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
> 综合

里约奥运向世界展示了这届巴西不行?|?冰川观察

冰川思想库 阅读(0) 评论()

  

  在很多国家,奥运会都往往被看做提振人气,向世界展示国家繁荣、强大形象的契机,但里约奥运开幕前一团乱糟糟的情景,却昭示了巴西经济与社会治理的不堪。

  8月5日,里约奥运会就要正式开幕了。尽管还有将近一周的时候,“史上最差奥运”的帽子已经满天飞。

  一个月前,媒体爆出里约奥运部分场馆尚未完工,奥运地铁专线有可能在开赛前3天才能开通,帆船赛场海域漂浮着大量垃圾而且海水污浊不堪。这已经令人有些小担心。

  现在,各国奥运代表团入住里约奥运村,立刻就来了一个下马威。奥运村不少运动员房间天花板上到处是洞、卫生间漏水、没有马桶盖、到处是灰尘……

  除此之外还有糟糕的治安状况,已经有多国运动员、记者被抢、被盗等事件发生。

  里约奥运虽寒碜,但投资并不低

  或许,很多人将此解读为巴西没钱办奥运,但真相并非如此。

  虽然和北京奥运400亿美元的预算无法相比,里约奥运的预算也是有387亿雷亚尔。但是,综合来看,里约奥运的投入水平并不低。

  这个预算水准是高是低,由于这两年巴西的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计算起来有些麻烦。以现在的汇率算,387亿雷亚尔约合680亿元人民币,120亿美元。 不过,2009年里约申办奥运是承诺的预算是139.2亿美元,72%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即便里约奥运削减后的预算,真的到了120亿美元的水准,这个数据和2012年伦敦奥运的140亿美元差别不大,也是2000年悉尼奥运48亿美元预算的若干倍。

  

  历届奥运会的资金投入情况。

  这个世界上,最悲剧的不是没钱,而是明明花了不少钱,却看上去像没钱的样子。

  里约奥运之所以表现出这个样子,还是因为巴西和里约州的财政出了问题,部分奥运资金并没有按照预期投入。近年来,大宗商品价格暴跌给巴西财政带来了灾难。里约州的日子也不好过,其三分之一收入依靠石油和天然气。

  捉襟见肘的财政状况以及 低效行政系统,导致各种问题频出。例如,有的场馆甚至因为预算问题,延期一年才开工建设。

  在很多国家,奥运会都往往被看做提振人气,向世界展示国家繁荣、强大形象的契机,但里约奥运开幕前一团乱糟糟的情景,却昭示了巴西经济与社会治理的不堪。

  里约奥运已经成为一个向世界展示巴西何以失败的窗口。

  5年间,巴西GDP跌去近万亿美元

  看完这几年的巴西经济数据,不难生出这样一种感慨——要是4年以前,巴西举办奥运会就好了。

  从下边这张增长曲线,可以看出。从2002年到2012年,巴西几乎迎来了一个黄金十年。在这十年间,巴西GDP从2002年的5079亿美元起步,经济规模扩大了5倍。

  2009年,里约拿下奥运举办权的时候,巴西经济走出金融风暴的低谷。2010年,中国的4万亿大幅拉高了铁矿石、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该年巴西GDP增速达到7.5%,创下1986年以来的最佳成绩。

  在2011年,巴西GDP为2.615万亿美元,达到历史最高峰值,成为世界第七大经济体。2012年,巴西经济仍然有2.461万亿美元的成绩。

  

  巴西历年的GDP情况。

  在这10年间,巴西的人均GDP从2805.7美元到突破1万美元大关,并在2011年达到了最高峰值13039.1美元。

  这个数据是什么概念呢?和中国比,在2002年的时候,巴西人大概要比中国人富裕近3倍,到2012年的时候,巴西人仍然比中国人平均富裕两倍。

  

  巴西历年的人均GDP。

  但遗憾的是,从2012年开始,巴西出现了新一轮的停滞与衰退。2015年巴西GDP更是同比下降3.8%,GDP总额仅有1.7万亿美元,创有统计数据以来的最大降幅。这个数据比2011年最高峰时期的2.6万亿美元,跌去了将近1万亿美元。

  按照世界银行的数据,去年巴西人均GDP降到了9850美元(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GDP为15359.3美元),相比较于2013年的12180美元已经跌去2000多美元,跌落到2010年9650美元时的水准。一夜回到5年前,对巴西人来说或许并不为过。

