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经济 > 房地产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产业 | 财经人物

这种“大杀器”曾让美国房价暴跌 如今它来到中国…

来源:财经综合报道 作者:每日经济新闻
  • 手机看新闻

  因美国次贷危机而被中国民众所认知的CDS(信用违约互换),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大空头”的代名词,就如同电影《大空头》中所描述的那样——华尔街的几位眼光独到的投资鬼才就是因在金融危机前夕看穿泡沫,并通过CDS获得巨大收益。

电影《大空头》截图
电影《大空头》截图

  从金融危机期间美国市场的情况来看,如果你买入了大量的房产类抵押债券的CDS,那么就等同于做空房地产市场。因此,在9月23日中国版CDS落地后,不少解读就直接将之与当下火热的房地产市场联系起来,被认为是“做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工具来了。

  CDS真是次贷危机的源头吗?中国版CDS会否产生类似的风险?中国版CDS能不能治好房地产市场一直暴涨逻辑怪圈?

  CDS能随意买卖?

  原则上没有“二级市场交易”

  9月23日,交易商协会正式发布了《银行间市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试点业务规则》(以下简称《业务规则》)及相关配套文件品,在原有两项产品的基础上,推出了包括信用违约互换(CDS)在内的两项新产品。

这种“大杀器”曾让美国房价暴跌,如今它来到中国……

  上述文件一出,立即引起了市场的广泛讨论,各类解读纷至沓来。有人对此忧心忡忡,担心CDS沦为“大空头”做空利器。这种担忧有无道理?

  要理解CDS的影响,首先要明白CDS的含义。我们可以通过如下案例加以理解:

  A企业发行了债券,B机构认购了其中的一部分,但B担心A违约,于是B向企业C购买了一份“信用保险”——如果A真的违约了,C就要向B支付因违约造成的损失。这份“信用保险”即是一份CDS。

制图:每日经济新闻
制图:每日经济新闻

  需要注意的是,我国CDS是“合约类”信用风险缓释工具,是交易双方一对一达成的合约。一位接近交易商协会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确认,他表示,“合约类产品原则上没有二级市场交易。”

  既然不能二级市场交易(所谓二级市场,可以理解为公开交易的市场),那么如果某人或某机构想要做空某只债券也就没了市场。

  CDS=大空头?

  参与门槛、交易红线限制做空

  “如果CDS可以用来做空,错误使用或过度使用,都会引发一场不可预料的‘金融海啸",经济学家宋清辉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指出。

  如你看准某家公司的债券无法兑付本息就要违约了,而其他人还不知道,那么你就可以大肆买进该公司债券的CDS。等到这家公司如你所料的资金周转困难时,卖给你CDS的人所偿付的金额就是你的收益。

  即使是不以做空为目的,以避险为需求买入CDS,是否会引发资产价格下跌的连锁效应?比如现在银行如果觉得现在房价的风险太高,可以买CDS对冲风险,和别的机构来对赌,如果房价果然跌了,坏账激增,大量债券违约,那么CDS的价格就会飙升,而楼市和债市的资金就会转移,本能地做到资产价格下降,CDS就会更快上涨,这时再配合一些消息面和基本面的变化,必然引发资产价格的暴跌。

  不过,上述猜测在业内专家看来并不具有实际可操作性。

  王佳分析指出,本次《银行间市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试点业务规则》和《信用违约互换业务指引》修订发布,既为投资者提供了信用风险保护和对冲工具,完善了信用风险分散分担机制,也提高了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能力,优化了其信用风险的合理配置,对于提升信用风险交易市场的效率,维护宏观经济金融稳定意义重大。

  谈佳隆也认为,协会在凭证类产品创设及备案、信息披露及报备、风险控制与管理三个方面来规范交易。此外,参与者不得以任何手段操纵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交易价格,还需要通过防火墙制度阻断利用内幕消息开展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业务。

  “根据业务规则,交易产品限定为债券、贷款、其他类似债务。业务规则将参与者划分核心交易商与一般交易商,参与方式必须为交易商协会会员并备案,交易制度采用创设备案制度。”王佳指出,而想要成为创设机构,需要是“具备一定条件的核心交易商,且经专业委员会备案认可。

  CDS是次贷危机根源?

  它只是被滥用了!

  说起CDS,不得不提2008年那场波及全球的次贷危机,而CDS在这次危机的演进中是一个不可忽略的角色。也正是这个原因,它甚至逐渐被当做2007年次贷危机的罪魁祸首。

  2007年2月,汇丰银行宣布北美住房贷款按揭业务遭受巨额损失,减记108亿美元相关资产,次贷危机由此拉开序幕。当年4月,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因无力偿还债务而申请破产保护;随后,30余家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公司陆续停业。随后,次贷风险向投行和对冲基金甚至商业银行蔓延,并最终酝酿成一场严重的金融危机。

  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多年后的今天再次回顾,就不再有只因身在此山中的茫然,而是多了一份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2001年“9.11”事件后,美国经济一度衰退,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美联储13次降息,到2003年6月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至1%,创45年来最低水平,低利率刺激美国房价暴涨。

  在此期间,贷款机构发放了大量的住房抵押贷款,包括次级抵押贷款(也就是“次贷”,即信用程度不高的贷款)。这是一个危险的游戏,需要房价不断走高才能继续玩下去,一旦房价下跌即触发系统性风险。

  发放了次贷还不够,金融机构还将次贷重新包装成MBS(资产支持证券,将好的贷款和差的贷款打成包)重新卖给投资者。为了提高这些次级贷款的吸引力,CDS粉墨登场,有了CDS这样的“保险”,投资者买入次贷危机的兴趣大增。

  随后的故事已经为大家所熟知,美联储自2004年6月以来连续提高联邦基金利率,低息周期终结。房产价格也随之出现拐点,掉头下跌。次级贷款借款人还款压力越来越大,最后终于出现了无法偿还贷款的现象,住房贷款人违约率急剧上升。

  从中可以看到,CDS的出现并非是真正的根源,根源其实在于次级贷款本身。很大程度上,CDS作为风险转移工具只是被滥用了。(实习记者 张寿林 亦对本文有贡献)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每日经济新闻

business.sohu.com true 财经综合报道 https://business.sohu.com/20160926/n469183629.shtml report 3438 因美国次贷危机而被中国民众所认知的CDS(信用违约互换),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大空头”的代名词,就如同电影《大空头》中所描述的那样——华尔街的几位眼光独到的投资鬼
(责任编辑:董丽玲 UF020)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