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
> 行业

嘉德秋拍预览 | 案上雅玩 蔚为可观

  是次秋拍,中国嘉德工艺品部再次推出“案上云烟——文房雅玩”传统专场,延续私人与世家珍藏风格,呈现器物臻品百余,汇集文人生活所涉书斋陈设、明清仿古鼎彝之器以及清宫精作珍玩、武备,蔚为可观。

  “案上云烟——文房雅玩”专场部分拍品

  

  4318

  清早期 竹雕刘海金蟾

  长 L 11cm

  来源:明月寻我轩藏

  竹质,圆雕刘海戏金蟾,敞襟坦腹,枕葫芦,执铜钱,双脚盘钩,笑意盎然,金蟾攀伏斗笠上,蟾身龙首,脑后披龙鬣。

  

  4319

  清中期 竹雕山水人物纹笔筒

  直径 D 4.8cm 高 H 11.3cm

  笔筒取天然竹节雕琢而成,呈圆筒状,雕松下高士图,上部以浅刻披麻皴表现群山起伏,层峦叠嶂,山下树木繁茂,掩映茅舍一间,意境清幽,整体雕刻意境悠然,人物形态,高山峻岭,松木枝叶等细节造型与刀法十分精到,竹筒年代久远,包浆自然雅致。

  

  4320

  清中期 竹雕白菜纹笔筒

  直径 D 4.3cm 高 H 11.1cm

  笔筒选取毛竹一段,陷地口沿打磨圆滑,底部起三矮足,即成筒身。正面采用浮雕细致刻划一颗白菜,几条深刻就将菜叶主脉流畅硬朗的线条表现的淋漓尽致。叶脉剔地而成,阴刻叶脉,虽是浮雕,却通过叶片的迭压穿插体现其立体的层次。

  

  4339

  清 奇木随形根瘤山子

  高 H 36cm

  奇木山子是继石山子一脉相承而衍生出的文房清供。二者审美情趣几乎一致,它们共同具有的独立、清峭,与文人的审美十分切合。木山子作为文玩的历史,稍晚于石山。但至少在北宋年间,木山子已是文人士大夫阶层钟爱之雅物,是为文房厅堂间绝尘妙设。本品取树木根瘤随形而就,通体呈褐色,葆光莹润沈郁,雅光古秀。木身通透,勾连贯通,迭压交错,亦显空灵生动之性,线条流畅。原配底座。

  

  4340

  清晚期 怪石供连座

  长 L 29.5cm

  宋苏轼从齐安江上得各色似玉美石二百九十八枚,盛于古铜盘,注入清水,作为案头摆设赠人。前后《怪石供》文两篇,称其以似玉美石作成的案头摆设。此天然而成,奇峰异出,配红木底座,文人气息浓烈。《郑板桥集》曾云:“米元章论石:曰瘦、曰绉、曰漏、曰透;苏东坡又曰石文而丑。丑字,则石之千态万状皆从此出。”无论米芾的“瘦绉漏透”;还是苏轼的 “石文而丑”,此石皆可占一二,尤具怪意,颇富文人品味。

  

  4341

  清晚期 崂山绿石山子

  高 H 22cm

  此石色泽墨绿,温润如玉。左右则显露层层肌理构造,层叠堆峦,似有岩层、纹脉缭绕其上,纵横蜿蜒,其形有泰山之雄,江河沿岸山崖,一派气势磅礴、物象万千之景象,不失为一件几案奇玩。由于后人的把玩,使其包浆莹润,触手滑脱。用于陈设装点,意蕴注重天成,加以周围环境的布局,成就一幅如自然之清凛的微缩景观。

  

  4342

  清 奇木根瘤香薰

  高 H 24cm

  香炉木质,三足,稳重敦厚,器壁厚实,利用木之天然瘤节、纹理,周身充满灵动韵律,淳朴与文雅兼得,是室内陈设的上品。香炉,置于几案上,实用观赏两相宜。焚香四艺之一,颇受文人喜爱。元人李孝光有《香鼎》诗:“香鼎茶瓶只自随,先生有兴只吟诗。借居僧舍无书看,幸有东邻许一鸱。”可见当时读书人习惯了焚香诵书,即便远行也只以香鼎随身。

