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
> 宏观

陈甬军详解一带一路背后投资机会:如同一个富矿

易读财经 阅读(0) 评论()

  文/ 钟慧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2017年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陈甬军教授接受搜狐财经专访表示,“一带一路”并不是一个政治口号,而是个经济战略,那就是可以互利双赢。他表示,“一带一路”本身是个富矿,企业应该重视“一带一路”这个大战略,从自己实际出发,抓住里面投资机会。他也警告表示,“一带一路”并不是要大家一窝蜂出去,具体做时要根据轻重缓急,因地制宜进行项目选择。

  






图为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陈甬军教授

  以下为搜狐财经专访陈甬军教授实录:

  搜狐财经:5月14-15日在北京召开了“一带一路”峰会,习近平主席峰会上做了主题演讲,您觉讲话里最大亮点在哪里?

  陈甬军:习近平主席峰会上主题演讲,前面讲了十六个字,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互利共赢”四个字。他讲出了“一带一路”的经济本质,他把历史上的丝路精神提炼出来,继续在新时代里发挥,我觉得这是最亮点。

  搜狐财经:您认为“一带一路”的经济本质是什么?

  陈甬军:“一带一路”我认为总体上是个经济战略,战略里最核心的是经济本质。经济本质是互利双赢,或者互利共赢。

  “一带一路”这个经济本质是客观存在的,过去我们一些企业和老百姓认为“一带一路”是个政治口号,其实一带一路就是一个全新商业模式,或者说就是个交易,交易需要双方有利。

  中国有富裕生产能力、外汇存款、中高端技术,其他国家需要基础设施,这样双方供求结合,中国产能走出去,中国企业可以得到平均利润,其他国家和中国合作建设以后,利用中国资金和技术建设基础设施,促进本国发展,这些基础设施永远留在这个国家,为他经济发展服务,他的工程人员技术也得到提高,他们也得到好处。他们用自己今后收益归还中国帮助建设的贷款。理论上这个回路就可以走通。

  搜狐财经:“一带一路”从习近平主席提出来以后,参与国家越来越多,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您觉得主要原因是什么?

  陈甬军:中国提供了一带一路这个公共产品倡议,当然这对中国本身也是有益的,这个我们无可讳言。世界各国人民如果享用了这个公共产品,都可以得到自己的利益。就如一开始是七八个人的小合唱,现在变成大合唱。本次一带一路峰会为什么这么多人跑到北京来?“一带一路”本身是个富矿。怎么挖?什么时候挖?挖什么东西?情况很复杂,需要观察和思考,所以这么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大家都先来看看习主席怎么讲的,中国怎么进一步做打算的,共同把这个事做好,不排除有些国家先观察观察,看看再说。

  搜狐财经:美国成立了“一带一路”工作组,准备参加一带一路计划,你如何看待这一动作?

  陈甬军:“一带一路”有内在盈利机制。中国的生产能力和那些发展中国家基础需求结合起来,双方可以合作共赢。北美工业强国、欧洲工业强国也可以利用自己技术优势和中国的建设能力与资金相结合,与发展中国家合作搞基础设施,大家组成个混合公司,都能获利。 但要享受到这个红利,需要大家合作开放、精诚团结,同舟共济。

  搜狐财经: 有人担心一带一路沿线有些国家政局不稳,政权更迭时有发生,万一他们政局不稳,我们现在投资这么钱和项目怎么办?能收回来吗?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陈甬军:这个问题确实存在,这就要求我们做项目时要做可行性分析。并不是说“一带一路”有这么好的盈利机制,大家就一窝蜂出去,党和国家也不是这个意思。这需要走出去时要对目的地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情况进行严密分析。包括政局是否稳定、社会民众习惯、文化传统等等都要做详细分析,才能够做这个项目。

  不适合的条件和项目我们可以不做、可以以后再说。国家没有说要全部冲出去做,理论上我们先计划,具体做时要根据轻重缓急、因地制宜进行项目选择和时间合理安排。

  搜狐财经:之前有美国智库提到,一些中亚地方的“一带一路”投资可能会有三成以上亏损。“一带一路”又主要是投基建,回报周期并不会很短,您怎么看待一带一路的盈利模式?

