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

一号文件公布推进农业供应侧结构改革

  备受期待的中央一号文件昨日发布,历年来中央一号文件关注的重点都是“三农”问题,此次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

  业内把2016年称为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开启之年,今年则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

  这份文件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主要包括:

  优化产品产业结构,着力推进农业提质增效;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引领现代农业加快发展;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夯实农村共享发展基础;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激活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变化,以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为主要目标,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根本途径,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协调好各方面利益,面临许多重大考验。必须直面困难和挑战,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勇于承受改革阵痛,尽力降低改革成本,积极防范改革风险,确保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农民增收势头不逆转、农村稳定不出问题。

  政府已经连续13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

  回顾近7年来的中央一号文件,2011年至2013年的主题分别是水利、农业科技、新型农业经营体系,2014年到2016年连续三年将“农业现代化”写入文件名。而2017年开年之后,中央一号文件则首次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写进文件名。

  2017年再次凸出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性,甚至写入了一号文件的标题核心,则再次说明矛盾的主要方面还是在于农业供给侧,突出的是结构性、体制性矛盾。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从供给侧入手、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发力,从根子上解决以下几个矛盾问题 :

  1)农产品需求升级了,有效供给跟不上;

  2)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到了极限了,绿色生产跟不上;

  3)国外低价农产品进来了,国内竞争力跟不上;

  4)农民增收传统动力减弱了,新的动力跟不上。

  所以综上所述,从资本市场的投资角度考虑,2017年农业板块将成为市场资金挖掘供应侧改革的下一个金矿,接力2016年工业领域和商业领域供给侧改革。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花落农业供应侧的大背景

  以煤炭、钢铁行业为代表的工业领域成为了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在中央高层的高度重视和地方政府的积极配合下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也为接下来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成功坚定了信心,夯实了民意基础,这是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花落农业供应侧的大背景。

  从农业板块2016年全年表现看,总体涨幅还是落后于工业供给侧改革的,所以说刚刚开始涨也不为过。虽然涨幅不高,但我们都知道农业改革的艰难性,否则中央就不会数十年以来,一直把扶持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要位置了,年年提“三农”扶持年年放“一号”文件了。

  我们都知道,2016年工业方面实施了较为全面的供给侧改革,涉及领域包括有色,煤炭,化工,石油,船舶,军工等等,而A股市场相对应的板块和个股都取得了较好的涨幅,给投资者们带来了不错的回报收益,我们看看2016年全年的工业供应侧的行业表现和市场涨幅 :

  作为去产能主力军,2016年央企化解钢铁过剩产能1019万吨,化解煤炭过剩产能3497万吨,完成398户“僵尸企业”和特困企业的处置和治理工作。

  而今年中央总基调还是继续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2017年央企要化解钢铁过剩产能595万吨、化解煤炭过剩产能2473万吨,

  而二级市场股价表现同样靓丽,我们就拿煤炭行业指数看,2016年上证指数几乎没有涨跌,但是煤炭分类指数涨幅接近25%,远远跑赢了同期的指数参考指标,这就是煤炭供应侧大背景下的确定性投资机会,也是符合产业和股市联动的价值投资逻辑。

  另外一个产业供应侧改革的重头行业就是钢铁,同煤炭行业类似,远远跑赢大盘!

  相比于工业供应侧改革,农业供应侧改革的侧重点和不同

  基于2016年工业供给侧改革,给对应的行业板块和具体个股带来了很好的投资机会,所以2017年主基调落在了涨幅相对靠后的农业板块上面,如果农业供给侧改革出现突破性成果,那后期必然存在着很多投资机会。

  在昨晚中央公布一号文件继续花落农业领域之前,其实节前和上周五盘面已经有所反应了,比如节前隆平高科,登海种业等龙头股都出现了股价底部爬升,次新股宏辉果蔬甚至出现了底部七连阳线,所以市场还是有“先知先觉”的资金存在。

  但今年挖掘这些机会,需要从分析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路径开始,因为把握方向才能凸出重点,从而取得较好的收益。由于农业和工业的产业情况、行政控制能力等均存在差异,这两个领域的供给侧改革的改革思路和手段以及最终效果也会不同。所以农业供给侧改革并非工业供给侧改革的简单重复。

  工业供给侧改革的重点行业,煤炭、钢铁的情况是供过于求,价格低迷,但国际竞争力较强,国企较多,“淘汰落后产能”的供给侧改革措施效果显著。但农业供给侧改革面临的情况是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低下(价格倒挂严重),行业主体分散使得行政手段效果弱化,同时还面临通胀、粮食安全红线、WTO规定等约束,这就决定了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思路与工业供给侧改革有所不同,简单的“限产→涨价”的模式可能无法复制。

