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近几日的盘面观察,股指似乎正在逐步摆脱低价大盘国企股的影响,盘中一批早先就有资金入驻的个股开始重新趋于活跃。低价大盘股之所以走强,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其绝对价格的偏低。而在股价普遍上一台阶之后,其对股指的影响力开始明显降低。这样,未来行情的持续发展,将更多地依赖盘中其他个股。
而在这其中,我们以为贯穿今年行情的主线仍然非资产重组莫属。上周五,有关报刊关于"上海将加大推进服务业对外开放先行试点的步伐,允许七大服务领域引进外资"的报道再次在市场中得到强烈响应:界龙实业(相关,行情)、陆家嘴(相关,行情)、外高桥(相关,行情)、上海九百(相关,行情)、大众交通(相关,行情)、轮胎橡胶(相关,行情)、氯碱化工(相关,行情)等上海本地股整体走强,出现在沪市涨幅榜前列。
与此同时,沪深两市分别有5家和11家ST股出现在涨幅排名首页以示响应。
由于今年市场整体仍然处于去年行情大跌以来的修复阶段中,决定了市场的运行将以概念性的投机炒作为主。上市公司整体业绩难以在短时间内根本性好转,使得围绕业绩展开的炒作更多将是一种小范围的、局部性行情,对市场难以产生整体性的影响。投资者在选股上更多的仍将注重于"题材"因素带来的预期。
目前,市场正值中报公布期,投资者将中报业绩作为选股的一个重要因素来加以考虑。我们以为,这种做法是完全正确的。但这并不是说对于那些业绩较差的个股就完全不用考虑了。这里有一个如何选择的问题。我们在以前的分析中曾经指出,如果市场对一只股票的业绩预期与实际情况是一致的,那么在消息出台时,对其股价并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这就是为什么许多绩差股在业绩预警后,反而出现股价上涨的原因。近期深市的太光电信(相关,行情)、ST吉化(相关,行情)等就是非常好的例子。而从加强监管的角度看,上市公司在连续三年亏损后将面临摘牌的规定将迫使部分公司进一步加快重组的力度,这样的话,中期业绩的下降甚至是亏损其实也许根本就不能代表些什么。
这里,我们继续建议会员对一些走势明显强于大盘的品种予以高度关注,如ST兴业(相关,行情)、ST吉发(相关,行情)、ST嘉宝(相关,行情)、ST天宇(相关,行情)、ST麦科特(相关,行情)、ST五环(相关,行情)、ST新大洲(相关,行情)、ST昆百、ST七砂(相关,行情)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