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维坚持不开高薪
8月16日,在深圳举行的“2002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与企业发展高级研讨会”上,创维集团董事长助理、中国区域营销总部人力资源总监王大松应主办方邀请,慷慨发言。其中论及MBA的引进问题时,他还是坚持两个月前在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提出的观点:创维坚持不开高薪,只能保证MBA2000元以上的底薪。但他再三补充说,2000元只是底薪而已,是指引进的人才要从2000元干起,实际上的收入远不止这么多,还有业绩工资,还有发展基金,别说MBA,就连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来到创维,估计一年六七万元还是有的;因为现在管理层的老员工,年收入都在20万元以上,业务人员也能拿到4-5万元,怎么能亏待年轻的大学生和MBA们呢?
人才要先做“小学生”
发言之前,王大松扫视了一眼会堂,问在堂的有没有记者?沉吟片刻之后,解释说,如有记者,他讲话就含蓄点,没有记者参加,讲话就放开点。
他说,创维对待人才的态度,是积极而务实的,创维能做到全国彩电排行的“三甲”,正是重视人才、发挥人才创造性的结果;目前竞争需要人才,没有人才,再先进的技术也没有用,而人力资源管理在获取竞争优势方面突显出战略的重要性。当然,在引进MBA的问题上,他还是坚持以前的″MBA给我的感觉确实一般!″的评价,完全是基于这几年他连续到知名高校招揽MBA而未有大的收获的真实感受。创维有过这样的遭遇:2001年创维从全国共引进了8名MBA,但一年内几乎都离开了创维。这使创维在以后的招聘中不得不更加谨慎。
王大松觉得,从2000元干起,对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未尝不是件好事;他策划操作的“企业培训三部曲”就是针对大学毕业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行之有效的一套方法,其中要求:新员工入职,首先“扫盲”,即做“小学生”,从最基层的事情做起,再完成“中学”教育,使之成为可塑可用之材。这两个阶段都是教新员工如何“为事”,然后教他们怎么“为人”,即做“硕士、博士”,进入“做事完善、做人完美”的阶段。这“三部曲”搞好了,就顺利完成了“做事-做人-做领导”的过程,人才在企业中得到锻炼与重塑,以后也能顺理成章地进入企业的管理层或核心层。
创维的企业文化
王大松曾在解放军北京某部服役15年,并在某商业集团担任党组书记兼总经理十余年,1999年出任创维集团人力资源总监至今,对中国传统文化体会较深。他用一组排比句回答了“什么是文化?”——文化就是金字塔,文化是麦当劳,文化是人妖,文化是泰姬陵,文化是万里长城,文化是上下五千年。正是基于这种从业与人文背景,王大松阐述了创维企业文化的特点就是:一、宁愿做痛苦的人,不做快乐的猪;二、诚信教育做“三人”(即:以诚待人的人、得饶人处且饶人的人、夹着尾巴做人的人)。
为此,创维规定凡新员工必进行培训,使员工普遍认同公司的企业文化,一定做到“三不”(不贪、不馋、不懒),务必做到“三能”(能吃亏、能吃苦、能上能下),在拥有“自信心、平常心、公心”的基础上,达到团队力量与智慧的最大化。
在谈到企业文化建设时,王大松说这种文化并不排斥“海外人才”,只是认为要慎重引进“海归”人员,因为1996年创维高薪引进的5位“海归”,不出一年,都先后离开了公司。至于原因,他至今难以解释,只能以“交学费”为答复了。
王大松说:“西方的种子种在东方的土壤里,浇灌上下五千年的肥料,结出的果实才是中国所需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