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已有超过100家的上市公司披露了2002年年报。其中,部分公司经营业绩较差,甚至出现亏损。不过,对这些上市公司的相关信息分析显示,部分企业的业绩有望于今年出现回升。
重组效果逐步显现
部分公司在2002年底完成了重大资产置换,新资产有望在今年提升公司业绩。如因重组而受到市场关注的浦东不锈(相关,行情),2002年仅实现净利润283万元,摊薄后每股收益仅0.005元。不过,报告期内公司完成了由传统冶金行业向房地产业的转型,重组公告显示:购入的房地产类的资产预计2003年将实现净利润2291万元,是2002年的8.1倍。同时,公司还表示计划于2003年收购1到2家知名的、成熟的大型房地产企业,其中拟收购的目标企业已有多个房地产在建项目,若收购成功将可带来较为可观的收益。
年报捆绑重组方案
某些绩差公司在披露年报的同时,也将资产置换方案公之于众。从方案预测结果看,若得以顺利完成,前景还是较为乐观的。
沪昌特钢(相关,行情)自1999年以来即沦为微利企业。2002年依旧没有改观,实现每股收益0.012元。不过,新年伊始公司即着手进行重大资产置换,主业将由钢材生产经营转型为房地产业务,预计2002年5月末完成。对此,公司以出售和资产购买方案为依据编制了2003年盈利预测报告:通过新资产下半年的运营,2003年预计实现每股收益0.0508元;并承诺"在正常生产经营条件下,公司能够完成2003年度的盈利预测指标,并对此预测结果负责"。按照这一趋势,公司未来业绩有望逐步走出低谷。
新股东带来新希望(相关,行情)
与上述两种情形不同,某些业绩较差的公司尚没有具体的资产置换计划,短期业绩较难恢复。不过,资料显示某些公司在年报前后更换了大股东。对比新旧股东产业结构和实力可以看出,新"东家"有望给上市公司带来新的希望。
典型的如ST藏明珠(相关,行情),年报显示每股收益-0.17元,因2001年也为亏损,披露年报后首次戴上ST"帽子"。不过,公司也于日前披露,大股东西藏自治区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拟将其持有的上市公司国有股权分别转让给山东五洲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潍坊渤海实业有限公司。五洲集团在其收购报告书中明确表示:收购目的就是"通过股权收购和后续的资产重组实现公司上市";股权收购完成后,"将对上市公司进行重大资产重组……将五洲集团的优质资产与西藏明珠的经营性资产进行置换……实现西藏明珠主业的转变"。若如此,新东家预计的"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将有较大改观"应有望在2003年得以实现。
类似的上海港机(相关,行情),在发布每股收益仅0.02元的年报的同时,也发布了"公司关于国有股股权转让已获财政部批复"的公告,上海兴盛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有望正式入主上市公司。(西南证券研发中心 田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