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弱势的表象下,6、7月份大举出逃的券商和委托理财资金,经过系统的重组后,将逐步回流到股市中,令下半年的股市充斥着个股的投资机会,分化的表现与上半年迥然有异,善于把握的投资者将迎来获利的季节。
海通证券研究所分析基金看好的行业中,发现基金由看淡转为看好的行业有批发零售业和金融保险业。原因在于批发零售业上市公司和金融保险业上市公司与外资并购概念联系比较紧密,行业分析师路颖的报告认为,零售行业已走到重塑巨人的时代,以下是2002年中国零售业的格局。
政策背景政府支持连锁业态
国家相关部门明确表示,今后要大力推广连锁经营这种现代流通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力争经过5年的努力,初步确定连锁经营在商业和服务业中的主体地位,使连锁经营销售额、连锁企业店铺数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连锁业态成主要经营形式
从世界范围来看,全球零售业的"第二次革命"已经基本完成,连锁超市和卖场业态已经占据主导地位,购物中心、无店铺零售等业态也方兴未艾,国际上排名靠前的零售企业全部都是以连锁超市、卖场、购物中心等形式存在。
宏观面支持零售业发展
1995年以来,我国GDP增长率经历软着陆之后,基本上稳定在8%左右。而扣除物价因素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率则一直保持在10%以上。而且,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GDP的比重近年来一直呈明显上升的趋势,到2001年这一比重已经接近40%。但与零售业比较发达的美国相比,差距依然非常明显:美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GDP的比重在60%以上。这也说明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仍旧有相当的空间和潜力,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基本上会保持快于GDP增长的速度。
投资策略两类公司值得关注
虽然零售行业是传统行业,但由于连锁业态在国内高成长性的预期,未来的零售行业应该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可以关注该行业的理由主要有:
一是国内连锁零售业的巨头已经具备成为中国零售业旗舰并与外资抗衡的实力,在政府相关政策的扶持下,有望出现"中国的沃尔玛"。
二是一些连锁零售企业虽因规模小等原因竞争能力不足,但它们更有被外资或者内资商业巨头收购和并购的可能,尤其是一些有网点优势的连锁零售企业。
在连锁百强的排名中,有9家与上市公司有关的企业排在前50名,尤其是连锁百强中的前3名(联合超市、华联超市(相关,行情)、北京华联(相关,行情))目前都已经直接或间接上市,说明了我国连锁百货业正在积极寻求银行贷款之外的资金来源。
决定零售类上市公司成长性的因素主要有:(1)是否实现规模经济(主营业务收入及其增长率等);(2)经营效率的高低(毛利率及其增长率、费用比例、存货周转率等);(3)业态是否先进;(4)是否拥有现代化的物流配送系统、信息化管理;(5)商誉和市场覆盖率;(6)人才优势(劳效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