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控股为何没有金融二字?
国内第一家金融控股公司??中信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昨天成立。中信控股通过投资和接受中国中信集团公司委托,管理集团所属金融类企业。中信控股是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由中国中信集团公司出资设立的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王军任董事长,孔丹任副董事长,常振明任总裁。公司接受中国中信集团的委托,对中信旗下的金融类子公司行使股东权力。这些子公司包括:中信实业银行、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信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信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中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信期货经纪有限责任公司,以及在香港的中信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昨天召开的公司第一届董事会确定的公司远景是:为客户提供全方位优质金融服务,成为在国际国内具有强大核心竞争力的金融集团。近期任务是: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系统,建立统一的金融网络平台和内部信息化管理,在分业监管前提下开发和销售金融交叉产品,发挥中信品牌优势和协同效应,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简评:国内第一家金融控股公司--中信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昨日宣告成立,这对于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可谓意义重大。这是中国首次公开确认金融控股公司的存在和发展。事实上,此前金融控股公司在中国就大量存在,甚至有加速发展的趋势,其中较为有名的有光大集团、平安保险集团以及相当多的工商企业,实际已控股银行、保险、证券公司以及基金公司等金融业。这种情况的出现应该说在分业经营的大背景下,不失为一种现实选择。此外,中信控股公司名称中并不包含“金融”两个字,引起了业界的普遍关注,早在中信控股正式成立之前,市场广泛流传公司将会冠名“中信金融控股”,而正式发布时却将“金融”二字省去。有迹象表明,“金融”二字是在有关部门最后确认后,认为控股公司本身只是控有其它公司,本身并不经营金融业务,因此最后去掉“金融”二字,成为今日的中信控股公司。当然,应该指出的是,“金融”二字去掉,更多的体现了目前金融控股公司经营中的政策环境及背景。
欧洲央行鼓足勇气降息了
欧洲中央银行5日将欧元区主导利率由3.25%降至2.75%的决定一出,欧元区各国政府和投资者如释重负般地松了一口气。因为在欧元区经济增长力度日见微弱的时候,欧洲央行的降息决定太重要了。市场反应也表明了对降息的期待。欧洲央行行长德伊森贝赫3日在欧洲议会作证时做出可能降息的暗示后,近来疲软的欧元汇率迅速上扬,欧洲股市也涨声连连。实际上,由于今年欧元区的经济增长率远远低于预期水平,欧洲央行就一直承受着巨大的降息压力,特别是在美联储上月将联邦基金利率降低0.5个百分点后,欧洲央行的这一压力就更大了。与美联储不同,对待降息一事,欧洲央行一向谨慎保守。2001年,为避免经济陷入衰退,美联储曾连续降息11次,联邦基金利率由6.50%被降至1.75%。而欧洲央行在把主导利率由4.75%降至3.25%后便一直按兵不动了。
简评:众多媒体针对欧洲央行降息的决定,大多都使用了“终于降息了”的标题。之所以使用这样一个标题,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这是继2001年11月以来,该行首次决定降息。其次,欧洲央行的经济学家们历来被业界称为??对控制通货膨胀有宗教般的信仰,本次降息实属无奈。面对通货膨胀仍达2.3%的年水平,欧洲央行的确恋恋不舍现有利率,但无奈诸多经济数据显示,欧洲经济衰退迹象明显,加上不久前美联储大幅调低利率0.5的多方面压力,不得不做出妥协采取降息。
钢铁类上市公司值得关注受内需的强劲拉动,今年我国钢铁行业继续呈现整体走强的态势。
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的业绩也表现突出,今年前三季度平均每股收益达0.20元,高出深沪两市平均水平50%。部分相关上市公司和业内人士在接受采访时均认为,随着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纷纷加大技改力度,调整产品结构,加之我国宏观经济向好,这类公司具备长期稳定增长的后劲。
简评:传统行业显露投资价值,统计数据表明,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的今年前三季度平均每股收益达0.20元,高出深沪两市平均水平50%之多。加上我国宏观经济向好,这类公司业绩长期稳定增长是可以期待的。此外,由于钢铁类上市公司普遍股本较大,流动性较好,因此广泛受到机构投资人的关注,尤其是在机构投资人高速发展的过程中,钢铁类上市公司将会受到更多的关注。
央行检查和抑制地产泡沫有关?
《经济通专讯》人民银行于其网页宣布,日前决定对去年6月以来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业务办理情况进行检查。人行要求,各商银要落实已出台的房地产信贷管理政策,严格审查住房开发贷款发放条件,加大对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贷款投入,促进中国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人行新闻发言人说,98年以来,随着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中国房地产信贷业务得到快速发展。但是,部分地区出现一些问题:一些银行擅自降低个人住房贷款首付款比例,甚至对个人首付款提供一定比例的无息贷款;对《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以下简称「四证」)不全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发放房地产开发贷款。一些房地产开发商更以「假按揭」方式骗取或套取银行信贷资金。人行称将对上述情况进行检查。其它检查重点尚包括有否银行在开发商自有资金没有达到开发项目总投资30%的情况下发放住房开发贷款;购买期房的,是否符合多层住宅主体结构封顶、高层住宅完成总投资的三分二的规定;是否严格执行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有无擅自提高或降低;个人商业用房贷款是否严格执行抵借比不得超过60%、贷款期限最长不得超过10年、商业用房应为现房的规定;银行分行是否存在逃避总行授权、授信额度的规定,以流动资金贷款替代住房开发贷款,向开发商发放贷款的行为等。
简评:央行近日决定,对去年6月以来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业务办理情况进行检查。这项检查主要将针对,个人住房贷款、开发商开发贷款、利率政策等多项业务的开展实施中不规范行为。同时我们注意到,这是央行等多家部委联合提出,房地产行业在局部省市存在泡沫后,首次公开针对这一领域的金融信贷不规范行为进行检查,尽管央行并未公开表示这一检查和地产泡沫有关,但无法否认,检查的实施多少有一些抑制泡沫的意味。
|