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标股和庄股的出货是一些场内存量资金出逃,次新股主力出货则是一些增量资金出局行为,而这两类资金继续杀跌的可能性不大。
由于本次下挫并非是基本面的消息所致,因此,两市的本次回调可能是市场主力对前期建仓成本区的一个再次确认过程。
从技术图形上看,两市大盘在1680点附近二次探底成功的可能性越来越大。投资者不要被暂时的调整吓倒。只要基本面没有太大变化,投资者就应不断逢低吸纳,以等待底部确认之后的再次大幅回升。
昨日两市的走势较为出乎市场的预料。在上周已经明显走出局部底部的情况下,本周一两市大盘却突然出现了加速下跌的态势。这在基本面并没有任何明确利空消息的背景下,这种走势的负面影响就较大,也让投资者对后市破位的担心增大。尽管如此,我们认为,两市这种二次探底成功的可能性在增大。
首先,昨日大盘之所以出现了较大的下挫与深发展A(相关,行情)和招商银行(相关,行情)这两大指标股的回调有很大关系。由于在近期公布的基金组合中,这两大指标股纷纷被基金重仓持有,因此,这就造成了这两只股票较难炒作的局面。目前恐怕谁也没有能力充当基金的解放军,再加上基金的仓位较重,使得它们难以继续在这两只股票上增仓,这也是造成它近期回调的最主要原因。其次,一些次新股的再次破位下行是造成大跌的另一大原因。前期一些增量资金介入了以泰豪科技(相关,行情)为首的次新股的炒作,这些资金的最大特点就是过江龙性质,如果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而在大盘上下两难之际,这批增量资金可能对后市的预期不高,它们在这些股票上的出逃行为也属正常。
第三,一些庄股还是在不断出货。从前期利好兑现之时,一些庄股就在不断出货,而在目前的这种相对较弱的市场中,庄股的持续性出货对其它个股主力的压力显而易见。这也容易形成争相出局的跟风效应,这是盘中多家股票出现跳水的一个原因。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指标股和庄股的出货从更大意义上讲是一些场内存量资金的出逃行为。而次新股主力的出货则是一些增量资金的出局行为。那么,这两类资金是否还会继续杀跌呢?我们认为可能性已经不是很大。
先看这些龙头指标股的走势。从图形上可以清楚地看到,目前这两大龙头股的股价正处于前期打开涨停板后一些机构建仓的成本区。由于一些机构在6月24日行情爆发之后没有能够跟上炒作的节奏,它们不得不在这些指标股打开涨停板后建仓,而目前的股价离它们的成本区已经不远。这也就是说,从主力成本的角度判断,这两大指标股再次下调的空间已经较为有限。这也是大盘能够止跌的最主要原因。随着这些指标股的企稳,则大盘就有可能走出探底的走势。
再看一些次新股的表现。一般而言,次新股是检验场外增量资金的试金石,而从这些次新股的近期走势来看,一些场外资金的确是在不断出局中,但是,当这类资金从这些次新股撤出后,次新股所受到的抛压就会明显减轻。此外,这类个股距前期的高点位置已经有10%多的跌幅。因此,它们再次继续大幅向下调整的可能性也不是很大。而次新股的止跌一般也被视为大盘见底的另外一大信号。
最后看庄股。庄股的出货是一种必然行为。由于这种庄股主力机构的赢利模式已经越来越受到市场的质疑,因此,投资者对于这类庄股的炒作一般是敬而远之,这类庄股只能不断破位出逃。由于它们出货的难度在不断增大,这类庄股对市场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小。
由于本次下挫并非是基本面的消息所致,因此,两市的这次回调有可能是市场主力对前期建仓成本区的一个再次确认过程。由于前期两市在回调到1680点附近就受到主力买盘的支撑,而周一在击穿这一点位后,已经引发了一些恐慌盘的杀出。这也是大盘能够止跌的重要原因。从技术图形上看,两市大盘在1680点附近二次探底成功的可能性就会越来越大。投资者不要被暂时的调整吓倒。只要基本面支持后市做多,投资者就应不断逢低吸纳,以等待底部确认之后的再次大幅回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