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
> 综合

“轻装上阵”PTA期货助力实体企业业务转型

期货日报mp 阅读(0) 评论()

  

  引言

  当前,PTA全产业链从上游——中游——下游发挥着自身优势各得其所,利用期现,实现共赢。不仅把PTA期货作为了经营决策的参考指标,还学会了用期现“两条腿走路”。其中,套期保值、仓单交易、点价交易、仓单串换等模式成为了企业业务模式中的“闪光点

”。然而,对于PTA期货而言,上市近10年来,期间经历了不少波折,从最初的不了解到排斥再到现在的经营决策“好帮手”,PTA期货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变化过程。7月24日—28日,期货日报记者走访了福建、江浙沪地区PTA产业链相关实体企业,就市场的这一蜕变一探究竟。

转型之“根”在于对期货的接受

  “现在PTA市场中既有仓单回购,又有点价交易,大家谈生意都不用谈价钱,直接谈基差就行了。”让方正物产的邹金龙感受最深的是,自从有了PTA期货,公司的PTA贸易规模,尤其在近几年呈现出大幅增长,这要是放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与邹金龙有着相同感受的业内人士不在少数,当市场从牛市进入熊市环境后,艰难的产业生存环境迫使PTA行业整体的业务模式需要不断地调整以适应新的环境。在此状况下,期货工具的出现为PTA产业上下游各方提供了业务模式转型的可能。

  通过近一周对福建、江浙沪地区PTA产业链相关实体企业的走访,期货日报记者发现,如今,PTA产业链将PTA期货玩转得“如鱼得水”。套期保值、基差交易、仓单交易、点价交易、仓单串换等模式已成为了企业业务模式中的“闪光点”。全产业链从上游——中游——下游专注地发挥着自身优势各得其所,利用期现,实现共赢。

  然而,任何事物的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都会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对于PTA期货而言,上市近10年来,也并不是一帆风顺,期间经历了不少波折。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从最初的不了解到排斥再到现在的理解、接受并且利用,PTA期货经历了这样一个复杂的变化过程。

  “之前的市场中,用PTA期货进行定价参与期货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很多产业客户都只是把PTA期货市场作为一个博弈的场所,不像现在整个产业链基本上都是以期货来作为定价,对远期作点价模式,基本上与期货挂钩。” 弈慧资源的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对于前几年市场中曾有过的抵触情绪,浙江逸盛石化有限公司营销中心副总经理曹明吉坦言,之所以当时部分PTA工厂会有此顾虑其实是在情理之中的。“那时现货在影响期货,后来是期货影响现货,造成PTA工厂的利润随期货波动而受到一定的影响。对PTA工厂来讲,打乱了它原有的生产节奏,会产生一些不适应。”他表示,对任何新事物的都会有一个“观念”转变的过程,后来随着企业不断摸索和接触期货,不仅仅在认识上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而且在行动中也有所体现。利用期货套保工具,可以控制价格波动风险,及时锁定各环节利润。目前,PTA工厂已经对期货有所适应了。

  事实证明,当前大部分PTA企业都有了自己的期货部门,将生产、销售、决策一体化,依据期货的变动来决定自身的生产、营销策略。“连市场中最大的供应商都能用期货来帮助它做一个生产决策和销售决策,我觉得这个是PTA期货成熟化的一个最真实的表现。”业内人士称,这一变化也说明了随着市场不断发展,市场各方对于PTA期货的认可度和参与度不断提高。市场改变的“根”在于大家都接受了期货,接受了之后就开始很好地利用。

“蓄水池”容量大缓解高库存压力

  随着市场对PTA期货参与度的不断提升,近两年来,期货市场中有着“蓄水池”功能的期货仓单越来越受到市场的追捧,期货仓单量大无疑成为PTA期货的一大亮点。

  所谓的期货标准仓单是由期货交易所指定交割仓库按照交易所规定的程序签发的符合合约规定质量的实物提货凭证。由于期货标准仓单可以作为一种流通工具,因此它可以用作借款的质押品或用于期货合约的交割。截至目前,PTA期货采用的是通用仓单,即买方拿到仓单后就像拿着银行存折一样可以通存通兑。

