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

中国信贷结构三个残酷事实背后的货币环境巨变(一位银监会高层的观察)

  银监会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主席于学军谈中国信贷结构的三个显著变化:

  地方政府融了很多资金,自2015年下半年之后,就变得手头很宽裕,究其来源,是银行正常的放贷行为,现在无论是政策性银行还是各类商业银行,均蜂拥而至,要给各级政府放贷,甚至在一些地区,银行要对政府进行公关,也要请客送礼。新增政府贷款占银行放贷的比重显著上升。

  房地产贷款成为最大主力军。到今年8月末的时候全国地产业的贷款大概是24.8万亿元,同比增长24.6%,它占比是达到了24.1%,即“三个24”。以房地产做抵押的贷款占整个贷款的比重是超过15%,两项合计应该在39%以上,当然没有说我们围绕着房地产上下游其他产业的一些贷款的统计。

  文章:于学军:银行业面临不良资产压力

  来源: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11月23日,“2016新浪金麒麟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银监会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主席于学军在演讲中指出,目前我国6.7%的GDP增速主要是由政府基础设施投资和房地产等投资拉动,并且这种格局在短期很难改变。服务业增长、消费等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但一旦投资增速下滑,中国的经济增长肯定会受到很大影响。

  于学军从中国信贷结构变化谈起。他表示,最近银行业的朋友应该有一个深刻的体会,就是近两年来银行的信贷结构发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分大类来看,主要是三大块:

  地方政府手头很宽裕

  第一,地方政府融了很多资金,自2015年下半年之后,就变得手头很宽裕,究其来源,是银行正常的放贷行为,现在无论是政策性银行还是各类商业银行,均蜂拥而至,要给各级政府放贷,甚至在一些地区,银行要对政府进行公关,也要请客送礼。新增政府贷款占银行放贷的比重显著上升。

  在银行正常得放贷之外,另外有两项其实这个钱也是到了政府的手里,十分突出。一是所谓的债务置换,我们这两年地方政府过去的这些政府融资平台大概置换掉了差不多今年到年末的时候肯定会超过8万亿。二是专项重点建设基金,这两年合计应该在1.8万亿元左右。此外,还有其他渠道的各类社会融资,有信托、租赁、证券、基金、保险等各类机构做的,也有社会各类投资机构所为,这个数量没有一个完整的统计,但是这个量实际上很大。

  房地产贷款成为最大主力军

  第二,到今年8月末的时候全国地产业的贷款大概是24.8万亿元,同比增长24.6%,它占比是达到了24.1%,即“三个24”。以房地产做抵押的贷款占整个贷款的比重是超过15%,两项合计应该在39%以上,当然没有说我们围绕着房地产上下游其他产业的一些贷款的统计。

  具体到一些省,比如江苏到9月末的时候,房地产类的贷款超过50%,达到50.5%,其中像南京、苏州占到了70%以上,还有的地方超过100%,而且这些地方还不是一个孤立的,实际上在全国这些地方也带有一定的普遍性,怎么就是房地产贷款的占比能超过100%呢,就意味着其他类的贷款是下降的。而且全国有这样一个特点,基本上哪个层次的房价上涨的高,哪个层次房地产贷款就多,或者反过来,哪个城市房地产类的贷款增加的多,哪个城市房地产的价格就上涨的高。

  实体企业融资困难

  第三,7月,新闻报道,全国曾出现了一个现象,当月的新增贷款额全国大约增加了4800多亿,但是制造业贷款却不增反降,减少了20多亿元,这三个月在政府的重视和强调之下没有出现负增长,但是实际情况对实体企业的放贷也极不乐观。

  我就知道在东部地区的一些经济大省,甚至制造业新增的贷款到现在累计都是下降的,下降好几百亿。现在开始,有的一些省和银行签协议,要求银行增加制造业贷款,并且对银行实行考核。当然实体企业中融资状况的分化趋势也十分明显,或者实体企业总体上融资困难,但是实体企业当中也处在一个分化的状态,一部分的央企、少部分行业的龙头企业和具有创新能力的优势企业,这里头也包括相当一部分的上市公司。融资中也占有一定的优势,现在社会上融资面很宽松,融资的渠道也越来越多,有的还可以得到政策支持,所以这些企业不仅可以轻易的从银行贷到款,而且可以从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进行直接融资,除了股市的募资之外,还有企业债、公司债,其实银行也不少。