  

  4343

  清 文石熏香炉

  高 H 26.5cm

  熏香炉又称香薰或香炉,从汉代以后,香炉的材质逐渐丰富起来,很快就变成了文人的把玩之物,用来陈设或者把玩的观赏品。此香薰天然石质,略经修饰,整器格调高古,色泽沈穆,吐雾纳露,神韵清透,下承两足,尤显敦稳、凝重,置于案头焚香以嗅,更能静气宁心、制性清脾。

  

  4344

  清 奇木根瘤文杖

  高 H 176cm

  此杖自然飘逸,以自然木随形,饶有意趣。历历瘿节,多年摩挲,包浆厚重苍润。整杖富有自然韵味,彰显岁月沧桑和老而弥坚的精神,气韵遒劲不失清雅。杖的历史在中国可谓源远流长,持杖不仅是需求,更是身份与修为的象征。

  

  4345

  清 灵璧石石几

  长 L 41cm

  几以天然灵璧石略加打磨而成,质地粝腻相兼,层次分明,面面可观,造型浑然天成,趣味盎然。扣之如金声玉振,清越怡人,美观与实用兼备。灵璧石因产于安徽省灵璧县境内得名。“灵璧”二字来自“山川灵秀之钟,石皆璀璨如璧”之意。历史上赏玩灵璧石最早的记载,是南唐后主李煜的“灵璧研山”。宋代米芾书有“研山铭”收藏于故宫博物院。宋徽宗书 “灵璧小峰”,御题“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苏东坡为得到灵璧石,数次亲访灵璧,作《张氏园亭记》,并以画易石。

  

  4346

  清 灵璧石立峰

  高 H 47.5cm

  山子系灵璧石,沟壑纵横,褶皱如麻,饶有意趣。立峰色极青润,包浆浓郁。宋代文人方岩赞叹灵璧石:“灵璧一石天下奇,声如青铜色如玉”。灵璧石系我国传统四大观赏石之一,因石体造型奇逸,肌理褶皱多变,具“瘦、漏、透、皱”之天然观赏神韵,观之如身临山野千仞,即可足不出户、卧游千里而神极天宇,尽享山野天然乐趣,陶冶性情。故深得我国古代文人雅士所赞誉。

  

  4350

  明 太湖石随形盆

  高 H 123.5cm

  以太湖石为材,取其天然形制随形而就,凹陷池内未加任何修饰,造型简洁,光素无纹饰,器身呈橘皮纹理,太湖石石色黑、白、灰,由自然的力量逐渐形成了曲折圆润的形态,古朴清雅。整器造型弯曲自然,浑厚大气,古趣盎然,令人叫绝。

  

  4351

  清 奇木根瘤山子

  高 H 61cm

  此木山子雅光古秀,曲折盘绕,高低起伏,极富动感。虽为木质,而山之峭拔,石之嶙岣,靡不毕具,颇有自然雅趣。木山子是继石山子一脉相承而衍生出的文房清供。除去质地不同,二者审美情趣几乎一致,它们共同具有的独立、清峭,与世无争又凛乎不可犯的气质,与古代高士的道德风尚十分切合。

  

  4372

  清中期 黄杨木雕雪山大士

  高 H 16cm

  来源:嘉定“謏闻斋”旧藏 “尊古山房”递藏

  雪山大士,又名瘦骨罗汉,为佛祖过去世修法相。按佛经所载,为渡众生,扫除人间疾苦,释迦牟尼发愿入清静雪山苦行,肉身忍饥,骨瘦如柴,冥想思维,迭经罗刹生死考验,舍身求道,终究参透佛理,得道成佛,以彰显佛教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功德心。是尊造像採用名贵的黄杨木圆雕而成,释尊面露喜色,表现其听闻“帝释天”佛法开示偈语瞬间的愉悦心境,极为传神!造像躯干骨骼比例协调,尤具张力,显示出精湛的艺术功力。造像体表润泽,包浆浑厚,是一尊清中期文人案头精雅的佛教陈设摆件。

