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
> 宏观

长征报道 | 龙胜:“九山半水”换新颜

  点击标题下「中国城乡金融报」可快速关注

  

龙胜:“九山半水”换新颜

  

龙胜革命烈士纪念碑

本报记者 赫萌萌 通讯员 伍文悄

广西桂林龙胜各族自治县地处越城岭山脉西南麓的湘桂边陲,重峦叠翠、苍山如海,是一个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县,也是红军长征到广西北部进入的第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

1934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翻过老山界,通过龙胜东北部,进入湖南通道县境。

82年过去了,红军长征精神如同血液一般,流淌于龙胜人民的血脉中。在这片红色土地上,农业银行广西龙胜支行人弘扬和传承长征精神,倾心提供优质金融服务,竭力助推脱贫攻坚,帮助老区各族人民携手奔小康。

  长征精神引领发展

10月26日,本报采访组抵达桂林。深秋的桂北,气候宜人,桂花飘香。驱车前往此次采访目的地龙胜各族自治县,车疾驰在321国道上,崇山峻岭呼啸而来,层层梯田点缀其中。

进入龙胜境内,记者看到,沿途高山深水间,架起了一座座高架桥,工人正在桥上紧张忙碌着。“这是桂三高速公路,明年年底即将通车。”农业银行广西龙胜支行行长刘继平告诉记者,“通车后,对方便人们出行、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以及拉动经济发展大有裨益。”

长期以来,交通不便困扰着龙胜各族自治县的发展。“要想富,先修路”,在这里体现得真切又艰难。90年代初,龙胜县政府带领当地群众开通了辖内的321国道。农行广西龙胜支行全力助推当地基础设施建设,该工程甫一开始,便积极提供贷款支持。321国道开通后,龙胜各族自治县山路崎岖、出行困难的旧面貌成为历史,红军长征留下的足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规模宏大的龙脊梯田等吸引八方客来。

目前,桂三高速规划的启动实施,给龙胜各族自治县提供了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契机。“农行桂林分行以银团贷款的形式积极支持,其中农行龙胜支行累计贷款4.4亿元。”刘继平说。

2小时车程后,记者到达龙胜县城东的泗水乡白面红瑶寨,一块巨石形似巨龙吐出的舌头,形成一个可以遮风避雨的岩洞。1934年12月,红军到达龙胜。红三军团在白面瑶寨会见桂北瑶民,为他们指明革命道路,并在岩壁上书写“继续斗争,再寻光明”“红军绝对保护傜(瑶)民”的口号。瑶民们很感动,当下顺着笔迹原样雕刻,至今清晰可见,这就是“红军岩”。

红军当年在岩壁上写下的标语。

“每年约有10万游客到此,瞻仰‘红军岩’。”刘继平告诉记者。

沿“红军岩”拾级而上,就来到了白面瑶寨,这是当地发展较早的民族特色旅游村寨之一。白面瑶寨共有40余户人家,红瑶占90%以上。雅致的木制“半边楼”错落有致,数十亩黄金菊摇曳生姿,红衫黑裙的大嫂阿妹载歌载舞……

龙胜各族自治县境内有苗、瑶、侗、壮、汉五个民族聚居,少数民族风情浓郁,开发民族特色村寨,开展旅游扶贫,成为当地脱贫攻坚的重要突破口。

2008年,农行龙胜县支行提供信贷支持,帮助瑶家开办农家乐、种植观赏作物、购置文化用品等,还配合当地完成了村寨房屋改造,游客中心、红瑶博物馆、观景亭、寨门、旅游步行道等多个建设项目,寨子的旅游接待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龙胜金坑瑶寨。

这两年,依托“红军元素”等特色元素开发特色旅游,使得来白面瑶寨旅游的人数不断攀升,2015年达到近10万人,白面瑶寨经济快速发展,2014年还被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当年红军长征到这里时曾说过,要让大家“人人有田,个个有山”,现在生活不知比过去好了多少倍。”周家村白面瑶寨村有关负责人笑着说,“这些都与农行的支持密不可分。”

除“红军岩”外,当地与长征有关的印记随处可见:“红军洞”“伟江红军桥”“审敌堂”……都成为人们到龙胜感受长征精神的“红色引力”。农行龙胜县支行秉承长征精神,艰苦奋斗、锐意创新,团结群众,帮助瑶胞们过上了红火日子。

  特色产业促发展

龙胜各族自治县是桂林市唯一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总人口17万,少数民族人口占80%,山地面积占87.2%。截至2015年末,龙胜各族自治县仍有约3万贫困人口,脱贫任务艰巨。

龙胜辖内村寨分布散落,不少农家居住在大山深处,一座大山上只有一户人家的情况稀松平常。

在助力当地群众脱贫攻坚的路上,农行人始终秉承长征精神,吃得下苦,用得了心。“不通车,没有正规的路,还要错开农户白天干活的时间,我们经常天还没亮就驱车前往,爬3、4个小时的山,才能走到农户家。一来一回,将近一天时间。”刘海山告诉记者。