  而大部分的中小企业,甚至包括一些陷入产能过剩行业的大型企业,融资十分困难,现在各地经常听到一个词,叫做“不压贷、不抽贷、不断贷”,为什么呢?实际上就是对这些困难企业,不仅新增贷款困难,就是保住原有的这些老的贷款也都很难,因为到期银行要按照合约收回贷款。

  中国的银行信贷结构发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由于货币投放的基础、渠道发生了变化,货币的含义和属性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货币在社会上的分布也发生了变化。外汇储备由不断的增加变成不断的减少,就会影响到人民币基础货币投放,由过去不断的扩大,变为现在不断的资本收缩。

  在货币政策如何保证流动性适度的充裕上,货币投放只能流入政府的手中,由政府投资再流向社会,这就出现我们现在感觉到一些结构性的问题或者不足,也是社会上大家经常提出的问题。比如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为什么这些资金到不了实体企业,比如经常垢病的金融业脱实向虚等等现象,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现象,其实和背后货币投放发生的变化直接相关。

  中国货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为什么出现以上这些情况呢?于学军的结论是,中国货币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

  如果追溯起来,可以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讲起。但限于时间,还是从危机之后谈起。主要是美国经过多年的调整,其经济开始恢复增长,所以导致宏观经济政策出现了方向性调整。2014年12月退出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2015年12月正式启动首次加息。如今,一年后美联储又面临第二次提高联邦基准利率的选择。这样一系列政策调整变化的背后,实际上意味着全球宏观大势在这个阶段发生了重大转折和变化,出现的趋势是:美国的货币政策方向开始由放松走向收紧,而欧、日等仍在继续施行超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样全球就出现了美元开始走强,即由危机前后美元指数长期保持在80点左右,向100点、甚至更高水平的回升;与此同时,全球资本流动也出现方向性的改变,即由2014年之前不断从美国流出,开始转向重新向美国回流。这使全球的外汇储备也由过去的不断增加,掉头转变为持续减少,全球的外汇储备已由最高约12万亿美元下降到现在的10万多亿美元,大概减少了1.5万亿美元。

  而这样一种全球宏观大势的改变,就对中国的货币管理和宏观金融形成重大影响。首先,自2000年开始,中国的外汇储备就出现不断的上涨局面,不少年份甚至巨额增加,直至2014年的6月达到最高点,即由2000年的区区109亿美元,直至增加到近4万亿美元,近乎一个天文数字。但自2014年6月之后却出现持续下滑的局面,直至最新已降到约3.12万亿美元。过去,在外汇储备大量增加的过程中,就需要中央银行不断地吐出人民币基础货币进行收购,所以社会上就出现了所谓的流动性过剩的局面?为什么流动性会出现过剩呢?简单讲,就是货币投放多了。为什么货币会投放过多呢?就是因为外汇储备不断地巨额增加。

  于学军表示,现在的情况变了,外汇储备由不断增加变成不断减少,那么就会影响到人民币基础货币投放由过去不断的扩大,变为现在不断的自动收缩。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流动性适度的充裕,近三年来中央银行创造出几大项新的货币政策工具,当中有两项极为重要,一个是MLF即中期借贷便利,另一个是PSL即抵押补充贷款。两项均可直接向市场投放基础货币,但要有相关资产做抵押。那么,是一些什么样的资产呢?

