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银行获准开通网上服务金融领域对外开放步伐加快
香港东亚银行昨天宣布,该行已获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经营电子网络银行服务。东亚银行成为首家获准在内地经营网上银行业务的境外银行。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批复,东亚银行在中国国内7间分行、1间支行均可开办网上银行业务;业务范围和客户对象限于各分、支行营业许可证所载内容。东亚银行较早前宣布其内地8家分(支)行全部正式获准开办对各类客户(包括内地居民和内地企业)的全面外汇业务。同时,东亚银行的上海、深圳及大连分行已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
简评:香港东亚银行网络银行获准经营,大大超乎业内人士普遍的预测。甚至很多中资银行目前仍然没有拿到网上业务开展的许可。仔细考察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时间表不难发现,中国加入WTO时的承诺正在按计划有步骤的兑现,而与此同时并未在承诺当中明确的业务条款,在开放过程中执行起来灵活性就相当的大。东亚银行在外资银行当中率先获得网上业务资格,很显然并不是简单的一项业务的审批。种种迹象表明,中央在近期的一些重要会议上,针对目前的经济形势、开放进程、农村问题、就业问题均进行了深入讨论。开放的进程、深度、广度将会大大提高,决心更大。在这样一个背景下,金融业开放力度和空间逐步加大就不难理解了。
央行连续第10周正回购预示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不远了
8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单一价位中标)进行了公开市场业务正回购交易。此次正回购招标品种为28天,招标量100亿元,中标利率2.05%。这是央行连续第10周融入资金,收紧货币市场。28天期限品种的正回购也已经进行3周,该品种的利率从1.96%依次上升到1.99%和2.05%。
简评:央行近期连续正回购回笼货币的公开市场操作,让市场分析人士大跌眼镜。尤其是近期央行一再通过公开场合表示支持资本市场发展、拓宽银行资金合法进入证券市场。而公开市场操作方向,确与市场预测几乎截然相反。尽管央行曾经澄清,支持经济发展、资本市场建设不能简单的通过加大货币投放量来进行,但反向操作的确令市场大惑不解。仔细分析今年以来债券市场和宏观经济形势不难发现,消费价格指数持续走低,宏观经济形势不容乐观,降息要求强烈。而债券市场交易活跃度大大增强,银行资金大量囤积债券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央行如采取降息措施,缺乏避险工具的债券市场将面临较大的风险。此外,如果降低存款准备,势必造成银行更多的资金进入债券市场,加大流通领域货币投放的初衷就很难达到,因此近期央行频频通过正回购干预债券市场,实际上是挤压泡沫,为降存款准备金率或降息做铺垫,据此判断央行降息或存款准备金率为期不远了。
IT业复苏迹象初现投资人逢低介入正当时
美国商务部周二公布,七月份耐用品订单激增百分之八点七,是九个月来录得的最大升幅,并为反复的经济复苏带来好消息。在此之前,美国六月份耐用品订单较五月份减少百分之四点五。耐用品的定义是至少可用三年的贵价物品。七月份,几乎各类物品的新订单都见增加,只有电器设备及电器产品的订单减少。百分之八点七的升幅仅次于去年十月的百分之九点二升幅。而七月份表现远胜分析员预期,分析员原先估计升幅介乎百分之一点四至二点七。七月份所有运输设备订单大幅增加百分之二十点八。若扣除运输设备,则上月耐用品订单实际增加百分之三点九。周二的报告可能预示美国商界的资本投资回升。而计算机及通讯器材订单分别录得的百分之十三点九及百分之十点四增长,这对受到去年衰退严重打击的高科技行业尤其是好消息。
简评:IBM刚刚跌出全球市值前十名,IT业就传来复苏的利好消息。当然单就此项统计数据判断IT业复苏在即并不充分。但IT设备定单大幅增长,说明这一行业经过大范围的结构性调整之后,企业完全有望迎来一个新的产业春天。据此判断,高盛等投行恐怕又要重新修订对IBM的过低估计了。我们仍然坚持这样的观点是,此时,正是投资人逢低介入之时。搜狐的昨日股价表现证明了这一点。
港股成交额跌至今年低点恒指后市应以向上为主
香港股市周一收市稍跌,成交额跌至1月2日以来最低水平。香港红筹股收跌0.8或0.07%收1146.47;香港国企股收跌0.6或0.03%收1985.45;香港恒生收跌19.36或0.19%收10226.33。恒指上周五收跌1.7%,大市成交仅为33亿港元。
简评;港股昨日创出成交量年初以来的新低,引起了市场的普遍关注。从理论上分析,市场成交量大幅萎缩,是市场分歧减小的表现。同时,也是酝酿突破变局的前奏。近期港股受美国市场走低影响,也出现了一定调整,在此过程中港股表现要明显好于美国市场,跌幅较小。考虑到美国经济继续衰退的可能已经不大,证券市场的“挖粪”行为也基本接近尾声,因此,港股面临的外部环境将逐步趋好,地量之后的变局,向上的可能较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