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

蚂蚁金服上市前再现百亿美元级融资 单季亏损7.2亿市场疑惑

由新加坡淡马锡等机构领衔将完成IPO前最后一次私募融资,该公司估值可能会超1500亿美元。但单季首报巨亏,显示出这个超级独角兽面临业务天花板后,转型不易

  

《投资时报》记者 宋希

当雷军正在为他的小米是否配得上1000亿美元估值与市场上种种质疑拼力一战时——这直接干系到港股上市价值100亿美元的融资最终会不会缩水;马云对自家蚂蚁金服的身价,却闭口不言。

作为中国超级独角兽企业的“扛把子”,无论是按2019年息前税后净利润乘以28倍的保守市盈率,还是用平均用户市值法,抑或传统的P/E倍数计算,1500亿美元、1597亿美元、1645亿美元的结论,近乎殊途同归。

对照一下银联吧,762亿元人民币的最新估值,甚至不足其十分之一。

5月11日彭博社的最新消息称,由新加坡淡马锡及美国华平投资领衔的机构投资者正在致力于蚂蚁金服大概率“H+A”上市前最后一轮私募融资。马云的开价——100亿美元。

从没有人怀疑蚂蚁s金服的实力,但要小心,强大无匹的阿喀琉斯会因那个倒霉的脚跟死于特洛伊人的普通一箭。事实上,当阿里巴巴于近日发布2018财年(从上一年的4月1日至第二年3月31日)第四季度(2018年1月1日至3月31日)财报后,人们才发现,原来“蚂蚁”也有打盹时。

或者说,蚂蚁金服并非如它刻意展示的那般“一骑绝尘”。

报告显示,蚂蚁金服2018财年四季度亏损7.2亿元。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彭博社测算,蚂蚁金服2018财年税前利润为91.08亿元(约14亿美元),同比增长65%,盈利能力丝毫不减。

这一反差不可避免引来市场猜测:“莫非蚂蚁金服上市前主动选择战略性亏损?”截至发稿前,上述说法尚未得到官方回应。

单季度亏损的原因,究竟是如蚂蚁金服官方解释的“加大了投入和布局以获取更多用户”所致,还是如市场所想,是金融监管加强后环境变化引发利润急速衰退?

一切,都显得扑朔迷离。

单季度亏损之谜

先来观察一下阿里巴巴的2018财年财报。从各项数据看,阿里巴巴不仅收获单季度内新增年度活跃消费者的最高增值,还创下自IPO以来最高年度收入增长及最高核心电商收入增长;此外,在阿里云、菜鸟网络、新零售、全球化等方面的布局也显示出稳健增长态势。正是缘于画风绝美的大背景,“独角兽”蚂蚁金服2018财年第四季度亏损7.2亿元的表现,才显得格外扎眼和不协调。

而蚂蚁金服2018财年税前利润较上年增长65%的事实与其四季度报亏同样,令不少人深感疑惑。

从相关数据不难判断,在投入和布局方面,蚂蚁金服近年来确实颇下功夫。全球化布局上,暂且不提之前的频繁动作,只近几个月,便已出击两次:一是2018年3月28日,宣布出资1.8亿美元购入巴基斯坦公司TMB45%股权;之后的4月26日又和孟加拉国移动支付公司bKash达成合作。

早在去年初,蚂蚁金服CEO井贤栋就曾向外界明确其科技公司定位,并承诺将不断打磨技术能力,成熟一个开放一个。此后,蚂蚁金服开始对外输出技术的步伐。在2017年10月11日的ATEC大会上,公司CTO程立正式对外介绍了“BASIC”战略,即Blockchain区块链、AI人工智能、Security安全、IOT物联网和Cloud金融云。

有一点可以肯定,为了维护目前在互金世界特别是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的领先地位,蚂蚁金服并不在意短期内为护城河投入更多资金,比如支付宝钱包即推出了用户增长计划,这也使得其针对新用户的补贴成本大幅上升。

随着移动支付市场竞争进入白热化,腾讯金融步步紧逼,京东金融也不甘落后,如何守住龙头地位——这是确保其逾1500亿美元估值的根本,已成为蚂蚁金服首要考虑的问题。

近年来,蚂蚁金服先是尝试通过社交方式撬动支付市场,但是与微信相比动手已然太晚,不得不在2017年10月宣布放弃;之后,其开始从商户和用户两端入手,在多个场景进行布局,并启动了一系列补贴优惠。比如,对用户直接采取鼓励金、双向红包等;或对商户采取余利宝、网商贷等借款方式。

