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上证180(相关,行情)指数正式对外发布了,从此它将替代原来的上证30指数,成为投资者客观判断市场运行状况及进行投资评价尺度的工具。可以说,上证180指数的推出,将对引导正确的投资理念、推动指数化投资浪潮、促进基金业的发展、拓展金融工程及金融创新的空间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应该对上证180指数有一个深入的认识。
上证180指数的推出,是与中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密不可分的。众所周知,以前的上证成分指数使用的是上证30指数,它是从上市所有A股股票中抽取具有市场代表性的30种样本股票为计算对象,并以流通股数为权数计算得出的加权股价指数,综合反映上海证券交易所全部上市A股的股价走势。这一指数选取1996年1月至3月的平均流通市值为指数的基期。但是由于近年来我国股市规模不断扩大,一批“巨无霸”型的公司相继成功上市,仅仅30只股票已经难以完全反映市场运行的全貌,长期未作调整的上证30指数已显得日趋落后。从样本股规模代表性看,上证30样本股流通市值占上海市场流通市值的比例,从1996年7月末的33.26%下降至2002年4月的10.05%;从样本股活跃度代表性看,其成交额占上海市场股票成交额的比例,从1996年7月的43.64%下降至2002年4月的6.60%,其市场代表性都已经降低到相当严重的地步,市场影响和功能发挥日益减弱:而且由于我国上市公司股本结构较为特殊(非流通的国有股、法人股所占比例平均在50%以上),也需要重新调整指数的运算模型,以期能够科学、准确地反映市场的交易情况。因此,由国际著名指数公司的专家、著名指数产品投资专家、国内专家学者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审核论证后确定的上证180指数也就应运而生了。
上证180指数有着与以往不同的选股标准及计算原则。上证180指数在样本股挑选过程中,首先从在上交所上市的全部股票中将上市不到3个月的新股及次新股、以PT股为主的暂停上市股、受操纵明显的庄股、巨亏股等删除。然后把剩下的股票分行业计算出流通市值,再计算出各个行业流通市值在总流通市值中所占的比例,用这个比例乘以180算出每个行业应分配多少只股票。最后根据每个股票的总市值、流通市值、成交量等因素分行业排序,按照每个行业分配的股票家数,各行业排序靠前的一般可入选上证180指数。而在计算过程中,首先按分级靠档的方法对成分股股本进行调整,比如,某股票流通股比例(流通股本/总股本)为7%,低于10%,则流通股本比例不变仍然计为7%;高于10%的,则往上一个10%整数档靠,比如某股票流通比例为33%,则将流通股本比例近似为40%。每只成分股用这个近似的比例分别乘以总股本算出各自调整股本数,以调整股本数为权数算出180只成分股的总流通市值。在以6月30日的总市值为基数,令它等于上证30指数6月30日的收盘指数3299.06点,以后每天指数的波动也就反映出180只成分股的总流通市值的波动。
上证180指数的推出具有深远的意义,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全面、客观地反映市场运行状况。与原上证30指数相比,上证180指数在扩大样本股范围和规模的同时,将指数加权方式由原来的流通股加权调整为国际通用的自由流通量加权方式,因而能更加客观地综合反映上市公司的经济规模和流通规模,降低国有股等非流通股上市对指数的影响。特别是,上证180指数的流通市值已经占到整个流通市值的50%以上,一些别有用心的庄家将很难再像以前那样通过操纵流通盘小而总股本大的股票来控制指数,以达到吸筹或出货的目的,这也是管理层为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又一举措;二是能够夯实股市基础、引导投资者进行理性投资。由于上证180指数在选股过程中将一些PT股、庄股、巨亏股剔除,而将一些具有行业代表性且具有一定规模的公司选入其中,这些公司大多业绩稳定,市场形象良好,是股市发展的中流砥柱,具有较好的投资价值,但是由于它们盘子过大,不易被庄家操纵,因此一直未有较好的市场表现。但是随着管理层监管力度的加大,很多机构投资者以前那种操纵股价的手法将得到根本改变。上证180指数的推出,就有管理层引导市场投资方向的目的。相信,选取绩优股、蓝筹股及行业内领先公司股票的理性投资理念将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三是能够进一步促进金融创新的工作。据了解,目前不少国内基金管理公司正在认真研究以上证180指数作为标的物,设计“上证180指数基金产品”。在进行指数化投资的可行性研究中,许多券商和基金管理公司都对上证180指数给予很高的评价。国泰君安研究所研究发现,上证180指数比同期上证综指的波动小,在今年上半年行情中,该指数的模拟收益率结果要比上证综指的模拟收益率结果高出大约2%。业内人士称,沪、深两市下半年有望推出统一指数,统一指数样本股是300家,上海180家,深圳120家,上交所推出上证180指数也是为统一指数做一些铺垫工作。如果推出统一指数,那么股指期货也将提上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