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票价格何时撕下虚伪面纱?
http://business.sohu.com/
|
|
在2001年行将结束时,中国民航总局针对公众最为关心的机票价格放出“利好”消息:由于2001年下半年航空燃油价格下降,从而使机票征收燃油附加费的比例由14%调整到8%,受其影响,机票公布价格也将从今年1月1日起全面下调。民航总局指令一出,各大航空公司自然严格遵守。如南方航空公司随即宣布,从今年1月1日开始,南航大部分航班在现行票价基础上下调20至60元不等。
然而,人们并没有因为机票公布价格下降而喜出望外。为什么?当记者日前拨通广州几家机票代理电话时,才发现其中的原因。
机票暗折疯狂 公布价形同虚设
“这几天机票价格实在低得惊人!”这是记者在询问广州一些机票代理点之后的第一印象。如广州至北京和上海这样的明折明扣航线,单从价格上看,这些航线完全遵照民航总局规定,机票实际价格最低也是6折。但记者发现,一些代理点却在这些明折明扣机票的售出期限上玩起了“猫腻”。按规定,购买明折明扣机票是有严格限制条件的,折扣幅度根据购票时限控制。也就是说,提前购买机票的时间越长,所买机票价格就越优惠,6折机票则必须提前15天出票。可目前在一些代理点,散客购买第二天甚至当天的机票也可以享受到6折的优惠,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变相的违规打折。
在一些非明折明扣的航线上,机票暗折更厉害,大多数机票实际价格一般都只有公布价格的5到6折,连一向很少打折的广州至西安机票竟也只卖610元(公布票价为1340元),折头竟然低于5折!在这样低廉的票价面前,难怪消费者不买民航总局的账。
代理市场混乱 暗打折花样百出
民航总局明明严禁机票随意打折,然而市场上机票实际价格却连创新低。面对这样的怪现象,消费者只能问一句:为什么?业内人士指出,国内机票代理市场混乱是导致机票价格失控的主要原因,而国内航空市场总体供大于求的局面则是导致机票暗折屡禁不止的根本原因。
据了解,机票由航空公司自己销售的只占30%,其余70%都由代理商代为销售,代理商赚取的是航空公司给出价和机票实际售出价的中间利润,而航空代理市场的过度竞争导致各代理点只有通过不断降价来吸引客源。
一些较大的代理商足以操纵某些航线机票的市场价格,甚至可以反过来与航空公司讨价还价。据一些代理商反映,代理商能拿到机票折扣,是因为航空公司内部有一个“核算价格”,这个“核算价”一般只有4至7折。由于一些航空公司大部分的票源都在个别大代理商手中,因而只能听由代理商肆意压价(大代理商拿到的“核算价”往往低于4折)。而一些小代理商虽然拿不到较低的“核算价”,却利用“散客充团”的手段,将价格较低的团体票以散客票的名义卖给消费者。
重组方案未定 听证会难有作为
当铁路客运票价调整听证会将于本月12日召开的消息传出时,不少消费者提出,民航机票价格的调整为何不召开听证会?
国家有关部门负责人给出民航机票价格听证会不召开的理由:中国民航正在进行改革重组,重组完成后,民航企业将与中国民航总局脱钩,机票定价方式也将发生重大转变。重组完成后,新的定价将面对民航企业,而不是现阶段的中国民航总局。所以,当前面对中国民航总局,对民航机票价格进行听证则没有意义。据透露,中国民航重组完成后,国家计委将与中国民航总局研究制定新的机票定价方案。
业内人士指出,由于目前民航机票价格市场远比铁路复杂,如果现在召开民航机票价格听证会,那么所讨论的焦点将不仅仅局限于机票价格问题,有可能触及到民航体制改革的最核心问题,而目前民航体制改革正走到最关键时刻。因此,国家有关部委和民航总局不愿也不好在此时召开价格听证会。
但无论如何,民航市场尤其是机票代理市场的混乱以及民航票价体系的不合理已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加快民航体制改革,规范和整顿机票代理市场,撕下机票价格虚伪的面纱、还消费者一个真实的机票价格,已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南方日报》苏冬
|
2002年1月8日15:18 |
相关文章 |
|
|
|
责任——搜狐财经视线以历史的责任感为国家经济的振兴奉献青春和智慧;
声音——搜狐财经视线关注财经热点,倾听百姓心声;
反思——对过去的反思意味着清醒、提高和进步,成功需要反思的烙印。
征稿启事
|
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