  主要是两大类,一是债券,以政府债和金融债为主;二是银行已放的贷款,但主要的都是政府融资类项目,如棚户区改造、重大水利工程等。那么,谁掌握这些资产呢?主要正是各级政府,大部分投入到基础设施投资。所以,这些基础货币投放只能流入到政府的手中,由政府投资再流向社会。这就出现一些融资中的结构性问题,比如上面所说三大块信贷结构的变化,其实背后均与货币投放发生的变化直接相关。

  他说,这种变化,使我们手里的人民币的投放基础和含义也跟着发生了变化,“现在大家手里拿的人民币感觉有点怪怪的,好像与以前不一样了,感到越来越虚,在发毛,泡沫化。”

  投资带动经济增长的格局短期难以改变

  针对中国经济增长新动能,于学军表示,中国的经济增长之所以前三个季度均可保持6.7%的较高水平,实际上主要是投资在发挥着巨大的拉动作用,尤其是政府基础性建设投资。数据也可以说明这一点,比如,1—10月全国的国有控股投资增长了20.5%,而民间投资只增长了2.9%,民间投资增速下滑十分明显;全国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3%,固产投资占GDP的比重超过了81%。“如果没有国有控股投资增长20%以上,那么全部投资就不会增长8.3%;如果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能增长8.3%,那么我们GDP6.7%增长率就无法实现。”所以,他认为,实际上三季度以来全国经济增长发生的一些变化,主要正是由于政府的基础设施投资和房地产市场火爆所带动,并且这个格局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其实很难改变。

  他解释道,因为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规模越来越大,在一个短时间内,如果说要保持6.5%以上的经济增长,没有投资的拉动,仅靠服务业增长、消费等,是很难实现的。他认为,电商、互联网、创新创业、新技术、新业态等可以发挥一些作用,但撑不起中国这么大经济体增长的重大责任。重视是极为重要的,但不能盲目夸大其所能发挥的作用。

  “我赞成说,我们的服务业、消费在拉动经济增长当中所发挥的作用,占比会有所上升。也赞成说,外需的拉动作用、占比等有所下降。因为事实上中国外贸已经连续两三年出现下降。但我不赞成说,未来中国经济增长将由投资转向消费,或者说投资不那么重要了。事实上,如果未来中国经济增长要保持6.5%以上,那么投资就一定会扮演一个重要角色。什么时候投资下来了,中国经济增长就会变得更为困难。(新浪财经 徐雯)

  政府基建投资发挥巨大作用

  至于新动能到底是什么?于学军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之所以三个季度都保持6.7%这样一个不变的比较高的增长水平,实际上主要是投资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尤其是政府基础性建设投资。

  数据也正好可以说明、印证,比如1—10月,全国的国有控股投资增长了20.5%,而民间投资只增长了2%点几,民间投资下滑是很明显的。但全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全部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8.3%。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达到了81%点多,超过了81%以上。

  于学军表示,现在经济的增长和发生了一些变化,主要是由于政府的基础设施投资加房地产,这样大规模的投资带动的。而且,这样一个格局未来其实也很难改变。

  “因为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的经济体,规模越来越大,在一个短时间内,如果要保持6.5%以上的经济增长,没有投资的拉动,仅靠内需、消费拉动,像电商、互联网这些,我觉得可以发挥一些作用,但是起不到关键性的作用。” 于学军称。“个人不赞成现在拉动经济增长是由消费、服务业拉动的,而且未来中国经济的动能,如果要保持6.5%的增长,投资是必不可少的,什么时候如果说投资降下来,比方说降到6.5%以下,中国的经济增长肯定增长不了这么高。”

  (根据本人讲话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business.sohu.com true 金羊毛工作坊mp https://business.sohu.com/20161124/n473986914.shtml report 5735 银监会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主席于学军谈中国信贷结构的三个显著变化:地方政府融了很多资金,自2015年下半年之后,就变得手头很宽裕,究其来源,是银行正常的放贷行
商业周刊/中文版

商业周刊/中文版

以洞见和趣味服务于以新商业领袖为主的全球化新经济时代读者

面包财经

面包财经

为价值而生 | 原创 | 深度

和讯网

和讯网

新媒体的实践者、研究者和批判者。

今日全球头条

今日全球头条

全球市场,深度解读,就在凤凰iMarkets

谁谁谁

谁谁谁

金融小故事,有趣又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