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报道 > 要闻快报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产业 | 财经人物

华为神秘的“2012实验室”

来源:时代周报
  •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华为神秘的“2012实验室”(图)
  [摘要] 2016年,华为总部所在的深圳市,亦计划斥巨资建立10所基础研究所,以弥补深圳没有“大院大所”、90%的创新研究由企业承担的短板。基础研究的急迫性,已经到了必须要政企并进的时刻。 时代周报记者 刘巍 发自广州   “华为法国数学研究所和法国美学研究所都属 于欧洲研究所,欧洲研究所则是华为‘2012实验室’项目中的16家研究所之一。”华为方面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6月14日,华为宣布法国数学研究所成立—在“华为热”之时,舆论的关注在于,华为总裁任正非是不是下了一步闲棋以备遥远未来的不时之需?   就在半个月前5月30日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任正非刚刚因为演讲中的“迷茫”引发了一场更广泛的讨论。“华为现在的水平尚停留在工程数学、物理算法等工程科学的创新层面,尚未真正进入基础理论研究。随着逐步逼近香农定理、摩尔定律的极限,而对大流量、低时延的理论还未创造出来,华为已感到前途茫茫,找不到方向。华为已前进在迷航中。”   两件事似是相互呼应,但事实上,数学已经为华为在欧洲市场长驱直入立功多年。而这仅仅是冰山一角,如今已成科技巨头的华为自1999年开始,就在基础研究上投入巨大,多方布局。   2012年,一篇名为《任正非答“2012实验室”科学家16问》的座谈纪要在网上流传,其中,任正非表示:“未来的价值点,(现在)还是个假设体系……我们假设数据流量的管道会变粗,变得像太平洋一样粗,建个诺亚方舟把我们救一救,这个假设是否准确,我们并不清楚。如果真的像太平洋一样粗,也许华为(就)押对宝了。”   “我也有危机感和恐惧感,所以我们要耐住寂寞慢慢往前走,终有一天我们能找到一个正确平衡之路。”任正非在书中说道。   “2012实验室”的名字来自电影《2012》。任正非认为,未来信息爆炸会像数字洪水一样,华为要想在未来生存发展就必须要构造自己的“诺亚方舟”。   在《答科学家16问》中,任正非还明确表示,“华为公司的优势在于数理逻辑,不在物理界面。”   2016年,华为总部所在的深圳市,亦计划斥巨资建立10所基础研究所,以弥补深圳没有“大院大所”、90%的创新研究由企业承担的短板。   基础研究的急迫性,已经到了必须要政企并进的时刻。   “欧洲研究所”研究人员超800名   从任正非在2012年《答科学家16问》中的态度看,任正非在基础研究上的投入是一场赌博。   如今,华为在不确定性中尽力对未来下注的表态并无变化。   “华为已经走入‘无人区’,没有引路者,也没有跟随者,而且未来还有很多不确定性。”华为常务董事、战略Marketing总裁徐文伟在法国数学研究所成立当天表示。   华为方面向时代周报提供的资料显示,属于“2012实验室”的16家研究所,有8家位于国内,另外8家则位于国外。此次新成立的法国数学研究所属于“欧洲研究所”,这一研究所成立于2007年,总部设在慕尼黑,在德国柏林、达姆施塔特、纽伦堡等地设有研发办公地点,截至2014年已拥有超过820名研究人员。2012实验室总裁,是1997年进入华为的李英涛,他曾任瑞典研究所所长。   在华为内部,欧洲研究所被称为“独一无二”的研究所,原因包括:它是华为两大数学中心之一,拥有5G研究的重量级团队,并拥有公司美学色彩和设计风格的能力中心等一系列优势。   显然,沿着“优势在于数理逻辑而不在材料研究”的思路布局,华为非常重视数学。   华为方面解释了为何在俄罗斯和法国设立研究所:就全球来说,这两国的数学实力分别是第一和第二,拥有众多获得“数学诺贝尔奖”菲尔兹奖的数学家。   2014年,华为通过技术合作在欧洲的投资大约是6000万欧元,与超过100所欧洲顶尖大学和研究机构合作;与超过160位欧洲学者专家、120多个学术机构合作,新资助70多个研究项目。仅在德国,就与19所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了34个项目的研发合作,投入2000万美元。   华为俄罗斯研究所独立于欧洲研究所,成立于2001年,至2015年2月,研究所的规模从起初成立时的3人发展为100多人—其中的俄罗斯数学研究所,更早在1999年就成立。俄罗斯研究所包括7个“能力中心”,以此集结当地的基本算法领域人才。这7个能力中心分别是:非线性能力中心、算法工程化能力中心、最优化能力中心、信道编译码能力中心、信源编解码能力中心、大数据分析能力中心、并行编程能力中心。   成立于2008年底的加拿大研究所,即5G核心竞争力研究中心,分布于渥太华、多伦多、蒙特利尔和滑铁卢四个城市,拥有400多名研究人员。   “诺亚方舟实验室”则设立在香港科学园,面积超过700平方米,目标是实现“从大数据到大智慧”的远景,主要围绕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展开研究,包括有自然语言处理和信息检索部门、规模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部门、社交媒体和移动智能部门、人机交互系统部门和机器学习理论部门。   此外,日本研究所从事材料研究,印度研究所则专注软件交付。   