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堂吉诃德式的民营企业倒下了。河北省张家口市阳光报业有限责任公司在苦苦支撑3年之后,目前暂时退出报刊征订发行市场。
1999年,阳光报业以民企身份介入报刊征订发行,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该公司提出的“百种期刊,上门征订,投递到户,不怕楼高”的口号,曾给当地报刊发行业带来冲击。但该公司成立后,就一直与邮政部门官司不断。
最近一段时间,阳光报业的一些订户向媒体投诉称,没有收到预订的报纸。一位姓徐的女士说,已经两个月没有收到从阳光报业订的杂志了,她打电话没有人接,有人告诉她阳光报业可能换了地方,但她按照那人所说的地址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只好失望而归。
在一片居民区里,记者找到阳光报业公司过去办公的二层小楼,这里已是人去楼空。附近居民讲,每天都会有人找到这里,询问阳光报业的去向。
据悉,阳光报业最红火的时候,有两万多名订户,员工达到100多人,而今年却只有1000多名订户,10多名员工。3年来,阳光报业共亏损40多万元,目前还欠读者4万多元的报刊款。从8月1日,阳光报业公司搬离原来办公地点,当时他们已经连房租都付不起了,员工们也各奔东西,因为欠着发行商的钱,报刊来源断了,此后报刊就再也无人发送了。
阳光报业经理郭东生告诉记者:“我拖累了很多人,既有当年和我一起经营的股东,也有发行商和读者。”他还表示,不管阳光报业是否存在,“我个人一定要负责到底,在今年年底前一定将欠读者的报刊款全部退还”。
从过去的轰轰烈烈到现在的黯然隐退,阳光报业给业界留下了很多值得思考的东西。此间人士认为,阳光报业失利的最大原因,是难以突破邮政垄断报刊发行的政策障碍。阳光报业公司开业仅一年,河北省在全国率先出台了《河北省邮政管理规定》,其第二十九条第五款明确规定,邮发报刊的征订、发行定为邮政部门专营业务。正是由于这个地方法规,一个曾经给报刊发行领域带来活力的民营企业夭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