  据记者了解,自2014年起,PTA期货仓单注册量逐年增大,其中,2014年仓单最高达到40万吨水平,2015年最高达到80万吨,今年最高达到96万吨附近。

  对于近两年PTA期货仓单持续的流入,东吴期货分析师王广前解释说,进入2014年后,随着整个PTA产能高速扩张告一段落,PTA产业链利润也被挤压殆尽。市场认为PTA行业即将迎来景气周期反转,因此PTA期货时不时的呈现出远期升水结构。“在这种市场结构下,PTA期货对市场指引向好,产业套保和套利商逐渐增多,对应PTA期货市场上的仓单流入也在持续增加。”

  除此之外,仓单量维持在高位与PTA市场的产能过剩也不无关系,毕竟现货库存是仓单的基础。“仓单量大实际上是大家愿意把货物以仓单的形式来表现。”厦门象屿物流商品衍生品事业部总经理陈璐雯告诉期货日报记者,早些年,PTA整体还是一个产能过剩的产业,虽然说可以通过开工率来调节,但因为整体产能仍比较大,所以会有一部分是在途库存或是生产企业的安全库存。但那时没有期货工具,大家更多的是看有存货的码头或者是堆放在工厂的厂库,这其中大部分是一些“隐性化”库存。

  产能过剩的状况下,产业链上下游最为担心的其实是货权的安全。PTA期货上市后,随着品种自身发展地不断成熟,PTA产业链上下游原本持有的安全生产库存更多的是以期货仓单的形式表现出来。从PTA整体社会库存来看,自2015年年初开始,社会库存一直处于下降通道,这说明PTA整体库存中“显性化”成仓单的比例越来越高。

  记者了解到期货仓单的增量主要是来自于PTA工厂和聚酯工厂。“聚酯行业,在这几年有个典型的现象,之前PTA的库存作为它的原料库存,基本上一般放到7—10天,有这样一个库存在里面尤其是面对市场暴涨暴跌的状态下,这么多的库存毫无疑问损失是惨重的。对PTA工厂也一样,存有大量库存的状况下,低价卖绝对不忍心,但不忍心市场还是会继续往下走,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慢慢学到了用期货工具来对库存进行一个管理。”业内人士直言,因为仓单是交易所背书,而且每天都有公开数据的库存,相比隐形库存更加透明,只要企业有现货很乐意把它注册成仓单,因为它对货权是多一层的保障。

  厦门国贸集团贸易部副总经理谢海粟表示,社会库存显性化,对上中下游生产经营决策都带来了极大便利,库存变现和采购效率都带得到极大提升。

  “对于我们贸易商而言,因为我们看中基本面的变化,从供求关系来讲,库存显性化可以使我们更直接的了解一些需求和生产,产业链越真实,透明度越高,对我们后面的跟踪帮助越大。”邹金龙如是说。

  对此,陈璐雯也感慨道,对于实体企业来讲,同样拿现货也是拿,同样拿仓单也是拿,也就是说有库容“硬件”的配套,“软件”企业有这个意愿,自然地会把更多的现货以仓单的形式来存储。在她看来,通用仓单,可以在仓库之间进行注销,降低了企业库存持仓的成本,便于生产企业就近提货,节省了时间以及物流成本,同时,还可有助于市场供需双方价格发现。