  更糟糕的是, 今年衰退仍然在继续,世界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6年巴西仍将出现3.8%的增长。

  而中国2015年人均GDP则达到7924.7美元,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人均GDP为14238.7 美元。这样比较的话,巴西人和中国人已经差不多穷富了。

  一直没有找到正确道路的巴西经济

  关于巴西目前所面临的经济危机,众所周知的直接原因无外乎,外国投资不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跌。

  但是,从更长远的历史来看,巴西和绝大多数拉美国家一样,并没有找到一条真正能够带来健康增长的繁荣之路。

  从1962年以来的人均GDP来看,巴西实际上并不存在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也就是人均GDP长期在三四千美元左右徘徊。在几十年中,巴西仍然保持了整体的增长,而且在2010年左右进入了中高收入国家之列,但是,这条增长曲线历经波折,并没有实现稳定的增长。

  

  巴西的烟叶。

  而巴西经济的波折起伏,又与其采取的经济与发展路线紧密相关。

  二战结束之后,拉美国家开始实行进口替代工业化政策,巴西也不例外。但是,进口替代工业化很快就在上个世纪60年代走到了尽头,面临成本高,市场小、缺乏资本与技术等困境。

  阿根廷政治学家奥康奈在1973年发表了《现代化和官僚威权主义:南美政治研究》。他提出了在后发展国家中,较高的工业化水平与民主同时崩溃的观点。他认为,巴西和阿根廷之所以在1964、1966年发生军事政变,建立军人政权,主要原因在于,拉美进口替代工业化的“简易”阶段走向了终结,面临“结构性发展危机”。

  军人官僚威权政治又将巴西等拉美国家从向内发展,带入了依靠跨国公司、吸引外资等向外发展的轨道。在1968年—1974年,巴西经济创造了年均10.1%的增长奇迹。彼时,韩国、新加坡等威权政府也都实现了 经济高速增长。

  但是,1973年的石油危机,又令巴西经济跌入谷底。在经济高增长掩盖下的社会不公,军人权贵与跨国资本勾结等问题,愈加尖锐。

  

  巴西历年的DGP增长率。

  在一系列经济危机影响之下,在80年代,拉美军人政府主动开始从威权向民主转型。在经济发展模式上,拉美国家又纷纷转向了新自由主义的模式,推行贸易自由化、改革国内金融、开放资本项目和实行私有化等。

  从1991年起,巴西经济又恢复了增长,但是,期间也经历了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1999年巴西货币危机和2001年的阿根廷经济危机。无论是巴西还是拉美国家,在整个90年代前后,可以说是起伏不定。

  直到进入新世纪之后,巴西以资源型国家的身份搭上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便车,才又实现了快速的增长。随着卢拉左翼政府的上台,巴西又开始再次国有化,并推出了更多的国家福利计划。

  

  巴西和中国、俄罗斯人均GDP对比。

  在2000年之后,巴西和俄罗斯的增长轨迹基本相似,而且,2012年之后,经济下跌的曲线也基本一致。

  尽管,这些年来,巴西也实现了经济增长,但是,并非稳定的增长,而是剧烈波动中的增长和问题重重的增长。贫富分化、内生增长动力不足等经济结构性问题,并没有在增长中得到解决。

  北欧高福利国家为何没像巴西这样

  很多人将巴西的经济问题归结于高福利。有句话说得比较形象,巴西等拉美国家的人民挣着中等收入国家的工资,却享受着北欧等发达国家的福利。

  巴西的福利之高,或许超出很多中国人的想象。各种报道和资料显示,巴西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全民免费医疗、从小学到大学的免费公立教育以及高额救济金、养老金和退休金。

  以退休金为例,与巴西人的平均工资相比,退休金相当于以往税后收入的97%,远高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69%的平均水平。

  但是问题在于,北欧等实行高福利制度的国家,经济却没有像巴西这样大起大落。

  所以,巴西的问题或许不在于高福利,而是在于高福利政策的效率。

  巴西的社保政策看上去很美,但是,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碎片化和覆盖率低的问题。2013年,纳入巴西社会保障体系的受益人有3000万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5%。2012年,巴西的全民免费医疗制度只覆盖了75%的居民。

  另外就是,巴西社保制度的不公平。巴西是一个等级制度鲜明的社会。据人民日报报道,巴西联邦法官、国会议员及政府司局级以上干部每年的退休金高达15万至18万美金。军人统治时期退役的高级将领和军官们去世后,他们的配偶或单身女儿可以终身领取丰厚的养老金,即使不工作也可以享受较高的生活水平。

