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狐财经思想库 > 思想库观点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产业 | 财经人物

专家:北京上海的户籍问题终将解决

来源:搜狐财经
  • 手机看新闻

  摘要:控制人口对京沪的发展活力有害,让规划去适应人口流动,而不是让人口流动去适应规划。不管京沪政府怎么做,京沪终归是年轻人的世界,户籍问题得到解决的时刻会到来。

  近日,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郑新业,盘古智库学术委员吴志峰做客“搜狐财经直播间”畅谈了中国经济的新动力。

  在谈到京沪控制人口时,郑新业认为,控制人口对京沪的发展活力有害。吴志峰也反对按行政区划分隔人口。郑新业主张让规划去适应人口流动,而不是让人口流动去适应规划。对于人口流动产生的社保问题,吴志峰认为,要通过个人的忍耐和适应去承担城市化发展的成本。郑新业认为解决大城市房价问题要靠加大土地供给、承认小产权房、减少交易税。他认为不管京沪政府怎么做,京沪终归是年轻人的世界,户籍问题得到解决的时刻会到来。

  以下为直播访谈内容摘录:

  搜狐财经:寻找经济发展新动力离不开人力资本的进一步自由流动。与此同时,京沪在控制人口,您对此怎么看?如何看待排挤外地人的现象?

  郑新业:对待“京沪控制人口”的问题的本身,我是反对的。我认为是财税体系和教育招生造就了人口控制。 这个政策对北京和上海的经济活力和经济增长是有害的。

  吴志峰:京沪控制人口与我们对大城市发展的政策有关。这正是我们在城市化进程中特别重视需要讨论的问题。我们的城市化政策是推进城镇化发展,但实际上世界城市化发展的历史表明,大都会的发展,人们往大都会的集聚和经济集中才是规律。所以,如果京沪以大都会区来定位自己,对户口的控制就不必这么严厉,当然这又需要打破对行政区划的界限,让人们自由地依照经济地理来选择居住和就业,而不是像现在北京、河北、天津按行政区划来区隔。

  搜狐财经:京沪城市病问题出在哪里?怎样才能治理好城市病?

  郑新业:控制人口解决不了拥堵和污染等城市病;而且对北京的创新和经济增长是有害的。驱赶外地人对本地人的生活水平改善也是有害的。

  吴志峰:问题都是相互牵制的,如果不解决行政区划和经济地理的关系问题,不解决人们心中的山大王心理,单纯去指责户口、考试资格等等政策,其实是找不到解决问题的答案的。

  京沪城市病还好吧,目前不算特别严重,主要还是跟我们控制特大城市发展的政策有关。但要打破这个政策其实是很难的。前面我已经说了,是行政区划和经济地理的关系问题。一方面,如果不是基于经济地理的大都会定位考虑,还是以行政区划来制定政策的话,发展京沪大城市势必会更加的大城市病。但要没有大城市病,整个思路和管理体制都得变,这就很难了。

  郑新业:城市病若是指 “拥堵、污染”和“看病难、上学难”等问题,我觉得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民众 都需要努力。 首先,从政府的角度看,医院和学校的再规划是必须的。政府的规划部门不能坚持 “我规划,你适应”。应该坚持“人民住那里,就规划学校和医院去那里”的原则。例如,当年就应该在回龙观和天通苑等人口聚集地区 设置好的学校和医院。而不是让人们回流城区上学和看病。其次,污染问题的解决也需要政府和民众一起努力。政府提升环境标准,改善能源结构,两个都会增加用能成本。民众不能骂啊。我们难以做大“既要环境好,还要能源有的用,还要能源便宜”。最后,拥堵问题,应该鼓励低碳出行;事实上,现在的交通政策在惩罚 骑车的,走路的。

  搜狐财经:人才的自由流动其中难题之一是社保体系的流动非常难,现在人户分离的情况非常多,社保的不可流动性带来很大的麻烦。怎么解决?真的在京沪打一辈子工也要回到户籍所在地退休养老吗?

  吴志峰:以目前体制的自然发展来推测,我觉得人才自由流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子女教育、社保养老,以及住房保障等等,还只能依靠个人自己来解决。或者说,是通过个人的忍受和适应来承担城市化发展的成本。对此我不敢有太玫瑰色的梦想,因为这不是一个技术问题,按照现代信息技术,要解决人才流动过程中的社保问题是很简单的,但其中涉及到地方体制和利益,很难短时间解决。

  郑新业:全国统一的社保体系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维系国家统一的“筋”。从效率角度看,我们的社保体系确实应该走向全国统一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养老体系的全国统一,失业保险的全国统筹,社会救助的全国一体关系经济效率,也关系公平正义。分散的社保体系降低经济效率。例如,分散的失业保险导致一个地区的一个五万人企业出现问题,当地的失业保险就崩溃了。若放在全国,则是不大的问题。另外,社保体系的分散也是户口消除不了的原因之一。 好的消息是国务院最近发布了新的文件,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会有很大的改善。

  搜狐财经:没有户口是不是在北京打一辈子工也成为不了京沪之人?没有户口孩子是不是将永远不可能在京沪高考?

  郑新业:户籍问题,其实应该有信心。确实,中国“户籍”是有价格的。不同户籍的人,上学、低保、退休待遇,买车和买房等等有差异。中央政府和京沪的居民应该有信心。首先,全世界情况看,多数经济体都没有户籍来实现政策目标。其次,我们努力的目标应该不是降低京沪居民的福利,而是让其他地方居民的福利上来。第三,我们的教育、医疗和社会福利的投入还是不够的,未来可以增加的。改革户籍不是抢京沪的奶酪。

  搜狐网友:月收入2万元,居然在北京买不起房,何以安居乐业?

  郑新业:北京的房价问题 有需求旺盛方面的原因,更多是供给不足造成的。应该说,增加供给解决房价的能力完全没有问题。供给房屋需要的土地、建筑材料都是充裕的。地铁等交通工具可以把远郊地段的房子变为有效供给。但是 北京等城市出去控制人口的考虑,或者 土地红线的压力,或者把土地卖个好价钱的考虑采取了控制土地供给的政策。与此同时,对小产权房的态度也是较为负面。我认为加大土地供给,承认小产权房的地位,消除对房屋交易所得的税收优惠等都有助于降低房价。但是,这些政策的实施,也需要民众的支持。例如,房价下跌其实对一套房,作为居住用的,其实差别不大。那些靠房屋投资的人,税后所得会降低。

  搜狐网友:京沪政府对年轻人的留下是什么态度?打算采取什么措施留住年轻人?

  郑新业:京沪终归是年轻人的天下,无论京沪政府如何办。其实,北京的800万外地人中,有300万是有外地城市户口的。我相信,随着中央政府承担更大的事权,教育资源的增加,户籍的价值越来越小,解决户籍的时刻会到来。

business.sohu.com true 搜狐财经 https://business.sohu.com/20160909/n467955846.shtml report 3066 摘要:控制人口对京沪的发展活力有害,让规划去适应人口流动,而不是让人口流动去适应规划。不管京沪政府怎么做,京沪终归是年轻人的世界,户籍问题得到解决的时刻会到来。
(责任编辑:陈君)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