产业链“共赢”期货扮演重要角色

  说起产业链对PTA期货仓单的利用,如同“十八般武艺各显神通”,这其中都离不了“服务大家”实现“共赢”的理念。

  据记者了解,作为产业链中间的贸易公司,不再是以前纯粹做买卖现货生意的传统贸易商,而是更多的定位在“供应链服务产业”上,以服务整个供应链管理为发展模式。

  “我们股份下面有家国内领先的物流企业,现在在服务产业的时候,从资金,物流到信息可以给产业链的上下游一个全方位的配合,当然这其中也少不了对期货工具的运用。”陈璐雯表示,对企业来讲,生产利润好的时间点很短,通过中间商销售较大的量锁定生产利润,更快把握这住时间点。“在这个供应链管理中,期货为企业提供了风险对冲工具,在库存价格风险管理有效的基础上可以协助上下游优化库存结构,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同时,期货市场使得商品具备了金融属性,在货权可控的基础上,通过仓单购销、仓单质押等模式有助于企业降低期现持仓的资金成本。另一方面贸易公司作为产业链上的‘蓄水池’,可为上下游工厂短时间内的大量购销提供便捷性,及时锁定兑现生产利润。其实就是“服务大家”这样一个概念,在此过程中,贸易公司也基于供应链服务获得相应的服务利润。”

  在谢海粟看来,供应链管理其实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其中在价格管理上,对应期货所扮演的角色,其最突出功能就是套期保值和价格发现。“当远期价格合适的时候,生产型企业通过贸易商进行远期现货购销进行价格管理,贸易商进行套期保值实现了生产商的价格发现。贸易商有充裕的资金承担库存和保证金,生产商专注于加工费控制,这也是双方共赢的结局。”

  “对于我们而言,套保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在贸易端,我们也有一定的分销的能力,通过上下游的结合可以将一个月有相当数量的贸易量直接从上游工厂拿过来直接送到下游工厂。首先,我的贸易量稳定,其次,我不会面临非集中的出货或者买货的压力,虽然我的套保头寸有一定的库存,但相对来说,这一块基于库存管理可以做期货和远期现货的串换,包括期货和仓单的串换,仓单和纸货的串换,这些品种间的串换也是我们作为贸易商一种灵活运用期货仓单的体现。”弈慧资源的董立称。

  采访中记者发现,除了正常的期货仓单交易外,产业供应链管理很好地体现在“仓单回购”上。

  “所谓的仓单回购就是贸易公司在接了生产企业的成品,下游工厂的原料后,在期货市场做出卖出套保,等上下游要跟他们买回货源的时候,贸易公司再去把前期空头的头寸平掉。”邹金龙说,这一过程中,贸易公司实际上是扮演着“高买低卖”的角色。“价格高、需求少,作为产业链上的一个桥梁,这其实是贸易商生存的一个空间,赚取个基差。”

  他进一步举例说,假如某日的PTA价格很高,现货5000元/吨,对于聚酯工厂来讲除了正常的合约拿货外,还会存有部分的缺口。但他们看到现货价够高,如果补高价货成本较大,所以不愿做出买入的动作。而PTA工厂看到下游接盘意愿不强,可能会让利100元/吨,只是4900元/吨的价格可能还高于下游的心理预期。但对贸易商来讲,这个时候完全可以接货然后再直接抛到高价的期货盘面上。当后市PTA现货价格跌到4500元/吨时,因为可能触碰到了某些PTA厂家的成本线,他们没有卖货的意愿。但聚酯工厂看到原料这么低的价格,接货意愿较强。这个时候,即使贸易商卖4550,聚酯工厂也会有买的动力,所以贸易商会及时把之前期货的头寸平掉卖给下游工厂。“这一过程,产业链上下游都各得其所,实现了共赢。对我们来讲,一边是低100元/吨买的,另一边是高50元/吨卖的,中间赚取了50元/吨。”

  据记者了解,“仓单回购”这个概念在之前的市场中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近两、三年才在市场中渐渐引入流行起来,这一模式同样也广泛适用于PTA企业对下游聚酯工厂的实际操作中。“这一切的变化,是以市场对PTA期货的参与和认识为基础,随着最近几年,产业参与度提高了以后,这些功能才得以实现。”邹金龙称。