  

  4373

  清早期 张陈典刻 竹雕文人雅集图笔筒

  直径:12.1cm 高 H 14.3cm

  展览:中国国家博物馆白玉大厅“文化·艺术国际论坛”,2013年12月23日。

  来源:嘉定“謏闻斋”旧藏 “尊古山房”递藏

  

清早期 张陈典刻 竹雕文人雅集图笔筒展开图

  笔筒竹壁饱满宽厚,颜色深褐,古意盎然。一器数法兼备,以高浮雕、浅浮雕配合阴刻技法,在有限的空间中营造出文人雅集山野之趣。其间崇山峻岭,古松苍翠,文人雅士聚二攒三,畅叙幽情,令人心生向往。人物布陈疏密有致,各有情致,惟妙惟肖,表现出极高的艺术功力。旋转笔筒,绿竹猗猗、长松苍翠、岩壑姿奇、烟霞缥缈,有若仙境。这种以高士为题材进行的创作,将高逸之士以概念化的形象置于山水林泉之间,象征士大夫归隐后的生活,同时抒发他们希冀纵情于物外的情致。制者用刀代笔,以竹带帛,雕竹具画意,尽画未能尽处。皮壳暗红,包浆厚老,可赏可玩。

  张陈典,生于康熙年间,太仓籍,是清代嘉定竹派巅峰期的重要成员,亦是文人刻竹的代表人物,承前启后。惜早逝,传世竹刻珍品甚罕。其为雍正元年江南癸卯正科举人,曾参与修撰广东通志,工诗书,有文名,乾隆元年中进士,随即远赴贵州出掌铜官县令,勤政爱民,乾隆七年病卒于任上。竹人录评价称:善刻竹,所制笔筒,镂空深刻,极为工巧。

  嘉定“謏闻斋”顾氏,诗书传家,旧藏古物珍本,现存于上海博物馆、上海图书馆等公立文博机构。 尊古山房主人王书庭,先世祖籍山东德州,迁京后,老辈在晚清曾经营金银珠宝业。王先生是二十世纪前期金石学者,自上世纪二十年代,受观堂学派影响,从学术角度出发,以高古文物为主,商周礼器、秦汉 古玉、北朝石佛、唐代三彩、赵宋名瓷、宋元古籍、旧拓碑帖诸品,凡有利于研究考据者,靡不搜求。至上世纪四十年代末,所藏门类、数量已蔚然大观。自1950年起,王先生将家藏珍贵文物分批悉数无偿捐献国家,是较早捐献的收藏家,并在午门举办捐献珍宝展,其中“孔子像”、“唐代三彩骆驼陶俑成对”等多件珍品被定为国宝。

  

  4374

  清晚期 黄杨木雕钟馗

  高 H 24.5cm

  来源:嘉定“謏闻斋”旧藏 “尊古山房”递藏

  钟馗,与关圣帝君、真武大帝并称降妖伏魔三尊。相传唐代初年,钟馗其人才华横溢,但其貌不扬,被以貌取人的殿试考官取消了状元资格,钟馗为人刚烈,廷争面折,撞柱而亡!又传,唐明皇梦中为鬼魅所滋扰,幸得钟馗除妖解困,梦醒后封其为赐福镇宅圣君,自唐以降,遂成为中华社会祈福辟邪的流行信仰,被民间所供奉。因其过人天赋和抗争精神,加之“钟馗”与“中魁”谐音,后世套用典故,亦将之作为考学、进阶的守护神。是件造像,采用黄杨木成材圆雕而成,钟馗武将装束,双目圆睁作愤怒相,虬髯,两手做拔剑斩妖状,短裤扎腿,著官靴立于山石上,英武之态喷薄欲活,气宇轩昂的神采表露无疑,为清代黄杨木雕的文房精品。