  在巴西,95万公务员领取一年养老金导致的财政赤字与2900万普通工人领取养老金造成的财政赤字几乎相当。

  

  巴西的初等义务教育。

  值得关注的是巴西高福利的低效率。巴西可以说是对投入教育最慷慨的发展中国家。巴西宪法明确规定,联邦政府将其预算的18%用于教育支出,州和市政府应拿出不低于20%和 25%的财政收入用于发展教育,同时联邦教育经费的30%、州和市教育经费的60%应用于初等义务教育。巴西公共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5.3%,居发展中国家的前列。

  巴西的教育投入又是低效的。从世界银行查到的数据显示,在国际科技期刊论文发表数量方面,进入21世纪以来巴西和俄罗斯几乎没有显著的增长。

  巴西赋税之重,远远超过中国

  巴西的社保制度既不公平,又缺乏效率,同时,又代价高昂。庞大的社保体系已经成为巴西政府的不能承受之重。

  巴西已经开始着手消减其庞大的社保开支,但是,据巴西《圣保罗页报》3月25日报道,今年,巴西政府将要花费财政预算的40%以上用来支撑国家的社保制度。

  高福利不只是养了一批特权阶层的懒人,更重要的是造成了整个国家经济机构的扭曲和 扼杀了创新的活力。

  和北欧很多高福利社会一样,为了维持庞大的社保体系,巴西也是一个赋税特别沉重的国家。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统计,从2005年至2012年,巴西税收占GDP的比重一直维持在14%以上,比中国高出将近3个以上百分点。

  

  巴西的税收情况。

  巴西的赋税之重,远远超过中国。巴西的税收极为复杂,按行政划为联邦税、州税(州税有44种)、市税三级。政府对税收采取分级征收和管理的办法。此外,企业还要交纳各种社会性开支。有关资料显示,巴西的赋税高达50多种。

  在2000年,巴西再次推行国有化之后,通过高税负而令矿产、能源等国有企业巨头成为社保制度的资金池。但是,税负过高并不利于巴西私营经济部门的发展和创新,也不利于吸引外资。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巴西经济内生性的增长,加剧了经济结构的失衡。

  同时,社保支出占比过高,也挤压了政府基础设施投资。据巴西《圣保罗州报》6月5日报道过去20年中,巴西每年基础设施投资平均为GDP的2.2%,而全球的平均水平为3.8%,中国、印度分别为8.5%和4.7%。目前,巴西仅12%的道路是铺好的并且大部分的质量很差、铁路网络很小且速度缓慢、16%的人口没有安全用水、50%的人口没有连接至污水处理系统。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不仅不利于贫困人口脱贫,也无助于解决巴西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

  

  巴西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

  对资源经济和国有经济的依赖,显然不可能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巴西应用经济研究所(IPEA)2013年发布的报告显示,1992年至2001年10年间,巴西劳动生产率年平均增长率仅为1.09%,到2002年至2009年期间劳动生产率年平均增长率仅提高0.08个百分点。

  上世纪八十、九十年代,同期美国增长50%,韩国增长90%,中国增长近177%。

  巴西经济问题的政治社会因素

  现在,一个几乎充满悖论的问题呈现在我们面前——貌似保护平民但又深刻不公的巴西社保制度何以建立?

  其背后更深层的问题在于巴西的社会结构。至今,巴西仍然是一个特权等级意识与民粹主义(民众主义)传统共存的国家。

  巴西摆脱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之后,并没有成为一个人人平等的现代民族国家。恰恰相反,西班牙作为宗主国时期留下的等级、特权意识,被完整地保持了下来,安排内部的社会与政治秩序。

  出身、社会地位等级观念,至今在巴西仍然影响深远。巴西的特权阶层享有的不只是丰厚的退休金,还包括司法的特权庇护。在巴西,只要成为参议员,就享有了刑事豁免权。一个巴西政客逃避腐败等犯罪指控的最好办法,就是不停地当选议员。这样几乎可以把有关刑事诉讼带进坟墓。

  

  2015年,巴西全国各地城镇有约150万示威者走上街头要求总统下台。

  据报道,2010年巴西参众两院中竟然有近1/3的议员已被判刑或正面临刑事指控。巴西政客所享有的司法特权,令巴西政坛腐败丛生,而且也几乎没有贪腐资金被追缴。

  在巴西,特权实际无分左右,只存在等级的差别,并以此而建构起了从法律到社保的种种制度安排。这也从根本上,制造了巴西社保制度的不公。

  特权等级意识与民粹主义是一个硬币的两面。特权意识的浓重,必然刺激民粹主义的兴起。在等级意识浓厚的拉美,同样有着浓重的民粹主义传统。在诸多研究中,拉美的民粹主义又被称作民众主义。

