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狐财经思想库 > 思想库观点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产业 | 财经人物

大战前夕,数张维迎林毅夫分歧

来源:搜狐财经
  • 手机看新闻

  在产业政策争论持续高热的氛围下,张维迎、林毅夫或将进行一场现场辩论。在此之前,搜狐财经列举一下,此前他们争论了一些什么,并预测他们还将争论什么。

 张林论战持续20多年。
 第一场:国有企业的作用。

  发生于1995年。张维迎认为国企不能解决委托-代理问题,所以要解决产权问题。林毅夫则认为国企的产权改革不是必须的,国企也能经营好。“国有企业私有化后,所有者利用政策性负担为借口寻租的积极性会更高,效率会更低。”张维迎后出了“企业四书”(《企业家——经济增长的国王》、《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理解公司——产权、激励与公司治理》)。

  争论结局:张维迎得到许多民营企业家支持。但在国企改革层面,中小企业的改革潮过去之后,大型国企改革和林毅夫思路一致。

  第二场:2014年7月5-6日在上海复旦召开的追思杨小凯逝世十周年的学术会议,张维迎和林毅夫展开了一场关于政府作用的争论,会后林毅夫还写了《我和张维迎在争论什么》。不同点有:

 

  1、 如何理解中国经济的成功。林毅夫认为,中国经济的成功是“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的成功。张维迎认为,中国经济的成功是因为政府放弃“有为”带来的。

  2、 接下来中国经济怎么走?张维迎认为政府应该全面从市场后退,只提供产权保护、法治、秩序等。林毅夫则说:“我认为渐进双轨的改革既能维持稳定,又能让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充分利用后发优势来取得快速增长,并为改革原来不具比较优势的产业和制度扭曲创造条件,所以渐进双轨的改革是在局限条件下的最优。”

  结局:林毅夫说:“多数参与者认为过去35年中国的增长绩效是政府选择退出经济领域,废除众多管制,选择性地提供了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政策法规环境,创造和维护了一个相对促进绩效的竞争秩序框架所取得的成果。以此,证明市场的重要性,反对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超过‘保护产权、加强法制和维持社会秩序’的作用。”可见林毅夫的判断是,在学界张维迎获得了大量支持者。政策层面,则林毅夫被视为智囊代表,并被赋予组建南南学院的任务。

  第三场:产业政策争论。起始于今年8月亚布力论坛张维迎呼吁“取消一切产业政策”。后来媒体渲染成张、林之争。

 

  这场争论其实是2014年大争论,体现到产业政策上,是第二场争论的延续。

  不同点:张维迎说:“人类认知的局限和激励机制的扭曲,意味着产业政策注定会失败。产业政策只会阻碍创新而非激励创新。所有被政府列入重点扶植的产业一定会产能过剩,不完蛋不罢手。我主张废除任何形式的产业政策,政府不给任何行业、企业特殊政策。”“产业政策是披着马甲的计划经济。”

  林毅夫则说:“我同意大部分国家的产业政策是失败的,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成功的国家都有产业政策,没有产业政策的国家基本上没有成功的。我们要避免产业政策的失败,也要避免没有产业政策的失败。所以,应该研究什么样的产业政策能够成功,这也是新结构经济学所要做的贡献的地方。”

  结局:争论仍在进行中。

 更大的分歧:

  以上具体的政策争论背后,是张维迎、林毅夫在思维方式上的根本不同。

  张维迎多年来批评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范式。他于去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教科书,全面批判了外部性、完全竞争、信息不对称等范式,也批评西方主流经济学只有厂商理论,没有企业家理论。在最近的《米塞斯大传》出版座谈会上,张维迎说:“有关产业政策的争论本质上是范式的争论,甚至可以说是上个世纪30年代的那场争论的继续。拥护产业政策的人用的是新古典经济学范式,按照这个范式,市场是一种配置资源的方式,而且会出现各种失灵,所以需要有一个中央机构协调,这个机构比市场中的企业家掌握更多的信息,因此可以纠正市场的失灵。这跟50年代计划经济思想完全一脉相承。”

  林毅夫则认为自己对西方主流经济学也有所扬弃。他说:“从想通了1988年中国政府对通货膨胀看似不合理的治理方式的合理性以后,我开始抛弃了现有的西方主流理论,面对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与转型的诸多现象时,总以‘常无’的心态,自己想清楚现象背后谁是主要决策者,决策者所要达到的目标,可动员的资源,面临的约束条件,可选择的方案,达成目标的最优选择为何等,来分析总结现象背后的因果机制。利用这个方法我研究了许多发生在中国和其它发展中国家的现象和问题,提出的解释竟然一以贯之,自成内部逻辑自洽的体系。”但是林毅夫只是在具体观点上和西方的学者有所不同,他所运用的仍然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范式。比如,他用外部性范式来论述政府应扶持企业进行新领域的投资。

 张、林之争将产生哪些影响?

  如果林毅夫获得更大现实影响力,则政府会更加“有为”;如果张维迎获得更大影响力,则政府将往“只提供产权保护、法治、秩序”上多改革。

  学术上,对张维迎来说,是能否影响更多人反思西方主流经济学范式的问题;对林毅夫来说,则影响他推广他的“新结构经济学”的成败。

  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两人都会全力一战。

  未来辩论的方向预测:

  张维迎或将更多地阐发根本分歧——思维范式的分歧。林毅夫在以往的争论中基本没有谈及范式,似乎对范式问题无感,未来的大辩论中应该还是会重复“新结构经济学”中,政府引导比较优势的那一套。

  吃瓜群众则希望看到简单、直接的大撕。

business.sohu.com true 搜狐财经 https://business.sohu.com/20161001/n469447158.shtml report 4812 在产业政策争论持续高热的氛围下,张维迎、林毅夫或将进行一场现场辩论。在此之前,搜狐财经列举一下,此前他们争论了一些什么,并预测他们还将争论什么。 张林
(责任编辑:陈君)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