据蚂蚁金服副总裁袁雷鸣透露,该公司投入大笔专项资金支持小商家推广和应用移动支付,仅以上两项直接和间接投入就达到100亿元。今年5月,支付宝又推出“码商成长计划”,除延续免费提现等既有投入之外,还计划在未来三年为码商提供1万亿元贷款额度支持。

马云素来强调“内外兼修”。据统计,蚂蚁金服近年来不仅投资了蘑菇租房,领投了哈罗单车10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还战略投资了快捷停车、佳都数据。同时,参与阿里巴巴收购饿了么,以及投资共享单车平台ofo。

仅2018年以来,蚂蚁金服的总投资额度在账面上已超过百亿美金。

某种意义上,马云已将过往仅由阿里巴巴集团层面进行的投资行动,切割为集团与蚂蚁金服两条线,或由后者独立出击,或成为整个集团对外资金输出布局的“侧翼”,

而这一切,自然是为了在巩固阿里生态圈价值体系的同时,赋予蚂蚁金服更大市场想象空间。

“去金融化”尝试

成立于2014年10月的蚂蚁金服,自诞生之日起便把成为资本市场“大象”当作目标。

2018年2月1日,阿里巴巴与蚂蚁金服联合宣布,根据2014年双方签署的战略协议,并经阿里巴巴董事会批准,阿里巴巴将通过一家中国子公司入股并获得蚂蚁金服33%的股权。

4月9日,蚂蚁金服又在官方微博发布马云致阿里与蚂蚁员工的内部公开信。信中显示,自当日起彭蕾卸任蚂蚁金服董事长一职,专注公司长期发展、全球化战略、人才培养和文化建设传承。井贤栋接任蚂蚁金服董事长同时兼任CEO。1972年出生的井贤栋拥有20余年的财务管理经验,更符合职业经理人的角色定位。

对于上述举动,外界猜测是为其上市铺路。只是,上市前该公司果真会主动选择战略性亏损?《投资时报》记者就此采访某业内人士,他表示,蚂蚁金服亏损与其发展战略及金融大环境有关,亏损“是结果不是目的”。

值得注意的信息还有,央行支付司副司长樊爽文近日在《中国支付清算行业运行报告(2018)》发布会上表示,“特别是市场上一些大的机构,不能以为自己‘大而不能倒、大而不能管’,‘对自己有利的(规则)就遵守,对需要调整的就不能执行’”。此外,有外媒报道称,监管机构正在起草金融控股公司管理细则,要求蚂蚁金服必须向央行申请金融控股公司牌照。目前,蚂蚁金服对此并未正面回应。

不过据了解,在强监管背景下蚂蚁金服已开始进行“去金融化”尝试。但是,对于一家以金融支付起家的公司,“去金融化”谈何容易,这一过程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某些金融业务,比如蚂蚁花呗与蚂蚁借呗。

天花板逐渐显现,这或许也是造成2018财年第四季度亏损的原因之一。

彭博社刊文称,监督收紧的时机正值蚂蚁金服特别敏感的时刻。该公司正在敲定一笔价值100亿美元的融资,并可能很快启动IPO。与此同时,该公司也面临腾讯日益激烈的竞争,而且在1月放弃收购速汇金(美国汇款公司MoneyGram International)的交易之后,其国际扩张前景更加不确定。

business.sohu.com true 搜狐媒体平台 https://business.sohu.com/20180517/n537931948.shtml report 4500 由新加坡淡马锡等机构领衔将完成IPO前最后一次私募融资,该公司估值可能会超1500亿美元。但单季首报巨亏,显示出这个超级独角兽面临业务天花板后,转型不易《投资时
商业周刊/中文版

商业周刊/中文版

以洞见和趣味服务于以新商业领袖为主的全球化新经济时代读者

面包财经

面包财经

为价值而生 | 原创 | 深度

和讯网

和讯网

新媒体的实践者、研究者和批判者。

今日全球头条

今日全球头条

全球市场,深度解读,就在凤凰iMarkets

谁谁谁

谁谁谁

金融小故事,有趣又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