  陈甬军:一带一路重点是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投资大,建设周期和盈利周期比较长,还债的周期更长。现在三、四年时间不能说哪一个项目马上盈利。根据过去经验来看,基础设施对国家经济建设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理论上可以通过基础设施本身,如高速公路收费,火电厂发电以后电费收入还原来建的费用。 另外还有一部分社会性基础设施,可以通过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税基扩大和GDP扩大以后税收增加了,以增加税收偿还。

  一带一路刚刚展开三四年时间,很多项目也在刚刚建设,不可能马上盈利,这需要一个周期。

  搜狐财经:“一带一路”实施四年来,取得一系列成果,比如贸易数据比较亮眼,您认为“一带一路”会对中国贸易带来多大增量?

  陈甬军:这几年我们对“一带一路”沿线货物贸易每年大概一万亿美元左右。习主席在峰会上提到,2014年至2016年,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总额超过3万亿美元。这和我们掌握的数字差不多,每年平均大概7万亿人民币。

  我们预测十年后,沿线国家货物贸易(还不包括服务贸易),一年贸易额将达到3.2万亿美元,将会是当前的3倍。

  搜狐财经:为什么您估计贸易金额能增加这么多?

  陈甬军:这很正常,比如中欧班列开起来,沿线交换就会增加。以前我们主要同欧美等发达国贸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低。未来如果基础设施打通以后,沿线交通方便,服务贸易就会上去。另有一些是服从于投资的,如搞了项目,他们进口我们的基建产品;我们也可能会进口他们很多矿产品,这一块儿也上去了。

  搜狐财经:“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哪些和中国的贸易更密切一些?

  陈甬军:现在贸易密切的国家里,中亚有乌兹别克斯坦、东欧十六国。他们政局相对稳定,贸易量会相对上去,中东几个国家政局不稳定,还有战争,这些差一些。海上丝绸之路里面,东盟十国原来传统的经贸往来本来就比较密切,将来会进一步增加。如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这些都会有比较大的增加。

  搜狐财经:投资上,您估算会给中国的投资带来多大的增量?

  陈甬军: 习主席发表了一个数字,2014年至2016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累计超过500亿美元。我认为“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开过以后,今年和明年纯粹的项目投资会达到400—500亿美元的投资额。

  搜狐财经:我们现在“一带一路”投资大方向主要有哪些?

  陈甬军:大的方向主要是基础设施建设,高速公路、铁路、港口、机场、电站、城市基础设施,配电系统,污水厂等等。基础设施建设能起了引导性作用。

  搜狐财经:建设一带一路需要资金,国资委主任肖亚庆最近提到企业建设一带一路资金来源,一是企业自筹,二是是来自于丝路基金,亚投行等等,您认为还有哪些渠道可以扩大资金支持?

  陈甬军: 带动民间资本投资。民间资本在中国有很大的量,这块应该重视。民间资本要走出去的话比较看重投资方向及投资安全性。一个项目出来后,最好由亚投行、国家开发银行、丝路基金先投,起引导性作用。如果这些机构先投资了,民间资本就认为比较安全,这个资金缺口就可以跟上,今后可以一起获得回报。我们需要解决具体的机制和办法。

  其次,地方政府也有各种各样资金渠道,他们也是解决资金问题的一个方法。这也需要政策要落地,保证他们资金回报和参与投资的渠道。

  另外,各种项目、央企项目和一般民间资本项目可以实行混合投资,以PPP方式结合起来投一个项目。只要项目盈利条件好,还款把握大,我就觉得这个资金来源不成问题。

  搜狐财经:我们注意到一带一路的投资现在以央企为主,民企如何才能进入?

  陈甬军:为什么央企在前面?一带一路对国际化程度要求也比较高,央企有这个优势。过去很多民企一是在观望,二是苦于没有门可入,这个状况需要改变。发改委、商务部需要调整机制来解决这个问题。

  搜狐财经:你觉得“一带一路”上需要注意的风险有哪些?