  

  4386

  清早期 紫檀大笔筒

  直径 D 25.5cm 高 H 23cm

  此笔筒由一段质地细密、纹理美观的牛毛紫檀料整挖而成。筒身中段略有腰,素身。牛毛纹布满,色呈紫黑,木质坚实,纹理缜密,整体敦重,素壁微微束腰,造型简练端庄,平添几分天然韵致。

  

  4387

  清早期 黄花梨根瘤大笔筒

  直径 D 26cm 高 H 24cm

  笔筒用黄花梨整挖而成,材质厚重。工匠巧妙利用根材天然形态、纹理进行雕刻,瘿节孔穴,错落有致,因质设形,气息自然,宛若天生。笔筒久经承传,包浆莹润。文人崇尚自然,此笔筒当为案头心爱之物。

  

  4388

  清 沉香雕秋鹿图笔筒

  直径 16cm 高 H 15.7cm 重510g

  参阅:

  1. 李久芳主编,《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竹木牙角雕刻》,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2001年,第21、52页。

  2. 刘静著《中国竹木牙角器全集3木雕器(下)》,文物出版社,2009年,第56页。

  笔筒以沉香木随形雕刻而成,平口,中部略有束腰,过渡自然。筒壁集高浮雕和阴刻等技 法于一体,满雕深山群鹿图,其中云雾缭绕,峰峦迭起,山崖峭壁险峻,苍翠秀润,近处古松参天,傲然挺拨,溪岸边,两只幼鹿奔跑嬉戏,悠然自得。整件笔筒雕工细腻,琢制有序,画面构图疏密有致,远近相映,刻划入微,生动传神,旋转观之有如绘画横卷逐渐 展开,转折自然娴熟。明、清两代,宫廷皇室皆崇尚用沉香制成各类文房佳器,但由于沉香木珍贵且多朽木细干,用之雕刻,少有大材。此件置于案头,赏心悦目,深合文人闲雅 温厚之品性,充分体现了古代文人向往超脱世外的生活情趣。

更多拍品预览将于近期陆续推出,敬请期待!

  ?点击下列标题查看更多本期精彩内容:

  美哉斯器 世共宝之——解读王世襄先生眼中的明铁力翘头长供桌

  爱德乐夫妇藏明清古典家具精品

  文质兼备 榉木有礼——《匠心妙契—江南长物集珍》

  “案上云烟——文房雅玩”传统专场

  “执古御今——书斋长物”文房精品专场

  颉颃楼藏史徵 珍秘再回归——潘飞声自用印百十方

  “执古御今——书斋长物”之黄花梨透棂书格

  丹青不老 斯刻不朽——读吴让之为汪砚山所刻“丹青不知老将至”印

  百年风尘 惟名家名品依然——吴中王氏槐荫层晖庐藏明清名家篆刻

  巨材铁力 横空出世——明铁力翘头长供桌

  

长按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嘉德官方微信

微信号:zhongguojiade

business.sohu.com true 中国嘉德拍卖mp https://business.sohu.com/20161030/n471802878.shtml report 16100 是次秋拍,中国嘉德工艺品部再次推出“案上云烟——文房雅玩”传统专场,延续私人与世家珍藏风格,呈现器物臻品百余,汇集文人生活所涉书斋陈设、明清仿古鼎彝之器以及清宫
商业周刊/中文版

商业周刊/中文版

以洞见和趣味服务于以新商业领袖为主的全球化新经济时代读者

面包财经

面包财经

为价值而生 | 原创 | 深度

和讯网

和讯网

新媒体的实践者、研究者和批判者。

今日全球头条

今日全球头条

全球市场,深度解读,就在凤凰iMarkets

谁谁谁

谁谁谁

金融小故事,有趣又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