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黑色系期货大涨,债市全日承压,国债期货低开低走全线收跌。10年国债期货主力T1709跌0.37%;5年国债期货主力TF1709跌0.2%,均创5月26日以来新低。
本轮黑色系走势着实令市场吃惊,有交易员表示,近期国内商品价格明显上涨,引发市场对未来通胀或将再度上行,从而货币政策逐步收紧的担忧,市场情绪不佳。周一市场略有恐慌,除大宗商品期货外找不到别的影响因素,机构情绪较为谨慎。
关于涨价的理由,市场给出的答案很明确:供应受限+需求放量。供给方面,受环保检查和去产能影响,钢材品种产量受限,国内钢材品种库存已持续地位徘徊;需求方面,“新周期”的支持方方正证券任泽平认为,三季度国内经济需求韧性强,产能出清环保压力推涨周期品。
流动性方面,7月末由于缴税缴准因素造成短期资金面压力上升,央行相应增加公开市场投放予以对冲,跨月后流动性即趋于平稳。总体来看,7月份在央行呵护下,资金面较市场预期更为平稳。申万宏源宏观研报认为,8月份外在冲击因素较少,资金面整体波澜不惊,央行或将逐步回笼前期维稳所释放的流动性,从“填谷”转向“削峰”。
就当下的经济基本面情况来看,需求仍然非常稳定,如果央行在三季度放松流动性,兴证固收分析师唐跃认为,那四季度经济下行的压力会继续变小。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商品上涨更多的来自于供给侧的收缩,但前提仍然是实体的流动性环境保持平稳和总需求稳定,因此如果货币与信用环境稳定,那商品价格的坚挺可能会超出预期,如果企业在价格的影响下开启补库存的需求,那债市面临的基本面压力在中期将是比较大的。
就监管政策方面,从金融工作会议和其他重要会议,所传递出来的政策的基调来看,政策的基调大概率还是偏紧的。
唐跃同时指出,金融监管大概率没有结束,而且政策加强了实体经济去杠杆的表述,这对债市实质上意味着以下三点:
1)金融机构的去杠杆是没有结束的。尽管央行会保持货币政策稳定,但这并不是给金融机构加杠杆用的,流动性环境仍然会有波动。
2)实体去杠杆的推进对信用市场是不利的,很可能对信用风险进行重定价。当前信用利差偏低的格局大概率难以持续。
3)中长期来看,由于金融强监管和实体去杠杆(房地产市场和地方政府债务等)等措施的推进,总需求将面临下滑的压力,金融机构的风险偏好也会下降,这将对债市走强形成非常有利的支撑。
尽管货币政策稳定,但流动性冲击可能还没有结束”+“实体去杠杆,信用风险重定价”,未来一段时间,市场的不确定性在增强,债券市场的波动可能明显放大。短期可能是基本面和流动性宽松预期修正导致利率债收益率回落动力不足,甚至震荡上行,而之后可能要关注金融强监管和实体去杠杆等因素导致的信用利差走阔和信用债收益率回升的可能。
不过伴随着金融强监管的落地和政策推动实体去杠杆的效果的显现之后,债市可能会真正迎来比较大的机会。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