  一号文件公布推进农业供应侧结构改革,投资机会挖掘

  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重点领域,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加速推进,这也成为近期将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明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主线。今天具体从几个方面,根据农业供应侧的结构改革,寻找对应的投资机会。

  一,先改革,先受益的行业,这条产业链上下游的上市公司

  农业供给侧改革,其实和第二产业工业供应侧改革,以及第三产业商业服务业供应侧改革,本质上并无太大区别,就是将传统产业里面的上市公司,结合今年供应侧改革的风口,惯例炒一下。

  但既然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供应侧改革,2016年市场认同度都很高,还引发了国改行情和举牌行情,那第一产业的供应侧改革,后期爆发行情的可能性已经很高了,很多农业板块的上市公司,虽然有了一定的涨幅,但总体而言还在历史较低区域。

  所以投资供应侧改革 + 农业现代化的时候,还是要有所侧重的,紧紧抓住十三五政策规划的核心,在二级市场选择短中期投资品种。

  这里应该遵循先改革,先受益的投资原则,因为走在最前面的改革,先见效益的概率较大,一旦反应到上市公司的业绩上面,那投资该类产业链上下游的上市公司,获得的投资收益就比较好,而且比较确定情况下投资底气也足,也符合价值投资的精髓。

  2016年中国就已开始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比如针对玉米库存高企、价格倒挂,2016年中国对东北三省一区玉米收储制度进行改革,将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玉米作为大宗产品,更多作为一种饲料作物,希望通过市场定价,国内的市场玉米价格能够有所下降,能够跟进口的玉米相抗衡。

  今年农业部要求,要扎实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压减玉米面积,今年力争调减籽粒玉米面积1000万亩,改种大豆、杂粮、青贮玉米等作物。

  根据我国之前对于主要农产品中的水稻,小麦,大豆和玉米,实行的是最低收购价的政策,年年执行收储计划,抬高了这些核心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初衷还是为了保护农民利益,鼓励农业发展,但由于国际市场上玉米接连丰产,价格不断走低,直接导致国内外玉米价格差距越来越大。与此同时高库存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目前临储玉米总库存超过了3亿吨。即便2016-2017年度我国玉米产量为零,国储库存里的玉米也能够满足我国一年的玉米消费量。

  这也是我国粮食供求结构性矛盾最突出的一个领域。既然国家搞市场经济这么多年了,就不能始终对于农业领域搞计划经济,不尊重市场规律,但又不能完全放弃补贴,因为中国农业领域确实很落后,需要政策扶持。所以今年开始实施了长达8年的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完全退出历史舞台,这也就成为中国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

  由于今年玉米临储政策取消,玉米价格走低,加上种植面积有所调减,种业和种植业整体逻辑不顺,估值水平有所下移,但由于市场化之后农民根据各种农产品销售的景气度,自主化调节种植的多少,那由于今年价格不行,导致了明年种植这些农产品的数量就会自动下降,从而导致明年玉米价格或将见底,后年出现自然上涨。

  而今年临储政策取消之后,多重利空因素也已经在股价上有所反应,所以明年种业和种植业将进入较好的布局时期,收获期在明年下半年的概率极大。

  所以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投资思路,还是会走2016年的工业供给侧改革中的投资逻辑,那就是供求关系变化 -- 带动市场价格上升 -- 最后反应到上市公司业绩层面 -- 拉动二级市场价格上涨,从而获利的投资逻辑。

  具体而言,建议关注玉米产业链登海种业、隆平高科、敦煌种业、荃银高科、北大荒、大北农等和饲料产业链禾丰牧业、海大集团、唐人神、金新农等。

  二、从今年一号文件关于农业供应侧“结构性”改革考量,寻找这种结构性机会。

  我国一直以来实行的是增产导向的政策体系,这是由于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和稀缺的土地资源的现实基础决定的。在这套体系下,我们用不到世界1/10的耕地生产了世界1/4的粮食,养活了占世界近1/5的人口,取得了粮食产量“十二连增”这一世界和历史罕见的伟大成就。

  但在保证“十二连增”的背后也积累了许多的结构性问题,叠加消费升级引发的需求侧改变也使得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需求越发迫切,这也意味着未来的农业政策导向必须由“保量”转变为“增质”,花更大力气去解决农业发展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