刘海山曾为农行龙胜支行三农客户经理,多次深入村寨调查情况,发放农户小额贷款,对走村串乡的辛苦深有体会。“不过,看到农户能够顺利申请贷款,解决燃眉之急,觉得所做的一切都值得。”刘海山坚定地说。

将“服务三农”当做己任,将长征精神作为支柱,农行龙胜支行人不辞劳苦,在助农惠农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壮大传统优势的特色种养殖产业,利用龙胜生态、环保、有机、绿色的特色农业品牌,发展特色产业扶贫,成为当地政府打响脱贫攻坚战的重点战略部署之一。“十二五”期间,特色产业带动当地1.4万人脱贫。近年来,农行龙胜支行积极探索,积极为“两茶一果(茶叶、油茶、罗汉果)+特色养殖(凤鸡、翠鸭)”的农户和专业合作社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在精心挑选罗汉果。

金秋十月,正值罗汉果成熟的季节。记者来到龙胜各族自治县农产品购销农民专业合作社,屋子里弥漫着罗汉果的香气,挑着扁担前来卖果的农户络绎不绝。“今年的果不错,个大,颜色好。”该合作社会长杨惠梅一边与前来的农户交谈,一边拿起筐里的罗汉果查看。

2008年,杨惠梅与当地几名妇女创办了该合作社。如今,该社已有社员207人,主要经营茶籽、罗汉果、椪柑、辣椒等农副产品,成为龙胜辖内规模最大的专业合作社之一,带动周边500余户农户发展特色种植。目前,该社已注册“山之仙”商标,建有现代化标准榨油厂房,罗汉果烘烤房,产品不仅畅销国内,还远销至越南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创业时一穷二白,幸好有农行的贷款支持。一路走来,农行不断帮扶我们发展壮大。”杨惠梅一边说一边带记者参观罗汉果烘烤房。只见已基本完成烘焙的罗汉果呈现出深褐色,按照果品优劣,整齐地码放在托盘中。据悉,为解决该专业合作社资金周转囿于缺少抵押物,面临的季节性强、周期性短等难题,农行龙胜支行积极帮其接洽广西农业信贷担保有限公司,以期早日为其提供所需的贷款服务。

  绿色能源助环保

龙胜各族自治县水系发达、溪河遍布,水力蕴藏量足。沿河而行,可见星罗棋布的中小型水电站井然有序地分布在山脚下、溪流边。而水力,正是龙胜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

龙胜各族自治县一角。

中小水电作为可再生绿色能源,利用其发电不仅有利于环境保护,还能解决龙胜山区村寨通电难题。

夜幕降临,龙胜的天空上繁星点点。记者来到灯火通明的桂林银河电力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运行车间。车间内,自动化的机器仍在高效有序运转。

“我们对农行十分感激。” 桂林银河电力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财务部主任秦倩说,“从筹备成立到投产发电,再到一路成长,农行先后给我们提供了固定资产贷款、流动资金贷款等多项产品和服务,满足了企业经营所需。资金遇到困难,去找农行就对了。”该公司成立以来,解决当地贫困人口就业难题,产业带动扶贫效果显著。

龙胜革命烈士碑园,是本报采访组到达的最后一站。蒙蒙细雨中的碑园,显得格外庄重、肃穆。这里长眠着一百余位红军指战员,这些将士们在过龙胜途中,奋力抗击桂军,英勇牺牲。

英雄长眠,精神永存;高山为证,热土为鉴。龙胜的人民群众已接过红军长征精神的大旗,发扬光大、世代传承,相信在各族群众的努力下,在农行龙胜支行的全力支持下,明日的龙胜值得更美好的期许。

  一张图读懂农行龙胜支行

  基本情况

农行龙胜支行现有员工74人。

截至9月底,全行各项存款12.1亿元,各项贷款余额8.6亿元。

  经营亮点

  服务地方经济

大力扶持水电等地方支柱产业发展,解决农民就近就业问题,带动贫困人口脱贫

  支持桂三高速公路建设,助力地方交通改善。

  助力绿色发展

支持大云电站、银河电站、兴隆电站等电站建设,所有电站已投产运营。

2011年,支持大塘桂林新能源有限公司一期建设,已并网发电,二期正在建设中。

  改善服务环境

在全县布放惠农通机具,设立惠农通服务点,有效改善农村金融支付环境。

  所获荣誉

2016年,荣获农行广西分行首季综合营销金融扶贫特别贡献奖。

2015年,荣获农行广西分行人均拨备后利润奖,廉政标兵支行称号。

2015年,荣获桂林分行绩效考评优秀奖第一名,绩效考评进位奖第一名。

2015年,荣获2014-2015年度龙胜县“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扶贫)先进后盾单位奖。

