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

铁路投资现缩减趋势,中国中车后市如何演绎?

港股解码 股价 阅读(0) 评论()

  港股解码,香港财华社王牌专栏,20年专注港股,金融名家齐聚,做最有深度的原创财经号。看完记得订阅、评论、点赞哦。

  接昨日文章《痛失纽约地铁超级订单,中国中车后市如何演绎?》,中国中车(01766.HK、601766.CN)股价自2017年10月打破水平直线,迎来上涨行情后,A股、H股股价在1月4日盘中双双创出阶段性新高,分别达12.85元/股、8.82港元/股,但这种高位运行态势并没有持续下去,此后几日A股、H股股价纷纷下挫,特别是H股,15日跌幅高达4.28%。不过随着后续资金出动,中车又迎来上涨拐点。

  中国中车H股股价走势

  但作为一家基建行业垄断性的动车制造企业,其业绩和宏观层面的投资一脉相连。进入2018年,铁路投资已显现出缩减趋势,中车业绩受影响是大概率事件,反映到资本市场,股价走势或许将不再那么好看。

  铁路投资首现缩减趋势,中车业绩受影响

  中国中车是全球规模最大、品种最全、技术领先的轨道交通装备供应商,业务范围涵盖铁路机车车辆、动车组与客车、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其产品特性决定了与生俱来的强垄断特征,竞争力不言而喻。但因为和基建领域挂钩,业绩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较大;并且需求方极为单一,几乎所有订单都来自中国铁路总公司(下称中铁总)一家。

  在此背景下,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安排就成了一把“索命飞刀”。

  经过多年高速发展后,我国铁路投资开始进入缩减周期。据中铁总1月2日召开的铁路工作会议披露,2018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仅安排7320亿元,其中国家铁路7020亿元。投产新线4000公里,其中高铁3500公里。较2017年的8000亿元,该计划首次大幅裁减680亿元,缩减比例8.5%。

  纵观近几年我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额情况,可以看出缩减已成为趋势。

  据中国公路网统计,2012-2017年间,全国铁路共完成投资额分别为6310亿元、6638亿元、8088亿元、8238亿元、8015亿元、8010亿元。其中,2012-2016年基本建设投资5215亿元、5328亿元、5513亿元、5925亿元、6412亿元,2017年额度尚未公布,预计在6500亿元左右。投产新线上,2013 年投产新线 5027公里,2014 年新开工项目66项,投产新线 8426公里;2015 年新开工项目61项,投产新线 9523公里;2016年新开工项目 46项,投产新线 3281公里。

  结合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此前公布的《铁路“十三五”发展规划》,“十三五”期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将达3.5万亿至3.8万亿元,要完成这一目标,铁路投资年均水平需要维持在8000亿元左右。而“十三五”前三年(2016-2018)的投资金额已达23345亿元,照此计算,2019、2020年年均最低投资5827.5亿元,最高年均投资7328.5亿元,最终投资金额多定格在两者区间,延续缩减基调。

  而中国中车目前的订单主要集中在中铁总一家,以昨日《痛失纽约地铁超级订单,中国中车后市如何演绎?》中中车2017年10-12签订的合同为例,来自中铁总及下属铁路局的合同金额占到所有合同金额的近60%。中铁总降低投资,势必要削减中车订单,如果中车不能拓展海外市场,业绩可能大幅缩水。

  中车海外订单骤降,后市如何演绎?

  2017年中车的海外业务可以说非常惨淡,截止2017年末签约量不足30亿美元,离年初设定的90亿元目标相去甚远,较2016年的81亿美元断崖式大跌,比之2015年70亿美元,2014年67亿元也“见绌”不少。

  细数几笔金额较大订单,2017年1月,美国马萨诸塞州捷运署向中国中车增购134辆新地铁列车,总价接近2.7亿美元;3月,中国中车在美国市场再下两城,分别与洛杉矶与费城签订了列车采购合同,金额分别为1.375亿美元左右和1.40亿美元;5月,中国中车击败了加拿大当地企业庞巴迪(Bombardier)成功中标加拿大蒙特利尔24辆通勤列车项目,项目金额5300万美元左右;12月与澳大利亚CarmichaelRailNetwork PtyLtd签订货车销售合同,金额约9.4亿元人民币的合同。和2016年中车仅中标一个芝加哥7000系地铁车辆采购项目,金额高达13.09亿美元的海外订单相比,缩水程度可见一般。

  从目前海外市场现状来看,需求不足、竞争加剧、贸易保护抬头都是中车所面临的困难。当下轨道交通制造行业,除了中车,日本日本百年制造业巨头川崎重工业、加拿大交通运输制造商庞巴迪、德国西门子与法国阿尔斯通铁路业务的结合体都是强劲对手。和中车相比,上述几家在经验、品牌影响力方面可能更有优势,中车除了技术实力,还需要从软文化方面努力;另外,长期以来的“质优价低”策略是中车海外市场拓展继续解决的最大问题。

  综合来看,铁路大规模投资的时代已经过去,国内轨道交通制造行业在高速发展十多年后,“天花板”已现,中车未来的增长点或主要来自海外市场。除了简单的产品输出,如何将海外业务转型升级为技术、产品、资本、服务的全要素输出,才是中车下一阶段的提升重点。

  作者:董虹

  编辑:徐冰莹

business.sohu.com true 港股解码 https://business.sohu.com/20180124/n529086332.shtml report 3168 港股解码,香港财华社王牌专栏,20年专注港股,金融名家齐聚,做最有深度的原创财经号。看完记得订阅、评论、点赞哦。接昨日文章《痛失纽约地铁超级订单,中国中车后市如
商业周刊/中文版

商业周刊/中文版

以洞见和趣味服务于以新商业领袖为主的全球化新经济时代读者

面包财经

面包财经

为价值而生 | 原创 | 深度

和讯网

和讯网

新媒体的实践者、研究者和批判者。

今日全球头条

今日全球头条

全球市场,深度解读,就在凤凰iMarkets

谁谁谁

谁谁谁

金融小故事,有趣又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