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

观察丨叫停通道业务:资管业务影响几何

  记者观察

(资料图片)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龙昊

  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背景下,通道业务被正式叫停。在5月19日的中国证监会例会上,新闻发言人张晓军表示,证券基金管理机构“不得存在让渡管理责任的通道业务”。

  这也是证监会层面首提全面禁止通道业务。市场普遍认为,此举不仅有效降低金融风险,也将改变资管业务生态现状。

  扩张与风险并进

  华创证券解释称,所谓通道业务,是指通道方发行产品进行融资并收取通道费用,融资方得到融资的过程。但通常会有杠杆操作,实际投资方享受杠杆的收益和风险。

  通道业务起源是因为资金方因各种原因不得直接投资项目方,而借助通道进行间接投资。近年来,随着通道业务模式不断创新,银信合作、银基合作、银证合作、银证信合作、银信基合作层出不穷,通道业务应用范围不断扩容,也为资管业务规模迅猛扩张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与此同时,也加大了金融风险。“一个基金子公司1个亿左右的净资本,而资产规模已经达到8000多亿元;如果子公司出问题,会引发基金公司风险,最后受损失的就是基金持有人。”在2016年的一个内部会议上,监管层领导举了这样一个典型案例。

  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基金专户只是作为通道存在,某些基金专户竟沦为操纵市场的工具。

  监管趋严,通道业务将消亡

  从信托、券商到保险,再到基金公司,借助这些“通道”,银行大幅放大了原本有限的贷款额度,迅速膨胀的“通道业务”规模引起了监管层的警惕。

  2015年以后监管层在不同场合提出资管机构应该重视主动管理,降低通道业务规模,但由于市场需求和券商等机构的排名压力,使得通道业务继续发展。

  2016年7月在证监会举办的相关培训会上,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超就明确指出,通道业务早晚是要消亡的,不是资产管理业务的重点。现阶段给予一定的缓冲期。

  今年2月21日,市场传出消息:由一行三会等多个部门起草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拟对资管产品按照同类产品统一规则方式进行统一监管,核心要点包括消除产品嵌套、限制通道业务、统一杠杆比例等。

  此次“证监会明确不得从事让渡管理责任的通道业务,是全面监管思路的延续,从出台的时间点上我们并没有认为超出预期。从力度上讲,还是认为力度偏大。但是也表明了监管层的态度。”在5月21日国金证券的电话会议上,有券商机构金融部总经理认为,未来5—6个月有明显效果,未来2—3年逐渐消亡。

  将对资管能力带来考验

  2016年,长江证券集合、定向和专项业务合计规模突破千亿大关,达到1045.82亿元,同比大增64.28%。其中,以通道为主的定向业务,规模大增109%,达495.23亿元;其次是集合业务,规模增长41.61%,达522.32亿元;相比前两大业务大增,专项业务却出现了8.23%的下滑,至28.27亿元,而2015年时,该业务实现了翻倍增长。数据还显示,即使定向业务净收入实现近7倍的增长,但占比却不到两成。

  过度依赖通道业务并不利于资管能力的提升与可持续发展。有业内人士表示,由于目前通道业务形式相对成熟,业务规模大、项目又来自关联方,一些机构在实施过程中要求并没有那么严格。并且通道方根本没必要沉下心做项目评估、做尽职调研。

  显然这是一种虚假繁荣。

  “近年兴起的机构业务方面,通道业务占据着不小的比例,但未能充分体现基金公司主动管理的优势,随着金融监管协调加强和监管的趋严,制度套利行为等外生增长模式有可能很快失去市场。”博时基金董事长张光华也表示。

  回归主动管理成为监管的大方向,提升主动管理能力才是资管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高珂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s://www.cet.com.cn

business.sohu.com true 搜狐媒体平台 https://business.sohu.com/20170523/n494101120.shtml report 2939 记者观察(资料图片)■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龙昊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背景下,通道业务被正式叫停。在5月19日的中国证监会例会上,新闻发言人张晓军表示,证券基金管理机
商业周刊/中文版

商业周刊/中文版

以洞见和趣味服务于以新商业领袖为主的全球化新经济时代读者

面包财经

面包财经

为价值而生 | 原创 | 深度

和讯网

和讯网

新媒体的实践者、研究者和批判者。

今日全球头条

今日全球头条

全球市场,深度解读,就在凤凰iMarkets

谁谁谁

谁谁谁

金融小故事,有趣又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