  其中主要的结构性问题就是,

  1、供大于求问题 :“产量高、库存量高、进口量高”的三高特征,一直存在。

  自2004年开始的最低收购价制度和2008年开始临时收储制度对农业市场造成了扭曲。国家为了保障农民收入、激励农民增产,用较高的价格收购每年产出的新粮;仓库为多赚取管理费也乐于“敞开收储”;对于农民来说,更倾向种植国家高价收储的品种,导致这些品种的粮食年年增产,造成销售价格远高于进口粮价。

  因此这几年进口粮食的比重越来越大,因为下游企业都是趋利避害的商人,不会像国家一样按照计划经济模式,去扶持农业和补贴农民。粮食进口量不断增加,威胁我国粮食安全,这也是现在农业结构性问题的核心之一。

  而其中结构性问题还有一点就是,有的产量过高,但有的产量还不足。当前我国粮食作物中,以玉米和大豆的结构性问题最为突出,主要表现为:玉米多无效供给,大量流入仓库而非市场,造成库存居高不下;大豆则供给不足,产量逐年下滑依赖进口,危及国内粮食安全。

  产量、库存量和进口量“三量齐高”,反映了生产与需求脱节的结构性矛盾和收储取代市场的机制性矛盾。所以同2016年工业供给侧改革一样,计划性调整 + 市场化回归,这两条腿走路是农业供应侧改革的必然选择。

  

  2、价格倒挂问题 :国内粮价远高于国际粮价,因为国家在干预,保护农民利益。

  当前我国国内外的粮食价格倒挂问题仍然较为严重。例如,2017年1月11日国内粳稻现货均价为3140元/吨,而国际上大米的现货价换算成人民币仅2555元/吨,国内溢价23%,小麦更为夸张,国际价格只有国内价格的不到一半。

  这第2点问题,其实还是上面第1点问题的延伸,因为过剩或者不足的两级分化问题,导致了市场价格的倒挂,农业投入资源的错配产生,所以可以放在一起来看投资机会。

  根据统计,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十三年聚焦农业,多数情况下市场对一号文件预期都推动农业板块掀起一轮行情。现代农业、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三方面,推动农业板块上扬。

  投资者不妨从农业高端机械、灌溉机械、科技粮食种业培植、精细农业化工等行业中,寻找跨年度投资机会。在具备了规模化经营的条件下,高端农机、农业信息化、新型化肥、节水灌溉等领域。这才是一个更全面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向,也是未来较为确定的投资机会。

  1) 高端农机

  工信部、农业部、发改委去年12月22日联合发布的《农机装备发展行动方案(2016-2025)》中也提出目标:2020年我国农机装备品种达到5000种左右;关键零部件自给率达到50%左右;重点农机产品可靠性较“十二五”提升50%以上;在重点主机产品、关键零部件领域分别形成2-3个知名品牌;全国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8%。

  国家对农业机械的扶持力度仍将进一步加大,而近期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当中,将农业机械上升到十大战略之一也充分显示了这一点。随着农村金融环境的改善、市场自发式需求的崛起、补贴金额也仍有望重回增长通道,行业增速有望重回15%-20%的较高增速水平当中。

  而A股上市公司里面,主营农用机械的上市公司不多,而真正形成规模化的专业类公司,主要有吉峰农机、一拖股份、星光农机等。预计大型高端农机和机械化率较低领域的农业机械将最受益于农业供给侧改革,建议关注行业龙头一拖股份、调整较为充分的星光农机、积极发展植保无人机的隆鑫通用。

  2)农业信息化

  我国农业现代化,先后经历了水利化、工业化、机械化,下一步将是精准化、智能化。美国的小麦种植物联网渗透率已经达到39%,农场渗透率达80%;日本老龄化社会倒逼其进入了农业机器人时代,而我国的农业物联网还处在试验和示范的阶段,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将有很大提升空间。

  具体来说,农业信息化可分为:农业管理信息化、生产信息化、服务信息化、消费信息化、土地确权和食品安全六大方向。

  从投资角度看,优选四类公司:

  一是关注布局食品安全溯源平台的华宇软件和信息发展;

  二是关注农业消费信息化的大北农、农产品、辉隆股份、吉峰农机。

  三是致力于用信息化手段服务三农的软件企业,如智慧农业(000816)、神州信息(000555);

  四是关注现有业务层面积极在上下游整合,加快农技服务布局的企业,如农发种业(600313)、辉隆股份(002556)等。

  3)新型化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未来,农业将会更加强调产出质量。当前我国化肥浪费严重,平均利用率约为30%,远低于发达国家55%的水平。作为农作物的粮食,肥料也将面临升级,更加专用、高效、环保,侧重提升农产品品质。

