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华尔街见闻(ID:wallstreetcn)
1.2万亿美元!中国企业史无前例狂囤现金
中国企业持有如此之多的现金,但他们的投资却如此之少。
彭博社追踪的数据显示,剔除银行和券商,中国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量高达1.2万亿美元,创纪录最高
记录,比美国、欧洲和日本企业的囤积速度都要快。在经济增速放缓至25年来最低之际,国内的投资机会明显稀缺,导致中国企业持币观望情绪浓厚,二季度现金持有量同比大增18%,为六年来的最高增幅。
而另一方面民间投资断崖式下降。2016年之前,民间投资增速一直高于全社会固投增速。进入2016 年以来后,民间投资开始失速且显著低于全社会固投增速,6月民间投资当月同比增速下滑至-0.01%。
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甚至发出“警惕新一轮国进民退”的呼声:
民间投资下降、国有投资上升,本质上是新一轮国进民退。改革开放38年来的实践表明,在竞争性领域民企比国企更有效率,新一轮国进民退表明全社会投资效率正大幅下降。
中国企业如此积极囤钱是史无前例的,但投资却在减少,这确实是令官方和民间都有点“捉急”的一个状况。
民间投资意愿较弱,原因何在?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企业不愿意投资?海通证券分析师姜超团队认为,可能有以下四大原因:
1、货币刺激失效?
业中长期贷款增速回落在实体经济层面表现为投资增速不断下滑。12-14年间,中国制造业投资和民间投资增长中枢仍保持在接近20%的高位,但15年以来却一路下滑,甚至在今年6月首次出现了负增长。为何14年底以来的货币持续宽松未能有效刺激投资?
2、人口红利消失,有效需求不足
当前中国人口红利消失,工业化步入后期,有效需求严重不足,不仅工业品产量增速全面下滑,制造业PMI新订单指数也长期处在荣枯线下,令企业收入低位徘徊。
3、企业利润率低,对降息不敏感
产能过剩导致企业利润率不断下滑,对降息并不敏感,持续降息也未能提振投资。因而即便14年以来贷款利率不断下行,制造业投资增速却迭创新低。
4、民间融资成本依然偏高
当民营企业因缺乏信用担保而较难从银行获得融资时,又不得不面对较高的融资成本,民间融资成本是国有企业成本融资的两倍以上。这使得部分民营企业即便利润率仍高,但因难以从银行体系获得融资、民间融资成本过高而无法扩大投资。
发改委、新华社发话,政策红包要来?
发改委:充分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 择机降息、降准
发改委3日早晨在官网发布源于其政策研究室的题为《更好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文章。文中指出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如下:
1、充分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积极鼓励民营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进行融资,加大对优质民营企业上市支持力度。
2、全面激发制造业投资活力:坚定不移降低各种企业成本。择机进一步实施降息、降准政策。
3、进一步促进房地产投资健康发展:鼓励商品房库存较大的城市进一步加大去库存力度,可采取发放购房补贴、先租后售、与政府共有产权等方式促进居民购房。
一、二线等住房供应紧张的城市要采取扩大新增供地、盘活存量土地等方式扩大土地供给,防范土地价格快速上涨。
4、加强对重点地区投资工作督导。
新华社连发了四文,解局民间投资
自7月底以来,新华社便推出了一个“解局民间投资系列述评”。截至8月2日已经出了四文。大致要点梳理如下:
1、《给信心,更要给黄金》:从宏观环境看,市场需求不振、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导致民营企业家谨慎投资、减少投资,企业家们都有“要看一看”的姿态,投资步伐势必放慢。从微观层面看,多种“老问题”因素使得企业不想投、不敢投、不能投。从信心到黄金,一句话:关键在政策落实。
2、《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民间投资分化棋局》:今天的投资结构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一方面,鼓励民营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创新力度,在传统领域做好升级;一方面,鼓励民间投资流向更多新经济领域和基础电信、民用机场、医疗、教育、养老等公益性较强、民生相关的领域,发挥“补短板”效应。
3、《让“悬空”政策落地》:一些惠企好政策浮在“面上”而没有落在“地上”,成为制约民间投资的重要原因。必须让国家惠企政策从“悬在半空”到“脚踏实地”,增加民间资本的政策获得感。
4、《确保起跑线上的公平》:解局民间投资的当务之急,是通过改革形成公平的营商环境,让平等待遇落在实处,让民间资本能够获得起跑线上的公平。对于限制或者民间投资暂时不能进入的领域,列一个负面清单,不在清单上的领域,对所有主体同等对待,不许设置任何歧视性规定,坚决取消对民间资本单独设置的附加条件和歧视性条款。
“政策红包”要来了!
其实,针对民间投资,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多次进行专门部署,从发布《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见》,到下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民间投资有关工作的通知》,一系列改进措施和具体政策正在陆续出台。
此外,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组成7个督导组分赴7个省市,进一步检查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决策部署和相关政策的落实情况。
可见,“药方”已经开出,各地各部门也已在抓药,“政策红包”可能就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