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曼之劫的根本在于,通过大量肆无忌惮、眼花缭乱的“会计手段”,粉饰资产负债表,造成净杠杆比率健康的假象,不断延迟“绝症”发病期的来临。 ……
2008年9月18日雷曼兄弟的崩塌,掀起了全球百年来最大的金融海啸。历时一年,耗资3800万美元,一份长达2200多页的“雷曼兄弟破产调查报告”出炉,震撼了华尔街。有的是赤裸裸的利益,有的是血淋淋的真相……
·雷曼前CEO是会计作假知情人
凭借一种“会计花招”,雷曼兄弟得以暗中一个季度接着一个季度地把数十亿美元转移出资产负债表,有证据显示雷曼前首席执行官迪克-富尔德“熟知‘回购105'这个词”,也“了解回购105的会计手法”。
雷曼是一家管理糟糕的银行,有着一个不负责任的商业模式,事实上,如果身处同样的境地,任何银行都会像雷曼那样做。如果说我们能够从雷曼的经历中吸取什么教训的话,绝不只是雷曼管理层屈从于诱惑这么简单,对于这种规模庞大且资本不足的机构的存在,监管当局过于乐观。真正的教训是,拥有类似银行特征的机构,应该全部被当作银行来对待,并接受适当的监督。无论未来的监管体系是怎样一幅场景,都不应该再有漏洞让另一个雷曼加以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