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当前美元汇率的疲软是将最终导致全球经济格局的根本变化,还是只是汇率走势过程中的暂时性疲软?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非常重要,而且不仅仅关乎将产品销往美国的出口商和持有美元资产的投资者。多年来,强势美元已成为世界经济中根深蒂固的一部分:各国央行持有数以十亿计的美元作为主要资产;许多国际贸易以美元结算;重要的全球性大宗商品,如石油,也以美元标价。一旦失去美元这个全球经济中的稳固基石,只会使全球经济更加动荡。
但这一问题的答案可能还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会变得略微清晰一点。在有证据显示美国经济出现复苏以及伊拉克战争不会导致全球经济严重震荡之前,外汇交易员和投资者不会再度买进美元及基于美元的资产。眼下,市场中存在着太多不确定因素。
这也是为什么最近美元如此疲软,且这股疲软走势不会很快结束的原因。截至上周五,欧元兑美元的汇率已较上年同期涨了20%多,日元兑美元、韩元兑美元均上涨了约14%。
专业人士认定美元汇率将继续下跌。据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所属的国际货币市场显示,截至1月14日的当周,认定美元汇率将继续下跌的外汇期货合约净头寸达到了3年来的最高水平。此外,认定日元将继续上涨的外汇期货合约净头寸也达到了3年来的最高水平。
但是,如果说美元在短期内将继续保持疲软几乎已成定局,那么,人们对美元在中长期前景的看法则有所不同。
一个原因就是近年来美元币值的坚挺违背了一些基本经济法则。一般来说,经常项目(基本反映商品和服务的进出口)的庞大赤字会导致本币汇率的下跌。但事实上,美元却在美国经常项目出现庞大赤字的情况下保持了坚挺,原因是购买外国商品的资金流出美国后,又以投资美国资产的形式从国外流回了美国。
在投资者停止提供这股回流美国的资金后,各国政府和央行又跟了进来。所罗门美邦的经济学家估计,各国央行去年购买了价值2000亿美元的美国资产,几乎相当于美国经常项目赤字的一半。
亚洲各央行继续表示,为抵消美元贬值产生的影响,他们已经准备好随时干预汇市。但他们也指出,干预只是为了避免汇率出现急剧的波动,并非为了逆转潜在的趋势,从长期来看,即使是各国央行也无力扭转这股趋势。
从长期来看,投资者的举动对美元走势至关重要。如果他们继续持有美元资产,美元汇率就能保持稳定。否则,一切努力都将前功尽弃。
有分析家认为,在日本新的财政季度于4月1日开始时,美元汇率将面临一场真正的挑战,因为届时日本保险公司、退休基金和其他大投资者将就新一年的投资选择做出决定。眼下看来,他们可能会追逐欧元资产或基于澳大利亚元等兑美元汇率强劲的货币资产,而没有人想持有美元。
到今年年中时,强势美元时代是否终结将会明了。当然,美元汇率的下跌也会给亚洲带来积极的效应,特别是那些实行美元联系汇率的国家,以及债务主要是以美元形式存在的公司。但美元走势的持续不确定性对任何人来说实际上都没有好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