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国有股减持停止政策公布,股市井喷后随即进入盘整。机构主力的进出状况成为市场大众关注的焦点。作为市场“明庄”的投资基金,又是市场份额最大的投资群体,基金的进出状况成为市场的关注焦点,而作为“5·19”行情的始作俑者,当政策再次变化的时候,基金又是否能再展雄风呢?在业内人士的指点下,透过基金定期公布的净值变化,基金的进出动作逐渐显露出来。
开放式基金急急加仓
迄今为止,开放式基金共有5家,分别是50亿的华安创新、40亿的鹏华行业成长、30亿级别的南方成长、国泰金鹰、华夏成长,合计控制资金接近200亿元。由于开放式基金每日公布净值,因此它们的运作痕迹较之封闭式基金更为明显。
从这5家的净值表现看,总体净值变化幅度,在国有股减持政策出台后都出现明显的提升,显示了开放式基金普遍看好该项政策对整个市场的影响。绝大部分基金在6月25日后净值变幅出现提升,证明了大部分开放式基金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踏空”,而在政策公布当日进行了大规模的补仓。
由基金净值相对大势的变化幅度可以发现,华夏基金由政策公布前50%左右的比例递增1倍左右,南方成长由38%上下的比例、国泰金鹰由18%左右大幅递增,增仓动作十分明显。
而华安创新和鹏华行业成长基金则出现明显的异动,在6月24日当日深沪两市大幅飙升9%、绝大多数股票封于涨停的情况下,华安创新的市值仅递增0.39%,占同期市场的4%。根据业内人士分析,基金市值出现此类情况,很可能是股票投资比例过小,或是国债投资比例过大。而华安其他封闭式基金本周的收益率分别排在全部51家封闭式基金的第31位、第34位、第50位、第51位,证明华安基金公司属下基金的整体资产配置中股票投资比例过轻,在本次政策出台后,出现了全面踏空的局面。基金业在变化莫测的市场面前,不断吸取着教训,也不断遭遇新的教训
而新成立的鹏华行业成长在6月24日当日甚至出现净值下降的情况。据分析,很可能是该基金新设成立后,未能及时建仓股市,而国债投资比例较大。所以在24日国债出现深幅下跌后,出现股市收益不抵债市账面损失的情景。
封闭式基金业绩分化
从51家基金上周净值表现来看,出现了集团化的分化。易方达基金公司、南方基金公司、大成基金公司的排名居前。博时基金公司和一直股票投资比例较高的国泰基金公司排名也比较靠前,而以稳健著称的长盛基金和融通基金公司等基金则普遍位于中游。而鹏华基金、华安基金和平均股票投资比例较低的富国基金则在列后十位中较多。
其中科系列的基金表现尤为抢眼,在前一周收益波幅不大的情况下,上周科系基金出现了明显的跃升。其中与大势的波幅比较,上周大部分科系列基金有12%以上的递增。有分析人士推测,近期内易方达基金公司的投资增仓较大,较好地把握了此次政策“井喷”。
据业内人士介绍,基金之所以出现此类集团化的情况,主要是因为基金公司内部的决策体制仍集中于公司层面上。在经过3年的发展后,基金公司内部的决策体制出现了明显变化,原来老总一杆子插到底的管理方式已经普遍为公司决策委员会决定资产配置比例、研究部提供股票池、而基金经理负责行业配置和个股选择的模式所取代。
但由于资产配置在业绩中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基金的业绩仍很大程度上依赖公司级别的决策作用。
至上周末,各大基金的净值变幅都出现明显提升,显示各大基金都在积极运作,“政策的变化,仅仅是第一战,未来的行情发展,才是真正的战场”,有人士如此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