,由律师、律所当先锋,法律意见书价格大混战。私募纷纷想要找靠谱的律师来出具法律意见书,但律师也没有经验,摸着石头过河,同时报价也参差不齐,低的千元,高的十几万,一般的5万左右。

  第三件,私募全民考基金从业资格,4月全国考试号称史上最热闹,私募大佬、明星人物皆上阵,挑灯夜读、看书做练习题,而后上考场、晒成绩单,回到学生时代,协会数据显示4月23日考试将近8万私募人士参加,私募高管科目一科目二两门通过率49.1%。

  当然小伙伴们也记得三场运动后的结果,私募发行产品规模不能无底线,不能为“保壳”而保壳,法律意见书定价需合理,律师需要尽责。在4月中旬,协会曾透露,新增管理人备案、为首发产品补提法律意见书、重大事项变更提交法律意见书三项的通过率均只有10%左右。但后来则逐步走向正常化,涌现出一批拥有法律意见书的私募,备案了首只产品,“保壳”初见成效。

  那8月1日过后呢,目前来看,万家“空壳”私募恐怕会面临注销风险。但8月1日以后,究竟会注销多少家,留下多少家,私募行业又将会呈现出怎么样的新生态,其实基金君也不知道,小伙伴们耐心等待吧。一个全新的私募时代会到来。

business.sohu.com true 中国基金报 https://business.sohu.com/20160801/n461938618.shtml report 2391 私募圈备受瞩目的、8月1日第二批“空壳”私募清理大限即将来临。值此“空壳”私募大清洗前夜,基金君纵观行业生态,为您揭示最新的私募行业格局,8月1日明天过后,究竟
(责任编辑:董丽玲 UF020)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