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8月20日,沪深两市已有46家ST公司披露了半年报。其中,既有像ST厦新(相关,行情)、ST永久(相关,行情)这样每股收益超过0.20元的"绩优"公司,也有已连亏两年半的"困难户",但更多的则是微利公司。
ST公司实现盈利不外乎以下几大因素:
首先,资产重组显现成效,主业发生根本变化。可以说,主业盈利能力增强是这些公司实现盈利的关键原因。比如ST厦新,公司把手机作为第一主营业务,代替了视频产品,由此盈利大幅增加。
其次,政府支持功不可没。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近几年来已成为亏损公司扭亏不可或缺的"法宝",补贴收入、优惠政策、甚至政府直接参与指导重组等等。如ST马龙(相关,行情)半年报显示,公司与其实际控制人云南滇能集团控股公司协议了新的用电价格,参照云南政府为扶持磷化工产业发展给云南省磷肥工业有限公司制定的每千瓦时0.2144元电价标准,协议价为0.215元。这项措施给公司节省了811万元,而该公司本期净利润只有121万元,可以说该政策给公司本期扭亏起了决定性作用。
此外,行业性利好因素和自身成功降本增效也影响到了部分公司的盈利状况。
半年报显示,亏损ST公司的"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类:第一,主业停滞,经营无起色,资产重组又一时无望。如ST国嘉(相关,行情),公司目前尚处于重组过程中,主营业务基本停滞。第二,资金短缺,经营受影响。如ST银山(相关,行情)因公司资信状况恶化,筹资困难,影响到生产经营,时开时停;ST春都(相关,行情)因募股资金被占用,资金短缺,生产经营和市场销售推广受到影响。此外,大量对外担保的存在仍然是诱发ST公司财务风险的主要因素。
总之,从已发布半年度报告的ST公司来看,上半年业绩给人以喜忧参半的感觉,而部分连亏两年半的公司,今年下半年无疑至关重要,对此,投资者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