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股市绵绵阴跌,大盘绿肥红瘦,而退市风暴也将大盘带入一片凄风惨雨。当此时,证券业协会为了给前途渺茫的退市股票一线生机,推出三板全流通的政策。退市的上市公司自是欢天喜地,虽然三板也有一定的门槛,但这门槛相对而言比较低,全流通不啻给已经火爆过的三板市场再度注入一剂强心针。
三板这边是欢天喜地,主板市场却是一片兵荒马乱,联通50亿A股的突然空袭本来已经是雪上加霜,就在一帮人还郑重其事讨论联通的A股发行计划是否会实施的时候,证券业协会的三板全流通政策突然出手,而善于“臆想”的投资者马上就联想到主板市场的全流通问题,于是大盘在周一开盘即节节下挫。证监会的反应也很迅速,马上指出股份转让系统(三板)的全流通与主板市场的全流通是两回事,力图挽回影响。
其实三板的全流通不管从哪个意义上来说,对主板的挂牌股票都影响不大,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三板的全流通不过是给这些积弱已久的“T族”一线生机,让重组方更有动力重组。不幸的是,风声鹤唳的主板对此做出强烈反应。不管从哪个角度说,主板市场实现全流通在现阶段是全然不现实的。但全流通对三板而言却是天大利好,一方面,三板的市场规则将更加规范,另一方面,对于从主板退出的上市公司及其国有资产而言,全流通无疑让市场重组机会增加,更重要的是让根本没有变现能力的国有资产成为随时可以兑现的真金白银,难度颇大的股份全流通就这么戏剧性地通过一群资产质量极低的“羊群”实现了。
资产质量的优劣本是衡量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标准之一,但代办股份转让市场的全流通的举措再次让资产重组这根“魔棒”显示神奇力量,有意解决股份全流通问题的民营企业以及高科技企业完全可以通过较低的代价在三板市场买入壳资源,通过资产重组,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营后再转入主板市场,这样,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实现了股份全流通。
三板市场因为全流通带来的变化将给整个市场带来新的理念,三板的“臭豆腐”将成为民营企业竞逐的“香饽饽”,三板壳资源的价值以及价格在这种竞争中将会逐步走高,刺激更多的企业申请直接三板上市,但目前三板市场对直接申请上市的大门仍然没有打开,而且可以预计这种情况在短期内也很难改变,正是如此,三板市场将会迎来一个“非理性繁荣”时期。民营企业通过三板解决全流通问题将会产生的财富效应让人激动,以前的纸上富贵通过资本市场可以转换为现金,这样的情形让民企的决策者兴奋不已,但三板资源的紧张让众多的的民企只能通过残酷的价格竞争来获得重组资格,退市的上市公司雀跃不已是有理由的,一句话:“此树是我栽,此路是我开,留下买路钱”。
民营企业的悲哀在于:除此之外,国内实现低成本的全流通别无他途,而到规则不熟悉的香港创业板上市,在远离自己的用户群体的情况下,很可能成为“孤儿股”,于是我们可以期待一场民企角力三板市场的好戏上演。而那些退市上市公司的股票持有人自然是没事偷着乐。也许,只有将三板市场的规范才能解决这个问题。管理层的高明之处还在于:民企一旦进入三板市场进行重组,虽然实现全流通,但出于控股权考虑,民企的控股人不可能大量抛售股票,这样就实现了良好的锁仓,避免可能出现的大股东抛售情况。
追根溯源,三板市场的建立本来是为了解决STAQ以及NET系统的遗留问题,熟料中国股市对ST、PT的“大清洗运动”让众多的流通股没有去处,于是三板成为唯一选择,而现在全流通的实行让三板的副产品――退市上市公司一夜之间身价百倍,或许正是应了那句话“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栽花插柳倒是无所谓的事情,但目前监管当局对三板全流通公司的交易缺乏监管经验倒是不能不引起重视的事情,这才是关系三板市场发展的重大问题。三板市场的发展是需要一个参照体系的,美国的场外交易市场(OTCBB――Over the Counter Bulletin Board)或许是一个很好的参照系,OTCBB在经过长期的店头报价后,也逐步走上电子交易体系,一个称为公告板市场(BBX--Bulletin Board Exchange)的电子报价交易的体系将取代OTCBB。反观中国,我们的证券业的IT应用水平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OTCBB――三板市场是否有必要实行每周五天交易,依托交易所的电子报价体系采用电子报价呢?就目前的规则而言,在三板全流通的退市上市公司的条件是:重组后公司的净利润和净资产必须为正值,且最近年度财务报告未被注册会计师出具否定意见或拒绝发表意见;以股权置换承接退市公司流通股的新挂牌公司,除了净利润为正值外,要求最近会计年度经审计的股东权益不低于注册资本。相信通过简单重组,一般的退市公司基本上都可以满足这两个条件之一。问题是,对三板公司恢复主板交易以及三板市场可能出现的大量并购行为我们在监管上作好准备了吗?三板市场的柜台交易状态在三板大扩容后会否改变?还有,三板的大门能否敞开,让有资格进入者进入?
或许,这些才是打破三板市场非理性繁荣的前提条件。但短期内这些条件会出现吗?一切都有待于市场本身来选择,但我们监管当局是不是应该做点什么呢?
搜狐财经特约撰稿人:王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