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
> 综合

A股监管风暴再度升级

  近日沪深交易所的监管口风再度收紧,其中深交所五天三发监管令,上交所也在7月29日发文称,为继续落实依法监管、从严监管和全面监管要求,从四个方面重点加大上市公司一线监管力度。总体来看,遏制题材炒作已成监管的重点,而除了讲故事、虚无缥缈的题材之外,“高送转

”题材也渐受监管层关注。

  监管趋严风持续刮起

  深交所连发三道“监管金牌”。7月22日,深交所称,将全面实施行业小组监管模式,打造行业监管和分类监管相结合的立体化监控网络。针对演艺明星证券化现象,修订了广播电影电视行业信息披露指引,起草了LED光电、机器人、医疗机械、信息安全、互联网营销等行业信息披露指引。目前,交易所正在积极推进转变监管思路,探索由“以监管投资者为主”的传统模式逐步转向“以监管会员为中心”。7月25日下午,深交所进一步表示,要着力遏制违规减持行为;加大异常交易行为监管力度,围绕“重点账户、重点行为、重点股票、重点时段”四个关键重点,强化对市场交易和系统性风险的实时盯盘和预警监测。紧接着,7月26日又发文称,针对虚拟现实、石墨烯、人工智能、PE+上市公司、资本系或合伙企业入主上市公司等热点题材,保持高度敏感,督促公司准确、完整地披露具体情况和对公司的影响,并对存在的风险进行充分揭示,同时细化停牌冷却、内幕 交易核查制度,果断遏制市场炒作。

  此外,近期监管层也在收紧对定增的监管力度,不仅对募资规模上有所控制,对资金的用途上也有进一步的要求。

  对于深交所近期在监管上的积极表态,一位市场资深人士对《红周刊》记者表示:“近期监管层收紧明显、政治局定调防风险、严监管意图,力图抑制资产泡沫、引导资金脱虚入实,虽然从长期来看是利好的,但短期却对股市形成利空,在一定程度上会打压市场风险偏好,导致市场做多动能不足,估计市场还会经历很长一段时间的震荡调整”。

  其实在监管上的趋紧,上交所的动作也不慢。在7月29日,上交所也发文称,继续落实依法监管、从严监管和全面监管要求,将从四个方面重点加大上市公司一线监管力度,主要包括拓宽信息披露监管的深度和广度,将可能导致公司股价异常波动的券商研究报告也纳入常规监管;充分发挥媒体说明会在强化重组上市监管中的市场化约束作用等。如在上交所的监管从严下,已在上交所交易大厅召开重组上市媒体说明会的ST狮头,在召开说明会后主动终止了重组。

  信息显示,上交所公司监管部7月共发出日常监管类函件63份,其中监管问询函件44份,监管工作类函件19份;通过事中事后监管,要求上市公司披露补充、更正类公告59份;针对公司披露敏感信息或股价发生明显异常的,启动内幕 交易、异常交易核查32单。

  “两家交易所,出台了不同的监管政策,这是由两大交易所架构决定的,上交所中的上市公司大多以发行大盘股为主,总市值相对较高一些,估值相对低一些;而在深交所发行的多以小盘股或中小创公司为主,泡沫相对较高,题材性相对多一些。”对于目前市场上监管的明显趋严,及两家交易监管重点的不同,深圳紫金港资本管理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员陈绍霞认为,不管如何,两家交易所监管的风向是趋同的,都是督促公司准确、完整地披露具体情况和对公司的影响,并要求公司对存在的风险进行充分揭示,同时细化停牌冷却、内幕 交易核查制度,遏制市场炒作,“可以更好地引导资金脱虚向实,让资金真正向价值、实体性企业靠拢”。

  “要跟随国家及监管层意志,不要追逐投机、讲故事等公司。目前热点板块轮动加快、涣散,建议仍以绩优白马股为首,逢低布局业绩确定、非题材型股票。”在监管明显趋严下,对于市场机会的把握,广证恒生策略分析师苏培海表示。

  “题材”炒作成近期交易所监管重点

  在目前的监管中,记者注意到,近期被交易所点名的公司涉及到了VR概念、石墨烯板块,影视行业等热点题材,其中有部分题材还成为了监管层问询函的“大户”。

  如VR题材就被重点点名,原因是该产业链仍未成熟,技术和市场也都在培育当中,目前上市公司大量进入VR产业,既有炒作嫌疑,也有较大市场风险。此前,证监会已经几乎暂停了上市公司关于VR的定增。但尽管VR行业仍处于培育阶段,盈利不足,A股上市公司对VR的热情仍然保持高涨。

  据相关研究人士介绍,目前涉足VR概念的上市公司约有60家,投资VR产业的金额不一,少则几百万,多至上亿元。其中,投资金额较大的有奥飞娱乐、佳创视讯等,预计各投资1亿元。在市场表现上,奥飞娱乐、暴风集团、易尚展示、华讯方舟等10余只VR题材股票股价也曾暴涨,估值也严重偏离股票自身价值。对此,监管层还释放出明确信号,欲对VR题材进行降温,如监管层严控跨界定增,重点涉及互联网金融、游戏、影视和VR产业,监管层的做法必然使得该行业活跃程度受到一定影响。