  陈甬军:思想认识上,国内两种观点要克服。

  一种是速胜论,认为马上可以获得成功,国内一部分人认为一带一路战略很好,但出现一点点问题就很急躁,说怎么会这样。这是不可取的。“一带一路”是长期战略,基础设施建设周期长,整个儿项目做出来没有十几年时间难完成。我们在国外跟别人合作,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问题矛盾会比较多,不会像国内那么快就做完一件事。

  另一观点是“一带一路”不可能成功,也就是一个口号。这是不正确的。“一带一路”本身是建立在经济分析基础上的。我们有供给那边有需求,这个基础我是客观存在的、很厚实的。我们做的时候要一步步做,克服政治风险、市场风险、道德风险,还有我们人才、信息、技术问题。

  另外我们需要软力量助推。现在要做舆论宣传、理论研究、文化传播,在思想上沟通起来,让大家意识到这是对大家有力的事情。

  “一带一路”从提出来到现在已有四年时间,已取得很大成绩。中国对外开放以来也遇到了很多问题。现在回过头看,中国已变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一带一路也是这样一个过程,不是一帆风顺,也不会马上就会失败,他在曲折中前进,最后取得我们在原来计划之外很多的效果。

  搜狐财经: 一带一路给中国企业带来哪些机遇?

  陈甬军:企业要认识到“一带一路”是国家因势利导推出的一大战略。就如同国家搭了“一带一路”舞台,各部委出台了很多政策,他们就像这个舞台上的灯光和装饰。表演者就是企业家,怎么表演要看企业家的功力了。

  企业家要练内功,如何跟国外谈判,克服文化差异,本地民众怎么跟他沟通...都是企业家要解决的问题。企业可以跟着先去学先考察,结合自己产业和经验可以采取不同的策略。忽视“一带一路”,你根本不是活在中国,但是有了“一带一路”,急于表现太冒进也不好。

  搜狐财经: 历史上有没有和中国“一带一路”的相近的战略可以参照?

  陈甬军:马歇尔计划是比较接近于一带一路,但也有很大不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美国把本国的服装、鞋帽,各种轻工产品赊给德国、法国、英国,帮助他们从战后走出来,待他们经济发展后赚钱还给美国。马歇尔计划做了四年,做得比较成功,钱全部还掉了。

  马歇尔计划和一带一路最大差别,马歇尔投放国家是有界限和政治倾向的。东欧那些同样需要消费品的社会主义国家等等都拿不到美国援助。美国主要是培植那些同盟国家,战后为跟苏联冷战做准备。

  习主席在峰会上也讲了,“一带一路”不分任何国家,任何宗教,任何文化差异,只要认同“一带一路”,只要双方互利共赢,大家都可以参加。并没有说哪些国家不可能,这是最大的差异。

  马歇尔计划值得我们学习的是如何紧密的组织。马歇尔计划里那些国家长期有市场经济文化,法制水平比较高。他认为既然是借的,比如100万民生消费品,我肯定要把100万还给人家,不还我心里不安。

  很多发展中国家差异大,市场经济和道德水平法制水平都有差异,建了这个电站30亿,能不能还掉,不是那么有把握。

  习主席去年七一讲话里谈到把“一带一路”作为国际合作项目。这是个全新商业模式,我们要长期坚持这种观点,时间久了他们自然就认为中国不是援助,而是交易。我们要培养这个文化。

  搜狐财经:“一带一路”给普通人带来哪些机会或便利?

  陈甬军:从各种角度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到各个阶层的生活。

  第一,对年轻人来说,“一带一路”带来广阔舞台,年轻人可以对他人生进行规划,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工作。

  第二,可以从事“一带一路”相关的服务行业。“一带一路”实际上是很广泛的概念,比如教育产业、文化产业,把国外的资源引进到中国。

  第三,对于普通人来说,过去我们对“一带一路”很多国家不了解,现在我们有更多机会了。如中东国家产品中国过去进口少,现在随着交流越来越多,普通民众都能享受“一带一路”带来的变化。

  陈甬军简介:

  陈甬军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家重点学科产业经济学学科带头人、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business.sohu.com true 易读财经 https://business.sohu.com/20170518/n493455240.shtml report 6381 文/钟慧“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2017年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陈甬军教授接受搜狐财经专访表示,“一带一
最后修改于2017-05-18 10:32:32 阅读(0)
商业周刊/中文版

商业周刊/中文版

以洞见和趣味服务于以新商业领袖为主的全球化新经济时代读者

面包财经

面包财经

为价值而生 | 原创 | 深度

和讯网

和讯网

新媒体的实践者、研究者和批判者。

今日全球头条

今日全球头条

全球市场,深度解读,就在凤凰iMarkets

谁谁谁

谁谁谁

金融小故事,有趣又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