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者: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赵锡军
■采访者:本报记者王旭
问:您认为此次机构改革,缘何把金融监管职能从中国人民银行中分离出来,成立单独的银监会? 赵:银监会的设立应该说是我国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中非常重要的一步。我国金融改革基本上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当时由于金融业的混业以及银行、信托业发展相当快,造成了一定的混乱情况,因此在1995年、1998年先后成立了证监会、保监会,分别监管证券、保险。而银行监管和利率政策这两大职能仍集中在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显然更应该“超脱”于三大行业之外,独立地进行货币政策的制定,从而更加合理地制定政策。 问:以后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将各自担负什么样的职能? 赵:中国人民银行将主要负责货币政策和跨行之间的资金往来,具体包括利率的调整、银行之间的现金结算支付和一些新业务等。而银监会的监管职能估计应该包括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运行监督和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比如中外资银行成立的审批、业务经营中的反洗钱等具体业务。 问:这种改革对商业银行、老百姓的生活会不会产生影响? 赵:银监会的设立,重要目标就是加强对各商业银行的监管力度,促使商业银行稳步发展,对普通老百姓则不会产生直接影响。当然,商业银行的有效运行,也会让老百姓存在银行中的资金更安全。 问:这种金融机构的改革,是否符合国际金融监管趋势? 赵:英国政府在1998年将英格兰银行、证券投资委员会和其他金融自律组织合并,成立了独立于英格兰银行之外的金融监管机构,即金融服务局(SFA),实行对三大行业的综合监管,而英格兰银行则拥有独立制定货币政策的权力;美国则在1999年通过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打通综合监管的法律障碍,将监管职能都并入到美联储中。从这两个国家的金融机构改革中可以发现,英美都是实行了相当长的分业监管,货币政策独立后,在具备比较成熟的条件后实行综合监管,而目前我国的重点还是在完善分业监管的过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