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狐财经思想库 > 思想库观点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产业 | 财经人物

中国尚未实现“智”造 制造业转型升级不能一蹴而就

来源:搜狐财经
  • 手机看新闻

  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已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国制造”正在向“中国智造”升级。3月1日,由中国新闻社财经新媒体中新经纬主办的“财经中国V论坛:中国‘智’造新机遇”在北京举行。多位与会专家畅谈其中的机遇与挑战。

  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未来五年中国要打造五个支柱性的高科技产业,引领产业结构的调整转型升级。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徐洪才看来,中国制造业已经开始迈向中高端。“中国制造2025要通过十年的努力来推动中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互联网+’发展战略对我们传统行业的改造,将全面释放经济发展的潜力。”徐洪才补充道。

  然而在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张燕生看来,中国虽为大国经济,但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学习的却是小国经济的模式,也就是组装。“一直到今天,中国的对外贸易,中国的出口,有三分之一是组装产生的。”因此,“中国从组装到制造,从制造到创新,我自己的看法是现在还谈不上智造”

  张燕生指出,要实现转型,就必须“要从代工到自主,要从农民工到工匠,要从山寨到创新。”如果说我们仅仅是在消费端,在需求端,仅仅是替代效益、转移效益,那么互联网+,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是不可能产生真正的推动全要素生产力增长的效应。因此中国制造面临的,实际上是一个全球性的挑战。张燕生进一步指出,转型过程中有两个发动机,一是双创,二是双公。不能把创新及工匠精神培养的责任都交给企业和市场。政府也应该承担起各自的责任。

  中国“智”造不是要替代和完全否认中国制造!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首先鲜明的指出,必须要对自己的人口、国情以及我们的复杂社会现状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不能幻想说变成了去工业化,彻底告别密集制造业。

  王文认为,因为推行中国“智”造,我们要告别世界工厂,要跟世界工厂说再见,这个说法可能过于乐观,也过于脱离目前的实际。他表示,不要忘记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不要忘记中国制造在过去的三十多年、四十多年,甚至是半个多世纪对于中国的发展立下的汗马功劳。

  “现在对海外投资形势有两个基本判断,一是中国已经是一个对外投资的大国,二是‘十三五’时期是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黄金机遇期。”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全球化》副总编王晓红如是说。

  王晓红认为,要把握海外投资的机遇期,第一,要走出去,融入本土,成为一个真正的当地企业。第二,还要发挥民营企业优势,要把战略重心从国企向民企转变。第三,中企海外并购要考虑到拓展空间,欧洲和美国拥有先进技术,高新企业可以将欧美作为重要的投资区域。第四,要考虑到“一带一路”给投资带来的机遇。第五,自贸区也会拓展高技术投资的空间。

  而对于我们的服务贸易如何提升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这一问题,商务部国际经济贸易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认为,中国要从制造业大国走向制造业强国,单独依靠货物贸易是难以支撑的。要进而走向贸易强国,一定要两条腿走路,相互支撑,制造业强大了,配套服务业一定要跟上。比如,中国的高精尖制造业如果配套服务很落后,一样卖不出去。比如科技含量比较高的IT产品,配套产品也要跟得上。

  白明强调称要支持一部分产业在局部领域率先取得优势,从小局部再发展到大局部,逐步使中国在国际分工上取得新的站位。中国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是大方向,但并不是一蹴而就,要一步步来,循序渐进。

business.sohu.com true 搜狐财经 https://business.sohu.com/20170302/n482160225.shtml report 1546 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已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国制造”正在向“中国智造”升级。3月1日,由中国新闻社财经新媒体中新经纬主办的“财经中国V论坛:中国‘
(责任编辑:单秀巧 UF011)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