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的观点经常有一个倾向,在大盘下跌时,对下跌的动力认识不足,往往一厢情愿地寻找大盘的支持位置,包括期望“政策底”或者用各种各样的技术分析手段去寻求支撑点位,关于政策底的问题,可参考5月29日在银河内部网《不要对我说政策底》一文,此处不再赘述。目前市场大都寄希望于大盘在1460至1480点之间有支持,本人不敢苟同,本人的观点是大盘在1400以上由于反弹空间有限,不可能形成底部!今天着重谈谈技术测市的问题。
首先,本人肯定技术分析对于股票走势的分析具有重要的价值!尤其对于不可能掌握内幕消息的中小投资者更具有实战价值。但是根据本人的经验,我认为技术分析对于个股的中短期走势分析的效果较好,而对于个股的长期走势以及指数的分析效果往往较差,不能作为指导投资的唯一的依据。
就指数而言,由于新股的上市,综合指数(相关,行情)所统计的对象不断增加,这必然导致综合指数在相同的点位所反映的市场价格意义是不同的,比如目前的1500点实际上是低于以前的1500点的,相隔时间越长、新股上市越多,这种差别越大。因此,如何能够说过去的某个点位存在支持呢?一般来说,成分股指数由于所选择的公司相对固定,参考意义会大一些,但是以我国目前证券市场和上市公司的情况看,深圳成分股指数和上证30指数依然不能很好的反应市场的真实状态。因此,对大盘指数的分析是必要的,但是对具体点位的测量精度不宜寄予过高的期望。
市场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预测:跌破1600点,支持将在1550点;跌破1550点,支持在1500点;跌破1500点,支持在1450点……如此逐渐降低、越看越低,当然,这种测市的方法最终会有一次是正确的,因为市场总有跌到底的时候!但是,这种分析究竟又能有多大价值呢?另外,在大盘下跌初期就去测算大盘将跌到某某点位也完全缺乏理论基础,市场在不断变化,影响市场的因素经常是变化而且不可测。举个最能够说明问题的例子:去年9月中旬国际股市均暴跌,谁能料到发生9.11事件呢?技术分析能够测到吗?
实际上,严格来说:在调整过程中,大盘的任何一个点位都存在支持!但是否有效是不可能预见的。对于所谓“点位支持”的说法,实际上反映出投资者的一种侥幸心理,而这种心理恰恰是股票投资者最大的敌人!
因此,必须客观分析市场面临的动力以及压力,一旦压力很大,跌势形成,就不要轻易指望大盘会在哪里见底,至少等到压力减轻、市场反映出有见底迹象或者明确见底才可建仓。正所谓“涨不言顶”、“跌不言底”,根据市场客观判断才是正道。
当然,这是一种看大盘做个股的方法,适合大部分的股票以及投资组合,对于少部分走势独立于大盘的个股未必需要完全照搬。对于个股而言,技术分析对中短期的判断以及把握交易时机常常是有效的,但是对于长期走势则指导意义有限,如果还认为下跌一半或者三分之二就能够见底的话,请打开电脑,去看看发展、长虹、银广夏(相关,行情)、亿安科技(相关,行情)、上海梅林(相关,行情)……等等股票的长期走势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