华为方面提供的数据显示,2015年,华为研发投入为596亿元人民币,占2015年销售收入的15.1%,近十年来,华为已经在研发方面投入了超过2400亿元人民币。   对标:思科、三星、苹果   华为如此投入研发,它对标的是谁?   华为方面给出的说法是:在企业领域地标思科,在消费领域对标三星和苹果。   名单里不再有爱立信。   2014年,华为以310亿美元的总营收微超爱立信的293亿美元营收,成为通信设备行业(运营商业务)的全球第一,之后通过21.4%的增长,到2015年末,华为以358亿美元的总量与爱立信的294亿美元拉开距离。   据公开资料,在2015年IEEE发布的全球专利实力排名中,在通信和互联网设备领域,华为以365的专利指数排名第12,爱立信以1297指数排名第4,阿尔卡特-朗讯以469的指数排名第11。同样,在2015美国专利服务机构(IFIClaims)发布的2015年度美国专利授权量排名中,华为以800件的数量排名第44位(这是华为第二次进入TOP50的榜单),在这份榜单上,思科以960件名列第36位,而爱立信以1407件名列第20位。   从数量上看,华为与它先后对标的几个巨头已无差距。   但任正非显然知道数量只是数量,于是他又找上了更大的巨头作为“假想敌”—而敌人是促使人进步的最好方式之一。   在2016年5月题为《苹果太保守,华为敢投资可以超越》的座谈会纪要中,任正非透露了华为投资基础研究的思路:“华为(现在)实际还是工程商人,即使在创新这个层面,其实还是工程领域的创新,而不是技术理论领域在创新……华为更多强调的应该是在基础研究上下功夫。”   “走后发制人的道路,准备好‘浅滩捡鱼’。”军人出身的任正非一向喜欢毛泽东时代直白的表达方式。   从公开报道中可以发现,曾有国企领导问任正非,华为是如何打进欧洲的?任正非的回答是,靠技术领先和产品领先,“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数学研究在产品研发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华为在欧洲等发达国家市场的成功,得益于两大架构式的颠覆性产品创新,一个叫分布式基站,一个叫SingleRAN,后者被沃达丰的技术专家称作“很性感的技术发明”。这一颠覆性产品的设计原理,是指在一个机柜内实现2G、3G、4G三种无线通信制式的融合功能,理论上可以为客户节约50%的建设成本,也很环保。华为的竞争对手们也企图对此进行模仿创新,但至今未有实质性突破—这种多制式的技术融合,即依靠通信制式融合背后极为复杂的数学运算。   华为的俄罗斯研究所和法国研究所,在以上技术研究方面有重大算法贡献。   3月11日,科技部部长万钢现场接受媒体采访,谈到中俄高科技合作,他特别强调自己专门去过华为在俄罗斯的数学研究所。   基础研究“深水区”的政企分工   华为宣布成立法国数学研究所一个月后的7月14日,深圳市长许勤会见了数学家、菲尔兹奖和沃尔夫奖得主、哈佛大学数学科学与应用研究所所长、教授丘成桐。   许勤会见丘成桐,显然并非仅仅是礼貌性地接待著名学者,而有着明确的目标。   许勤在会见中表示,深圳高度重视应用基础研究,将不断加大投入,大力支持应用基础研究机构在深发展,期待与丘成桐及其团队加强合作,为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提供支撑。   许勤还表示,深圳缺乏大院大所,希望通过机制的创新,建立开放式的基础研究所,吸引全球的优秀团队。时代周报记者获悉,深圳市正在筹建10个基础研究所。   深圳市科创委主任陆健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10个基础研究所,深圳市已经在做方案,并且有部分研究所已经成立:比如说数学、神经、细胞诊断治疗基础研究所。   在深圳市的方案里,不是所有研究所都依托与高校合作,特别是数学,深圳市与华为一样选择了国际化的操作思路。“有的(研究所)是从零开始的,比如数学研究所,国内没有很强的科研单位,但我们可以新组建一个。”陆健对时代周报记者说。   陆健以华为为例,解释了“政府与企业在创新研究上的分工”:数学引领科学,数学强,自然科学就强,“这些实际上是政府来掏钱的”。华为有数学研究所,但他们是把数学研究用在通讯模式上,比如什么样的新网络适用于中国,这需要在拓扑学上做运算,而拓扑学高深的分析就需要复杂的数学模型。政府建数学研究所,则并不仅仅用在通信技术上,“比如说,我们用新的数学研究解决交通问题”。   深圳为什么在现阶段建数学研究所?陆健解释:“这说明深圳考虑的已经跳出当前的产业问题,一是考虑在国家战略层面多做些贡献,政府已经考虑了十年以外的事—这些基础研究所没有5年是建不成的,人引进来都会花很长时间。”   陆健表示,深圳市是在充分认识基础研究的公共投入属性上进行投资的。“任正非讲的政府不用创新,但他所讲的,主要是技术创新。基础创新、知识领域的创新,这部分的创新成果要给社会共享—这部分企业不会愿意做,那么在政府企业(就要)分工,知识创新多半交给政府。”   (时代周报记者黄昌成、吴筱羽、实习生邢卉对本文亦有贡献)
business.sohu.com false 时代周报 https://www.time-weekly.com/html/20160809/34217_1.html report 4987 [摘要]2016年,华为总部所在的深圳市,亦计划斥巨资建立10所基础研究所,以弥补深圳没有“大院大所”、90%的创新研究由企业承担的短板。基础研究的急迫性,已经
(责任编辑:杨明)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