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资管人有焦虑。
这种焦虑,产生于和其他资管行业的比较,以及自身转型的困惑。更进一步来说,焦虑,来自优势的丧失。
银行资管的优势是什么?这个问题恐怕要从银行理财的起源说起。银行理财业务的兴起,和银行业监管,特别是存贷比的限制有很大关
系。在存款一定的前提下,有一部分非标准化债权没有办法直接以表内信贷的形式放出,由此就有了通过非存款募集资金来对接的需求。因此,可以很明显地看到,银行做所谓的资产管理,从资产端,优势体现在非标债权资产,在资金端,银行依据其社会信誉,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募集资金,且资金量大,是市场上毫无争议的“大金主”。
也就是说,银行理财深深嵌在银行母体中,既得益于母体,同时也受限于银行的信贷思路。
银行资管业内多名资深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近两年来,资管行业发生了较大变化,金融混业趋势下,资金通道丛生,边界模糊,而监管层的共识逐渐明朗,去影子银行、去通道,加强表外监管。具体来看,对于银行理财投资非标,要求越发严格。
当资产端的优势消减,资金端的优势反而成了“拖累”:大量的资金如何投资?如何继续吸引资金,而不是流向其他资管机构?
银行资管,究竟如何转型?
行内话语权之问
“老谢做了副行长,这个是大行和股份行里面,我们目前看到资管出身中层干部做到最高的位置了。”某股份行资管高层所指“老谢”,即浦发银行副行长谢伟,从资管部总经理一职升任。
今年以来,银行资管“一把手”的变动尤为集中,谢伟为一例。另外,原光大银行资管部总经理张旭阳离职,到百度金融任职。原交通银行资产管理事业部总裁马续田跳槽至中信银行筹建资产管理业务中心(事业部),但近期被调查。原工商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韩松调任工行四川分行党委书记。分别代表了资管一线负责人的几种流向。
“银行资管子公司迟迟没有进展,一个盼头没有了。”今年5月传出张旭阳离职消息时,就有接近张的银行资管人士这样表示。
再之前,股份行中,华夏、兴业和招商资管部人事也均发生过调整。
很多中小银行甚至没有作为总行一级部门的资产管理部,一般与金融市场部或同业部门一起,或是作为下设的二级处室。资产管理部在各银行普遍都是非常年轻的部门(作为一级部门),一般是从计划财务部或金融市场部脱胎而来。
相对而言,从这些部门转型而来的负责人,对业务也会更了解;但也可以看到,从总行公司和零售部门转岗而来的更多,还有一些是从分行(副)行长提拔而来。
“其实从人事上就可以看出来,一个银行里面还是以公司信贷为核心,行里的领导基本没有从资管线上来的。那么整个资管部门在行里的话语权也就显而易见了。”有资管业内资深人士慨叹道。
信贷思路和资管思路
“大家都在规模上做文章,很少有机构从战略高度投入足够的资源来培养银行资产管理能力。”银行资管资深人士罗金辉曾公开表示。罗金辉长期和马续田搭档,先后任职于工行、交行和中信的资产管理部。
正如前文已经提到的,银行理财起源于表外类信贷业务,起初用管理信贷的方式管理理财业务无可厚非,但随着理财业务越来越贴近资产管理,越来越需要进行大类资产配置和投资,信贷管理模式就会造成问题,而不是理顺问题。
罗金辉就曾以债券投资为例进行解释。
“大多数银行理财进行债券投资采用的是信贷审批方法,认为债券投资就是给发债人的贷款,要有信用审批。但对大多数银行来说,与之有业务关系的企业不足市场上发债主体的20%。这就意味着,银行理财的债券投资要放弃80%的市场机会;而只能在20%的市场机会里投资,风险其实是增大了。”罗在一次公开发言中表示。
罗金辉认为,用贷款审批的方法来进行债券投资的另一个问题,是它非常静态,注重事前,而对事中和事后的跟踪频率较低。但债券是可交易的,理财投资买入一个债券后可能三个月就卖出了,信贷审批需要做一两个月,非常不适应这种投资。
“2014年那个意见征求稿,整体上我们看来蛮赞同的,就说银行理财应该是银行一块非常独立的业务,不是说你表内什么东西放不下了都转到我理财这边。”前述股份行资管高层表示。
在新的意见征求稿草稿中,有一个“双10%”的规定,也得到了大型商业银行资管人士的欢迎。
具体内容为:每只理财产品持有一家机构发行的证券市值不得超过理财产品余额的10%;银行全部理财产品持有一家机构发行的证券市值,不能超过该证券市值的10%。
“以前银行承销的债券,卖不出就往理财这边放,实际上还是说理财没法独立。”前述股份行资管高层说。
银行无解的激励机制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银行理财委外的爆发式发展,一定程度上已经说明银行理财遇到的困境:在大类资产投资时,银行自身的投资团队无法管理其受托的巨大资金。
“相对债券还是银行擅长的,股票的话,银行自己基本上就做不了,银行人对股票市场普遍没有太深入的研究。”有股份行资管人士表示。
再以债券投资为例,过去银行主要以配置,也就是买入债券后持有到期为主,但今年以来,债市收益下行,且信用风险暴露,必须通过不断的交易,来增厚收益。而债券交易,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资源倾斜来支撑。
“银行的激励机制完全没办法和基金、券商来比较。”有城商行债券交易员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哪怕今年都说要做波段(交易),但是我们人手根本不够,其实只要信用债不踩雷,不出事,就好了,收益做得高又没我们什么事。”该交易员表示。
但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也有个别城商行和农商行目前给理财投资团队以一定比例的超额收益来做激励。
有华东地区股份行资管部门负责人表示,目前银行留人很难。“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很可能就去基金、券商了,我们实在是没办法给激励。本来近两年银行的审核也越来越严。”
兴业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顾卫平就曾多次公开表示,银行资管自己没有的投资人才,要通过FOF(基金的基金)和MOM(管理人的管理人)的形式,把好的投资经理“网罗”来为银行服务。不同于单一委外,这种组合形式的投资,可以一定程度分散投资风险,通过配置降低整体收益波动。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