  复合肥龙头这几年纷纷,推出了缓控释肥、硝基肥、水溶肥、作物专用肥、配方肥、生物肥、有机肥等新型肥料,并针对种植大户和农场主的特殊要求开始提供测土配方施肥,联合种子、农药、农机等公司提供一体化农资,提供农业金融服务,提供粮食收购、仓储及贸易服务。

  看好复合肥行业龙头:金正大、史丹利、新洋丰。

  4)节水灌溉

  高效节水灌溉是每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都会提到的一个重点方向,2016年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把农业节水作为方向性、战略性大事来抓。高效节水灌溉设施对效率的提升十分明显:1、提升产量30%~50%,2、节约用水50%~80%,3、同时还节约人力资本。

  测算“十三五”新增节水灌溉将达到1亿亩,每年约2000万亩。农业供给侧改革将从三方面支持节水灌溉行业:1、政策上加快推进,2、规模经营比例增加提升高效节水灌溉需求,3、节水灌溉向智慧化方向升级。重点关注:京蓝科技和新天科技。

  最后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根据昨晚一号文件出台之后,今天市场表现观察后期强势品种。如下图看今天上午农林牧渔板块里面,主要还是种业类上市公司涨幅较好,这点要注意!

  三、 土地流转,这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土地流转是进行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基础,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必由之路,所以2017年农村土地流转会加速推行,成为农业供应侧改革的有力推手。

  土地的流转将带来土地价值的重估,土地流转是整合农村零散土地、形成规模化经营、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拥有大量土地资源的企业将受益于改革的推进。另外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国家试点及地方试点工作从2012年在全国相继开展,今明两年是高峰,参与土地确权的相关公司同样受益。

  可流转土地和土地储备排行榜(面积由小到大)

  康达尔 000048 :面积暂未查证;司在深圳宝安区西乡、沙井有两个从工业用地转商业用地,预计今年进入开发阶段。

  众和股份 002070 :149亩;控股子公司厦门华印149亩的厂区,被纳入国有建设用地自行改造政策区划定范围。

  中国武夷 000797 :600亩;公告承认拥有通州600亩土地(估值过百亿)

  广州浪奇 000523 : 共680亩;待收储土地180亩(报道最高可获补偿收入60亿元),南沙新基地500亩。

  罗顿发展 600209 :1800亩;公司在2002年买到了位于海南博鳌万泉河侧大灵湖规划区1800余亩土地的使用权。

  爱仕达 002403 : 1809亩;温岭老厂246亩等待收储中(可获补偿收入15-18亿元),新买土地:温岭643亩,嘉善一期300亩二期300亩,湖北安陆320亩。

  京投银泰600683:2150亩;公司全资子公司潭柘投资拥有潭柘寺镇约2150亩土地。

  广州药业600332:2400亩;合并白云山,旧城改造。

  中华企业600675 :4655亩;中华企业坐拥崇明岛4655亩土地储备。

  罗牛山 000735 :11014亩;罗牛山及控股子公司合计持有土地11014.48亩,其中,农业用地9615.11 亩,商住用地666.46 亩,其他建设用地732.91亩。

  辉隆股份 002556 :14000亩;已流转得到安徽滁州1.4万亩土地承包权,期限15年。目前,公司正利用承租土地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海南橡胶 601118:11788500亩土地。海南省城镇化规化明确规定:海南橡胶的土地是可以流转的;海南橡胶的董秘明确说海南橡胶有11788500亩土地。是目前真正的流转土地之王。

  建议关注受益于土地价值重估较大的北大荒、海南橡胶、象屿股份、辉隆股份,以及受益于土地确权的神州信息、超图软件。

  综合而言,A股历史上,每年由于农村工作经济会议,一号文件公布以及春节期间季节因素导致的价格上涨,农业板块一般在每年年底及第二年年初这段时间,市场表现都不会很差,但随后一年里面归于平淡无奇的机率很高。 -- 这也是现在投资者的顾虑。

  但今年不同,加上2017年“新元素 -- 农业供给侧”的出现,今年农林牧渔板块的投资机会会更多,投资确定性更高。

business.sohu.com true 摩尔金融 https://business.sohu.com/20170206/n480006618.shtml report 11312 备受期待的中央一号文件昨日发布,历年来中央一号文件关注的重点都是“三农”问题,此次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业内把2016年称为是“农业供给侧结构
商业周刊/中文版

商业周刊/中文版

以洞见和趣味服务于以新商业领袖为主的全球化新经济时代读者

面包财经

面包财经

为价值而生 | 原创 | 深度

和讯网

和讯网

新媒体的实践者、研究者和批判者。

今日全球头条

今日全球头条

全球市场,深度解读,就在凤凰iMarkets

谁谁谁

谁谁谁

金融小故事,有趣又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