  传承红色基因 推动创新发展

  作为革命老区,长征经过地多为贫困地区,也是少数民族聚集区。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也不例外,地处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滇桂黔石漠化区域之内,为桂林市唯一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文思秦

对商业银行而言,如何在贫困地区做好现代金融服务,既是重要课题,也是亟待破解的难题。农业银行广西龙胜支行以有力行动和所获成效告诉我们,课题可解,难题能破,也给我们带来有益启示。

启示一:精神引领是核心。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留给我们最可宝贵的财富,就是伟大长征精神。面对金融资源匮乏以及现实经营困难,是“等、靠、要”,还是迎难而上,推动发展,至关重要的是有没有一股精气神。农行龙胜支行始终传承红色基因,大力弘扬长征精神,为推进转型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激励全行艰苦奋斗、不断前行。

启示二:助力发展是关键。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既是商业银行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自身生存发展的必然要求。农行龙胜支行围绕当地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做“金融文章”,积极推动金融扶贫攻坚,支持当地茶叶、油茶、罗汉果、凤鸡、翠鸭等特色种植养殖产业走现代化、品牌化发展之路,全力支持水电、风电、光伏等绿色能源发展,最终实现了地方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贫困地区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多赢局面。

启示三:坚持创新是动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商业银行只有把握经济特点,因地制宜推进金融创新,才能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才能持续拓展发展新空间,最终赢得未来。农行龙胜支行与当地相关部门联手开展妇女创业就业小额担保贴息贷款,带动妇女脱贫致富;引入政府增信机制,着力破解“三农”和小微客户因担保难引发的融资难题。该行表示,下一步还将创新担保方式,积极推动房地产单证抵押、酒店经营权抵押等落地实施。

  “红军绝对保护瑶民”

“红军岩石像条龙,岩石下面草重重。红军过路留佳话,瑶民牢记在心中……”这首龙胜当地老人传唱的山歌,述说的是82年前红军在龙胜的故事。

1934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翻过老山界,分三路通过广西桂林龙胜各族自治县东北部。

由于连年征战,当时龙胜各族人民对部队非常恐惧。一见部队来了,就纷纷躲到山上去。

当时,红三军团进入龙胜后驻扎在了白面瑶寨附近的矮岭村。据介绍,红军找了一位矮岭村村民做向导,沿着山下一条河行军。这位矮岭村的村民向导名叫杨进芳,红军进村时他并不在家。“我们都跑了。后来看见红军的纪律好,我们才从山上回村来。”杨进芳在一篇文章中回忆,“群众不在家,红军就在屋檐下睡,不进屋。”

红军让杨进芳邀村民到龙舌岩下聊天,介绍共产党的革命理想和民族政策。“红军给我们讲了许多革命道理,叫我们不要怕国民党反动派,要跟敌人斗争到底。”杨进芳回忆,临别时,红军在岩壁上写下了两条标语:“继续斗争,再寻光明”和“红军绝对保护傜民(即瑶民)”。

红军在进入龙胜各族自治县境内后,开展了广泛的宣传工作,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和民族政策,并帮助当地群众铲除了反动派势力,以行动赢得了百姓信任。通过向全军发布《关于瑶苗民族中工作的原则指示》和《关于对苗瑶民的口号》,红军确定了对待少数民族的基本主张和做好争取少数民族支持工作的方针政策,这一政策也为龙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红一方面军成功推行的少数民族政策,以及帮助当地居民铲除反动恶势力的善举,赢得了少数民族居民的拥护与肯定。红军离开后,这些居民自发地将这些红色遗迹保存了下来,并通过立碑、石刻等方式,纪念红军。82年过去了,这些红色历史遗迹依然完好,犹如一座座历史丰碑,将红军的故事,传递给一代又一代的人们。

(来源:《中国城乡金融报》)

编辑:农银报业新媒体中心李彦赤 胡蓉

business.sohu.com true 搜狐媒体平台 https://business.sohu.com/20161109/n472675577.shtml report 10662 点击标题下「中国城乡金融报」可快速关注龙胜:“九山半水”换新颜龙胜革命烈士纪念碑本报记者赫萌萌通讯员伍文悄广西桂林龙胜各族自治县地处越城岭山脉西南麓的湘桂边陲,
商业周刊/中文版

商业周刊/中文版

以洞见和趣味服务于以新商业领袖为主的全球化新经济时代读者

面包财经

面包财经

为价值而生 | 原创 | 深度

和讯网

和讯网

新媒体的实践者、研究者和批判者。

今日全球头条

今日全球头条

全球市场,深度解读,就在凤凰iMarkets

谁谁谁

谁谁谁

金融小故事,有趣又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