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
> 综合

不要迷信世界500强

产经快评 阅读(0) 评论()

不要迷信世界500强

  新的世界500强又发布了。这是一个关于大企业的数据库,值得研究。但是在国内,目前存在一些关于世界500强的误解或迷信,很多人不太理解这个排行榜的制定标准,也有很多地方政府或企业把上榜作为一种“政绩工程”,不能客观地看待这一事物,有必要

解释一下。

  “世界500强”是一种翻译上的误导

  所谓的“世界500强”,本来对应的英文名称是The Fortune 500或Global 500,本来意思是财富杂志按照营业收入排序的500家企业,中文其实可以翻译成“财富500家”或“全球500家”,这样更加中性客观。但是在改革开放早期,中国人在引入这一概念时,看着很多外国企业规模庞大,竞争力强,就形成了“大就是强”的基本印象,不知道是谁翻译成了“世界500强”。这一翻译事实上在过去误导了很多人,并且还会继续误导人们。

  财富杂志的排序,所依据的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上年度的营业收入,而不考虑其资产、所有者权益、利润、员工人数等指标。只要一个企业的营业收入达到一定规模,不管其利润是盈利还是亏损,不管是所有者权益是正还是负,都可能纳入这一榜单。换句话说,这只是一个衡量企业规模大小的排行榜,而不涉及竞争力的强弱。

  很多人很希望有机构制造一个“500强”排名。但是实事求是地讲,这个想法是不大可能的。第一,公司竞争力的强弱很难定量测算。许多机构和学者研究企业竞争力的指标体系,标准很多,也很复杂,但没有一个大家都接受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中,除了硬性指标如资产、利润等,还有许多主观性指标,如品牌、美誉度、影响力等。同样一个企业,其竞争力是强是弱,其实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第二,不同行业企业之间的强弱存在不可比性。钢铁行业、计算机行业、电子商务行业之间,企业的竞争力强弱很难放在一个指标体系下衡量。否则你可以比较一下宝钢和联想谁的竞争力强。

  按照营业收入排序,好处是简单直接。500大能够演变为500强,或许也是因为“大”能够反映一定的“强”。没有一定的市场地位,是赚不来这么多真金白银的,不管这个市场地位如何得到。所有人、所有企业都能够一目了然地看见每个企业的经济活动情况。当然按营业收入排序的坏处也很显著,那就是“小行业”的“强企业”即所谓“隐形冠军”永远也排不进去。曾经有企业家抱怨:在我们这个小行业,我已经做到世界最大了,但是也进不去中国500强和世界500强。

  500强里也有不少“僵尸企业”

  公众普遍对世界500强榜单中的中国企业持批评态度,认为大而不强等等,但实际上榜的外国企业也不都是苹果、微软等“高大上”的企业,相反许多外国企业也是大而不强,甚至有很多“僵尸企业”。其一,2016世界500强中有多达65家企业是亏损的,亏损规模最大的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在2015年竟然亏损了449亿美元。其二,世界500强、美国500强中都有很多企业的净资产是负值,这些企业其实就是所谓的僵尸企业。根据目前掌握的数据,2016世界500强中净资产为负的企业就有10家以上,亏损最大的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就是个全世界最大的僵尸企业,净资产是-771亿美元。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进入世界级大企业行列,只是说明了中国产生了更多规模更大的企业,但并不是说中国大企业的国际化程度、技术创新、治理水平和商业模式等也是世界级的。对于政府来说,“催生”出越来越多的世界500强企业并不足喜,相反更要警惕这些大企业的活力下降、创新不足、过度依赖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等问题。

  《产经快评》致力于对国内外产业发展的形势、事件、政策和热点问题进行及时、专业的评论。欢迎读者来稿,欢迎热心作者加盟。邮件请寄:cjkp@qq.com

  个人电脑用户在搜狗搜索(https://weixin.sogou.com)选择“搜公众号”,可搜索到“产经快评”及历史消息。

  长按关注“产经快评”

  谢谢打赏

  赞赏

  人赞赏

business.sohu.com true 产经快评 https://business.sohu.com/20160802/n462285011.shtml report 3083 不要迷信世界500强新的世界500强又发布了。这是一个关于大企业的数据库,值得研究。但是在国内,目前存在一些关于世界500强的误解或迷信,很多人不太理解这个排行
商业周刊/中文版

商业周刊/中文版

以洞见和趣味服务于以新商业领袖为主的全球化新经济时代读者

面包财经

面包财经

为价值而生 | 原创 | 深度

和讯网

和讯网

新媒体的实践者、研究者和批判者。

今日全球头条

今日全球头条

全球市场,深度解读,就在凤凰iMarkets

谁谁谁

谁谁谁

金融小故事,有趣又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