优胜劣汰市场整合离不开产业链金融

  “PTA市场目前是一个显性市场,通过期货货仓单注册这种方式,把社会库存显性化了。行业内一看就知道我们市场有多少存货,能供我们生产消费,支持我们的生产,不像之前大家都在猜测靠这种信息不对称来获取利润,我们现在信息对称了,大家都明白该怎么来做,可以通过一些贸易手段,或者通过一些金融手段提升一些效率,从侧面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这样一个功能。”谢海粟坦言,市场透明化了之后,市场调节机制也会发挥一些作用。

  “换句话来说,虽然期货市场不能让企业谁开工谁不开工,但一定是利用期货好的企业在行业中是加工费好的且有着强势地位的企业。时间久了,在行业整合中处于弱势地位的企业自然会被市场所淘汰,期货市场会放大企业间强弱的差距。”他称。

  对于PTA产业而言,产能过剩是不争的事实。据记者了解,2009—2011年,PTA生产的盈利在1000元/吨以上,暴利刺激各路资金陆续上马新项目。2011—2015年的5年时间内,PTA绝对产能增长130%。今年计划投产的有汉邦220万吨/年、晟达100万吨/年的装置。若不考虑近两年老旧产能剔除因素,到今年年底,国内PTA产能预计达到4713万吨。

  “目前来看,PTA去产能会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60万吨的装置能耗物耗都很大,未来或将慢慢被淘汰。”曹明吉表示,若PTA企业维持在目前的开工负荷,PTA加工费300元/吨左右将会是一个常态。“这样一个状态下,我们必须要学会用期货这种工具来保证企业的盈利,保持正常利润水平。不可否认,期货今天已经成为了我们企业经营一个很重要的方式。”

  在曹明吉看来,当期货将市场“显性化”后,大家都很了解这个行业,知道PTA行业产能过剩,看空情绪较浓,价格开始下行。“在这个下跌过程中,如果下跌到了我们工厂的成本,但是期货仍一直在下跌。这个时候,我们的优势便体现出来。”曹明吉说,因为我们有规模、资金、成本优势还可以承受这样一个低价现货价格,但一些小规模的企业压力会十分明显。“长时间持续下去,我们大的企业优秀的产能还可以生存下去,但是小企业这些落后的产能自然会被市场所淘汰,体现了期货价格发现的这样一个功能,从侧面也反映出对于期货去产能的一些积极影响。”

  正如记者所看到的,当前,不止PTA工厂在进步,聚酯厂同样也在进步,当然这其中进步最大的是贸易商,整个PTA产业链都在盯着期货价格,并学会了用期现“两条腿走路”。

  对于PTA企业来讲,当前整体的生存环境并不乐观,大家都是在刀刃上在跳舞,一步子踏错或者是这步子迈得更大一点,就会掉进万丈深渊,被市场所淘汰。未来考验的是企业的综合管理能力,尤其是在成本的控制上。谁能做的更好,谁就会更有竞争力。

  期货市场权威媒体《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号

  内容覆盖商品期货、金融期货、大宗商品现货

  提供各市场高手故事、经验分享及各类干货

  让你真正深入了解期货市场的公众号

期货日报社新媒体中心 出品

联系方式:0371—65611275、65612504

business.sohu.com true 搜狐媒体平台 https://business.sohu.com/20160805/n462691908.shtml report 7646 引言当前,PTA全产业链从上游——中游——下游发挥着自身优势各得其所,利用期现,实现共赢。不仅把PTA期货作为了经营决策的参考指标,还学会了用期现“两条腿走路”
商业周刊/中文版

商业周刊/中文版

以洞见和趣味服务于以新商业领袖为主的全球化新经济时代读者

面包财经

面包财经

为价值而生 | 原创 | 深度

和讯网

和讯网

新媒体的实践者、研究者和批判者。

今日全球头条

今日全球头条

全球市场,深度解读,就在凤凰iMarkets

谁谁谁

谁谁谁

金融小故事,有趣又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