  巴西的瓦加斯主义和阿根廷的贝隆主义堪称拉美民粹主义的范例。

  

  里约热内卢的面包山和耶稣像。

  现在,里约热内卢有一条主要大街,叫做瓦加斯总统大街,纪念曾经两度出任巴西总统的热图利奥·瓦加斯(1930~1945,1951~1954)。

  瓦加斯主义主要体现于两个层面:一是经济民族主义,瓦加斯政府实行进口替代战略,限制外国工业品、特别是消费品进入本国市场;并将外资控制的一些重要领域收归国有。贝隆在阿根廷也是这样干的。

  另外,就是劳工主义。在瓦加斯时代,巴西以宪法规定了劳工最低工资,八小时工作制、承认工会等,而且实行带薪休假,禁止雇佣童工,雇主不得无故辞退劳工。瓦加斯是巴西工党运动的领导者,他还提出了“工党主义”。

  瓦加斯主义在巴西当代政治的延伸就是卢拉主义。卢拉推动的再国有化和社保扩张政策,与瓦加斯几乎一脉相承。也正是在卢拉政府上台之后,巴西一改90年代社保自由化的路线,开始构建更加庞大的社保制度。

  然而,等级意识的根深蒂固,又决定了,巴西政坛无意或者无法触碰特权阶层的既得利益蛋糕。最终,二者合力令巴西的社保开支日益膨胀,尾大不掉,难以负担。巴西在经济结构扭曲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1985年,若昂·菲格雷多下台,巴西结束了军事政府统治,开始经济自由化改革。几乎同时进行了威权政治转型的韩国,彼时发展水平相差不大。但是,最终韩国进入高收入发达国家行列,巴西则历经波折,仍然在中等收入国家徘徊。

  同样是在90年代,智利也开启了新自由主义改革。期间虽然也历经拉美地区的经济危机,但是,智利并没有改弦更张,而是坚持了自由主义的改革,也进入了发达国家行列,经济相对稳定,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均超越了巴西。

  

  巴西贫民区 。

  由此对比,可以发现巴西与韩国、智利等国最大的不同在于,特权等级意识之下,并不可能建立优质的民主与市场体制。在市场自由化改革中,特权阶层并没有动力去创造财富,而只需要利用特权即可参与财富的分配。

  民粹亦不可能带来真正的经济增长。在2002年之后,巴西左转,并赶上了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行情,又和俄罗斯一样走了相似的道路,国家资本主义、依靠资源价格上涨而建立高福利国家制度。无论是特权阶层还是普通民众,均忙于分享财富,也没有动力进行结构性改革。

  巴西之失败,或许归根到底,是法治与市场之失败。特权阶层不要法治,而普罗大众只喜欢福利而不喜欢市场。

  未来巴西的出路在哪里?

  如果,巴西不能从本次经济危机当中,认知到特权和民粹对经济的深刻伤害,不对法律和社保制度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恐怕将会在新的政治经济危机当中,从一个极端滑向另一个极端。

  长按二维码,由陈季冰代收打赏

  

  

  龙树

  冰川思想库研究员

  版

  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冰川思想库作者所有,任何转载行为均需获得授权,并严格遵守转载条件,否则本公号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冰川思想库所使用的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版权诉求,请联系后台。

  公众号ID:bingchuansxk

  冰川思想库是一群传统媒体人打理的新媒体,每天带给你关于新闻、世界和思想的精选内容。

business.sohu.com true 搜狐媒体平台 https://business.sohu.com/20160801/n461979317.shtml report 10928 在很多国家,奥运会都往往被看做提振人气,向世界展示国家繁荣、强大形象的契机,但里约奥运开幕前一团乱糟糟的情景,却昭示了巴西经济与社会治理的不堪。8月5日,里约奥
商业周刊/中文版

商业周刊/中文版

以洞见和趣味服务于以新商业领袖为主的全球化新经济时代读者

面包财经

面包财经

为价值而生 | 原创 | 深度

和讯网

和讯网

新媒体的实践者、研究者和批判者。

今日全球头条

今日全球头条

全球市场,深度解读,就在凤凰iMarkets

谁谁谁

谁谁谁

金融小故事,有趣又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