  除VR产业,此前曾一度活跃的石墨烯板块也被监管层“盯梢”。目前涉及石墨烯概念的上市公司包括东旭光电、道氏技术、珈伟股份南都电源等有23家之多。以龙头概念股代表东旭光电为例,7月8日,东旭光电宣布推出世界首款石墨烯基锂离子电池产品——“烯王”。此后在7月9日公告称,控股子公司上海碳源汇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与泰州市新能源产业园区管委会签订了《石墨烯基锂电池项目投资协议书》,就上海碳源汇谷在泰州新能源产业园区投资石墨烯基锂电池项目达成意向。在此消息驱动下,东旭光电自7月8日至8月5日,涨幅达到48%,市值从6月24日的300亿元狂飙至目前的504亿元。7月25日,深交所下发《关注函》,就此事让公司停牌自查。从《关注函》披露的信息显示,在7月18日至7月22日期间,东旭光电股票价格连续上涨,涨幅高达40.16%,东旭B涨幅达14.65%,同时成交量明显放大。公司停牌核查结果中表示,公司目前没有任何根据有关规定应予以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但提醒投资者要客观看待公司石墨烯基锂电池项目。

  “目前监管的目的,还是为了减少市场炒作,打击市场炒作之风回归价值本源。”研究人士指出,除过以上虚无缥缈的题材外,还要回避各种黑科技题材,比如说电子(无人驾驶、OLED)、石墨烯、360概念股、次新股等题材,建议导向资金脱虚向实,严格关注项目资质,把关业绩不明朗、估值虚高的情况。

  警惕“高送转”数字游戏

  记者发现,在近期监管的公司中不乏有刚推出中期预案的高送转公司。高送转题材长期以来一直是A股市场不败的神话,每年的高送转题材都有上市公司借助于年报或中报公布之时来炒作,以此拉升股价。近期虽然高送转板块效应持续性不强,但个股表现却依然凌厉。中期有些上市公司虽然送出了10转20股、10转30股的高送转预案。但是这些高送转方案与上市公司成长性极其不匹配。

  据《红周刊》统计,目前包括彩虹精化、吴通控股、天润数娱、新潮能源、蓉胜超微、高伟达等18家在2016中期推出的高送转预案公司中,均遭到了深交所、上交所的关注。从监管层披露的关注点来看,往往集中在高送转是否合理、利润分配预案与公司业绩的匹配性以及信息保密性等较为敏感的问题上。

  如彩虹精化,在6月20日推出中期拟每10股转增30股的预案,就在当日,公司收到深交所下发的《关注函》,问询函中包括了对利润分配预案的理由、合理性,利润分配预案与公司业绩的匹配性,以及信息保密和防范内幕 交易方面所采取的具体措施等。同样,6月30日推出中期每10股送5股转25股派1.25元(含税)的煌上煌,也在同日收到了深交所关注函。但值得一提的是新潮能源,该公司中期虽然送出了每10股转增28股的预案,但从公司2016年半年度业绩来看,实现营业收入9906万元,同比减少45%,实现净利润-3679万元,其中石油行业净亏损-1688万元。公司对于此次进行高送转预案的解释是,符合公司的转型发展战略,有利于优化公司股本结构,提高公司股票的流动性,为公司进一步做大做强和转型升级创造良好的条件。但是,二级市场上却采取了用脚投票来回应,在7月11日至8月5日期间,公司股票下跌了21.59%。

  

  

  对于高送转股,除交易所问询的一些公司外,还需要投资者警惕的是,还有一些公司推出高送转预案的目的就是为股东高位减持套现铺路。如吴通控股于今年6月23日公布半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公司实际控制人万卫方提议每10股转增30股。仅仅5天过后即6月28日,公司就发布了减持公告,实际控制人及多名董事、高管拟于6个月内减持不超过6294万股,占总股本19.75%。按最大减持规模和公司停牌时股价估算,上述股东将合计套现近21亿元。实控人前脚提议高送转,后脚就携董监高抱团减持的行为,难免遭到市场的质疑。类似的公司还有云南盐化,在该公司于6月23日推出每10股转增10股的送转预案前,于6月20日公司披露了轻纺集团、云天化集团出具的《关于拟减持云南盐化股份的告知函》。同样,海伦哲高送转预案也遭到市场质疑,该公司6月22日公告,实际控制人丁剑平提议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14股,然而就在4天后(6月26日晚间)公告“打补丁”,曝光股东减持计划,对“提议人、5%以上股东及董监高未来6个月内的减持计划”进行补充说明:“经向公司5%以上股东MEITUNG(CHINA)LIMITED询问,其未来三个月内无减持计划,三个月后有可能会减持”。

  “实际上,‘高送转’只是个‘数字游戏’,属于市场行为,和企业经营无关,归根到底仅是股东权益的内部结构调整,对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没有任何实质性影响。而只是相应地股本扩张其股价也会相应地降下来。”陈绍霞对《红周刊》记者表示,一些上市公司推出高送转预案的目的就是为了给股东高位减持套现铺路,无形中这对中小投资者造成很大伤害。联讯证券高级分析师陈勇也强调:“投资者要仔细甄别高送转公司,对于借高送转题材拉高股价减持出货的公司和前期涨幅较大后推出高送转的公司需格外警惕了,另外还需规避业绩承诺和历史业绩差距过大的品种”。■

  本文摘自证券市场红周刊2016年第62期

business.sohu.com true 搜狐媒体平台 https://business.sohu.com/20160806/n462916904.shtml report 6307 近日沪深交易所的监管口风再度收紧,其中深交所五天三发监管令,上交所也在7月29日发文称,为继续落实依法监管、从严监管和全面监管要求,从四个方面重点加大上市公司一
商业周刊/中文版

商业周刊/中文版

以洞见和趣味服务于以新商业领袖为主的全球化新经济时代读者

面包财经

面包财经

为价值而生 | 原创 | 深度

和讯网

和讯网

新媒体的实践者、研究者和批判者。

今日全球头条

今日全球头条

全球市场,深度解读,就在凤凰iMarkets

谁谁谁

谁谁谁

金融小故事,有趣又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