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
> 综合

“机器换人”,绝处逢生还是步入深渊?

  近日,有消息指富士康在其中国工厂内部署了4万台“Foxbot”机器人,至此,从2014年iPhone 6上市至今,富士康已经使用机器人取代了超过一半的工人,仅是昆山工厂的工人数量已经由11万减少到了5万。

  “机器换人”,是近年来在我国逐步兴起并逐渐被广大企业家所接受的一个概念。其兴起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不断减少的利润,以及不断上升的人工成本正在压缩着传统制造业的生存空间;一个是在政府的主导下,中国的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结构调整中,企业的硬件及软件都必须跟上国家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的步伐。

  近年来,“机器换人”在电子数码等高科技行业已经大行其道,甚至有些企业倾尽心力打造“工业4.0”模式。然而,于家具行业来讲,更多只是一个宣传的噱头,大多都只是有名无实的机械化。机器换人”,仅限于有一定实力且各项基本功已经完善的企业,对于目前大多数的企业,仍未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和能力担当起这一改革。“机器换人”说起来很美好,但具体实现起来却并非易事。如何理解“机器换人”、如何有效地实施针对性地“机器换人”,都将决定企业在新一轮的竞争中的成败。

  随着“机器换人”的热潮来临,机器的损坏、缺人维修等问题也浮出水面,技术人员短缺成为不少企业遇到的“拦路虎”。在目前已经完成“机器换人”改造的企业中,有近一半的企业投资额超过1000万元,但是,企业一旦选错机型盲目上马自动化生产线,后果也是不堪设想,当中媒体报道的失败案例已经不少。

  目前来讲,“机器换人”的实施,对于很多企业都是一个难题。“机器换人”的背后往往是巨额的设备投入,“花钱”容易,但向设备要效益却是困难重重,“钱紧”和“技穷”这双重困难就把很多企业拒之门外。相比用工成本,目前来说部分工序“机器换人”其实并不划算。而更大的困难在于,机器人如何与原有的生产流程对接,这当中就涉及到机器人公司、设备商,以及操作工人等多方的沟通成本。而这多方要实现无缝对接,正正是目前企业要实现“机器代人”最难突破的瓶颈。此外,机器人概念在中国资本市场被炒成风口上的猪,但实际上,大部分机器人公司还是在低端挣扎,缺乏核心技术。

  尽管诸多弊病,还是有很多企业盲目插足,恨不得把企业从以往的作坊式加工改造成“工业4.0”公司。然而,目前大部分家具企业仍然是依循着“制造”思路生存发展,对于“工厂机械化”,仍缺少观念上的真正认识。很多企业都没有意识到,只有传统工匠才更加的了解生产工艺中的一些特性,把工艺的调整完全地压在一个机器人本体供应商身上,这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结果,未能实现“机器换人”,先促成了成批的工人下岗,继而,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降低,内部不稳定,还可能会引发劳工组织的关注而引发新的社会问题……一连串的蝴蝶效应随之而来。

  “机器换人”是把双刃剑。用得好,企业的竞争力迅速提升,迈上发展的快车道;用得不好,投资失败,效益受影响,甚至企业倒闭。

  虽然马云曾经预言,“30年内机器人产业会有飞跃发展,未来机器人会像汽车、飞机一样普及”。然而对于中国大部分制造企业来说,目前都只是徘徊在低利润的初级加工阶段,在工业革命时代,我们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产业实现,如果急于求成,只会事倍功半。以此次富士康“机器换人”为例,有媒体就分析此举得不偿失。要搭上“机器换人”的时代列车,中国的制造业尚需更大的思维变革和持之以恒的努力。

  傢财富:中国家具黄金经济媒体

  微信公众号:JCF698

business.sohu.com true 傢财富 https://business.sohu.com/20161014/n470239199.shtml report 1968 近日,有消息指富士康在其中国工厂内部署了4万台“Foxbot”机器人,至此,从2014年iPhone6上市至今,富士康已经使用机器人取代了超过一半的工人,仅是昆
商业周刊/中文版

商业周刊/中文版

以洞见和趣味服务于以新商业领袖为主的全球化新经济时代读者

面包财经

面包财经

为价值而生 | 原创 | 深度

和讯网

和讯网

新媒体的实践者、研究者和批判者。

今日全球头条

今日全球头条

全球市场,深度解读,就在凤凰iMarkets

谁谁谁

谁谁谁

金融小故事,有趣又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