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

韩会师:数据骗人还是舆论误导?人民币升值诡异吗?

  最近不少朋友询问,贬值预期到底是不是正在淡化?因为数据和新闻舆论让人感到很困惑。

  从数据上看,我国结售汇并未摆脱逆差格局,7月份外汇局公布的结售汇逆差规模仍然有155亿美元。在进出口保持顺差的情况下,结售汇持续逆差,这一般是贬值预期占主导的特征。可目前的主流舆论却是在关注人民币的强势前景,绝大多数的机构研报也已经转为看多人民币。到底是应该相信数据,还是相信舆论呢?毕竟舆论骗人可不是一次两次了。

  这还真不是一两句话能够说清楚的。

  首先,我们必须先搞清楚外汇局公布的银行结售汇数据的构成。

  以7月份数据为例,155亿美元的银行结售汇逆差由两部分构成:银行代客结售汇和银行自身结售汇。其中银行代客结售汇逆差63亿美元,银行自身结售汇逆差92亿美元。

  银行自身结售汇主要涉及银行对外的股息、红利支付,海外利润的汇回,以及为海外分行注入的资本金等等,这部分结售汇和升贬值预期关系不是很密切。

  黄金投资者通过银行进行的黄金出售与购买行为也会导致外汇买卖,这种黄金买卖行为导致的结售汇操作也统计在“银行自身结售汇”项目里。由于黄金买卖经常发生,而且规模较大,所以在多数时间里,影响“银行自身结售汇”数据波动的主要因素是国际金价的波动,这种波动和黄金市场的波动关系密切,和人民币升贬值预期无直接关系。

  所以总体上看,虽然7月155亿美元的结售汇逆差总量不小,但其中92亿是银行自身结售汇贡献的。从这一点看,市场实际的贬值预期应该比结售汇数据表现出来的小。

  我们再看63亿美元的银行代客结售汇逆差,它是由7月当月发生额衍生合约当月履约额两部分构成的。简单讲就是,如果客户在3月份和银行签署的远期结售汇合约在7月履约了,那么这笔履约的交易就要计算在7月的银行代客结售汇数据里。但是很明显,这些履约数据和7月当月的市场情绪是无关的。而7月的银行代客结售汇63亿美元的逆差当中,笔者测算大约有37亿美元的逆差是远期合约履约造成的。

  扣除掉37亿美元履约数据的干扰,7月份当月新增交易导致的银行代客结售汇逆差只有26亿美元。换句话说,在外汇局公布的155亿美元结售汇逆差当中,与市场预期关系密切的其实只有26亿。

  还有一个问题需要指出,外汇局公布的155亿美元银行结售汇逆差数据中,并不包括当月新增的远期结售汇签约数据,远期结售汇数据是单独公布的。而7月份当月发生的远期结售汇实现了26亿美元的顺差。笔者在此前的文章中多次指出,远期结售汇数据对市场情绪的反映是最为直接的。

  将银行代客当月新增的即期结售汇和远期结售汇差额相加,结果为零,这是2015年以来首次出现的情况。可见最直观反映企业和民众个人情绪的银行代客结售汇数据是比较乐观的。

  对外汇市场术语了解不多的朋友如果觉得难以理解上述文字,您可以这样简单理解:在2017年7月,我国居民个人和企业在银行办理的结售汇业务量是基本相等的。

  当然,在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仍然维持顺差的情况下,代客结售汇恢复平衡并不能说明升值预期已经占据主导,但这至少是个乐观预期抬头的证据。

  不少对人民币忧心忡忡的朋友给笔者留言,对结售汇数据能否真实反映市场情绪表示怀疑,甚至是深刻怀疑。其疑点大多集中于国家对违规海外投资的打击究竟多大程度上人为降低了境内的购汇压力。

  不可否认,国家今年加强了对外投资的监管力度,直接投资这一比较容易令资金出境的渠道受到较大制约,这的确对降低国内的购汇压力有帮助。但如果就此得出人民币贬值压力下降是政府打击对外投资所致,进而得出人民币潜在贬值压力并未降低的结论也是有欠公允的。

  既然企业的结售汇数据有些模糊不清,那么我们不妨把目光换到个人市场,看看普通民众的心理变化。

  我国并不公布居民个人结售汇数据,但我以借助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旅游项目借方数据(可以粗略理解为对外支付额)对民众个人的情绪波动进行大致的判断。

  之所以选择旅游项目,是因为这个项目的数据变化主要是个人支出主导,而且出国旅游绝大部分会涉及到购汇,而且国内的普通个人在银行购买外汇时,除了明确的支付海外学费、移民等用途之外,大多被记录在旅游项目下。

  2014年人民币启动贬值,当年旅游项下对外支出飙升83%,而此前年份增长幅度一般不超过30%,不难看出中国老百姓对汇率波动的敏感性。2015和2016年,旅游项下对外支出绝对规模维持高位,但在高基数下,增速下滑,分别为25%和12%。

  但2017年情况骤变。今年上半年,旅游项下对外支出同比萎缩了16%,同期对外直接投资同比萎缩了67%。

  与对外直接投资相比,个人购汇受到的约束小得多,据笔者向各银行朋友了解以及个人购汇的实际感受,在5万美元额度内的个人购汇并未受到明显限制,只是需要多填写一张说明。所以,我们大体可以得出结论,民众个人对人民币的贬值预期在2017年应该是出现了明显的降温。

  有一点特别值得指出,我国个人购汇对外汇市场的直接冲击要远大于直接投资。2014-2017年上半年,旅游项下对外支出总规模是9876亿美元,而对外直接投资是5644亿美元(均采用国际收支口径),所以个人市场情绪的趋于平稳对于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意义重大。

  总体来看,对于当前人民币汇率市场的总体情绪,笔者认为不能简单用贬值预期上升、下降、消失等词汇轻易定性,可能比较客观的判断是:

  • 个人市场悲观情绪趋于缓解,企业层面出现分歧

  • 贬值预期虽然淡化,但升值预期尚未占据上风

  • 结售汇小幅逆差的格局有望延续,但阶段性小幅顺差对人民币的拉升作用将有望增强

business.sohu.com true 会师话市 https://business.sohu.com/20170822/n507814246.shtml report 3909 最近不少朋友询问,贬值预期到底是不是正在淡化?因为数据和新闻舆论让人感到很困惑。从数据上看,我国结售汇并未摆脱逆差格局,7月份外汇局公布的结售汇逆差规模仍然有1
商业周刊/中文版

商业周刊/中文版

以洞见和趣味服务于以新商业领袖为主的全球化新经济时代读者

面包财经

面包财经

为价值而生 | 原创 | 深度

和讯网

和讯网

新媒体的实践者、研究者和批判者。

今日全球头条

今日全球头条

全球市场,深度解读,就在凤凰iMarkets

谁谁谁

谁谁谁

金融小故事,有趣又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