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传,最近,基金公布的二季度投资组合受到市场各方的密切关注,业内人士根据深圳证券信息公司中国证券数据库提供的权威数据,从基金持股仓位和持股结构两个方面,对各基金上半年的运作进行客观的分析后认为,内地基金仍有增仓馀力。
基金增仓明显
从基金公布的二季度投资组合来看,上半年基金仓位变化的整体情况是大幅增仓。今年年初,基金的加权平均仓位是46.5%,到一季度末,平均仓位提高到53%,到二季度结束,平均仓位进一步大幅提高到66.7%。整个上半年仓位持续提高是非常明显的。二季度末,54家基金持股的总市值达到518亿,比一季度增加了168亿。基金持仓不管从增加幅度或者增加市值来说,都是很明显的。
重仓的基金佔多数
经过上半年的不断增仓,目前各基金的仓位情况有高有低。从二季度仓位的具体情况看,仓位在70%以上的有18隻,60%至70%之间的有25隻,50%至60%的有8隻,50%以下的3隻。除基金科讯(相关,行情)的仓位微减少外,其馀基金都在二季度有不同程度的增仓。经过整体大幅增仓后,大部分基金的持仓超过了60%,处於中等偏高的状态,由此不难看出,基金对后市持有较为乐观的态度。从整体而言,重仓的基金佔多数。
开放式基金仓位较低
仓位较轻的主要是开放式基金和新基金。华夏成长和南方稳健两隻开放式基金在仓位上最轻,都在45%左右,华安创新的仓位大约55%,考虑到开放式基金的特殊性,他们的仓位应该说比较适中,既可以保证充足的现金储备,又留下了较大的增仓空间。
新基金的仓位也不重。今年3月才发行的基金丰和(相关,行情)只有54%,比"同门"的基金泰和(相关,行情)少了14个百分点,差距很明显;另一隻新基金科瑞(相关,行情)的情况与基金丰和类似。这应该是因为基金成立时间短,导致建仓不充分的结果。
仍有增仓馀力目前基金的平均仓位已经比较高,和去年大盘见顶的时候差不多了,对此一些人表示担心。
市场人士分析,平均仓位的数字虽然相似,但意义却是大不一样的。去年大盘见顶时,基金正处於整体减仓的过程中,在1999年至2000年,基金的平均仓位基本都在70%以上,去年大盘见顶回落,基金的仓位随之下降;而目前基金处於整体增仓的过程中,可以看到,基金增仓其实从去年第四季度就开始了,"6·24"行情的爆发只是促使它们加快了速度而已。
此外,应该注意到开放式基金还有较大的增仓馀地。从仓位上看,目前华安、华夏和南方三隻开放式基金的平均仓位是48.9%,持有现金在60亿元左右。加上入市不久的鹏华、金鹰和即将发行的富国,开放式基金还有100亿元到120亿元的增仓馀地。
而且,这只是静态的估算。今年几隻开放式基金的运行情况不错,分红的回报率都还不错,这对许多机构和储蓄资金是有吸引力的。如果开放式在净值增长和回报方面能够维持目前的良好势头,资金就会源源不断地通过开放式基金流进股市。因此,虽然基金的整体仓位不低,但不能说它们已经没有后劲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